- 走出抑郁:一個抑郁癥患者的成功自救
- 王宇
- 1378字
- 2024-06-20 18:14:50
第二節 滑落的青春
人生真的有太多的遺憾,過去的人和過去的事,都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的記憶。當這一切遠去,我痛恨自己在本該享受美好的時候經歷了抑郁,在本該被純真的情感滋潤的時候深陷痛苦。
青春在指尖一點點地滑過,我的心在慢慢地滴血……上高中前,我還幻想著自己在一個新的環境中會有所不同,我可以從頭再來,但幻想卻不斷在現實面前卑微地融化……
我沒有考上市重點高中,而是進了縣重點高中。同學有三分之二來自農村,而三分之一是我這種在城里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又期望可以上好一點兒學校的學生。因為我是“城里人”,所以在剛入學時還有點小驕傲,但是這點兒可憐的優越感在幾天之后就蕩然無存了。我眼看著同學們一天天變得熟悉,我卻因此越來越焦慮——如果大家都不熟悉,那么我的不善交往、不善言談的弱點就不會暴露出來;可當大家都打成一片時就會凸顯我的“問題”。所以我寧愿待在一個大家永遠都不會熟悉的環境中,這樣就可以裝著和其他人沒什么兩樣,會感覺安全一點兒。
雖然我也有朋友,但更多的時候我交朋友不是出于感情,而是出于恐懼——害怕被別人看透的恐懼。我會刻意和別人多說話,這樣別人就不會發現我是一個失敗、無能、不可愛的人了。哪怕和真心的朋友們在一起,我也有著沉重的心理負擔,我怕他們不開心,怕我不能給他們帶來快樂。每當無話可說的時候我就很焦慮,怕對方覺得我不值得交往。我非常羨慕班里那些幽默開朗,受人歡迎的人,希望自己也能變成他們的樣子,如果是那樣,我就不必愧疚,不必擔心自己的表現和他人對我的看法了。有時,我也試著把這種心態告訴朋友,試圖讓他們了解——我并沒有那么笨、那么無能、那么沉悶,只不過好像有東西在壓著我,讓我無法把我的熱情和能力表現出來,不能做我認為可以成為的自己。
開學第一個月我還能投入學習,后來就越來越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了。雖然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卻在逃避——逃避人際關系上的失敗,逃避和他人相比的自卑。慢慢地,我開始覺得自己和別人之間有一層無形的隔膜,我無法走進別人的內心,別人也無法走進我的世界。但我渴望友誼,渴望愛情,我不希望我在高中像在初中那么失敗,那么自卑。而我心中的“愛”像是被什么東西壓住了一樣,無法通過我的表情和言語表達出來。越是這樣,我就越回避結交新的朋友。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怎么變得連自己都認不得自己了。
為了擺脫與人相比的自卑感,我又開始了逃避,用來麻痹自己,不去想現在和未來。因此,我又成了網吧和錄像廳的常客。好朋友找我談心,希望我能改變,我又何嘗不想改變呢?只是我不知道如何停止內心的掙扎。
后來,我終于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癥。一天,學校發了一本心理健康教育手冊,我仔細看了其中的內容,關于抑郁癥的診斷和表現的章節突然讓我眼前一亮,上面寫的絕望感、對生活不感興趣、軀體的緊張等,幾乎和我一模一樣。我的心里燃起了康復的希望,但90年代末的東北小城,哪里有心理咨詢機構呢?我能到哪里去治療呢?剛剛燃起的希望又變成了失望,那時信息不發達,我不知道向哪里求助,也許省會或首都會有相關的機構吧。家人能不能支持我也是一個未知數。
因為生活上的失敗,情緒上的低落,我逐漸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作為逃避的手段和麻痹自己的方式。這種逃避方式就像一個旋渦,越逃避,就越恐懼;越逃避,就越自卑。幾乎所有的逃避手段到后來都成了“新的問題”,讓我無法承受,就像陷入沼澤之中,越掙扎反而陷得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