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飛與在外打工的人陸續回村,盧愛華把修路的事情上報長寧鄉,鄉政府給予支持,嚴令沿途各村配合,不得以“借口”阻礙修路筑橋,并派辦公室人員協助。
筑路機械開進山里,村民們興奮之情難以言表。逢河溝壑建橋涵,遇山開山劈石,在探明沒有任何礦產的大南山建設砂石廠,以砂石廠為基礎成立預制件廠,主要為造橋修路服務。
三個鋼板水泥庫水泥建成,能夠生產30米以內的箱梁、板梁、T梁,為橋梁的鋼筋混凝土預制件提供了保障,使修路日期大大縮短。
“七八里山路需要多長時間修建?”盧愛華問陳浩。
陳浩說:“修建一條七八里長的山路所需的時間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地形復雜程度、施工條件、資金投入、人力和物力資源等。
從羊腸小道到雙向兩車道的公路改造,其過程涉及到的不僅是路面的鋪設,還可能包括路基的加固、橋梁的修建、排水系統的設置等多個工程,這些都需要時間來完成。這樣的工程從開始到完成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當涉及到復雜的地形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時。從羊腸小道到雙向兩車道的轉變,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方式,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樣的工程顯然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
此外,修建山路還可能面臨各種挑戰,如天氣條件、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題等。由于臺風過后山路被阻斷,七八公里的山路上有大小塌方近百處,這種情況下,即使有挑夫志愿隊進行應急物資的輸送,山路的修復工作也變得極為困難,需要大量的前期清理和后續建設工作。
綜上所述,修建七八里山路所需的時間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值,而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實際情況中,這樣的工程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來完成。”
“以目前來看,這條公路大概要修多久?”盧愛華又問陳浩。
陳浩說:“讓老百姓滿意的‘民生工程’,不僅要在規劃工期內鋪好路,而且要盡快把路燈、人行道與指示燈等配套設施完善。這樣,得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不過一般修公路都是一半一半的修,防止給交通造成不便利的麻煩。
修公路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我們應該理解一下,修公路的員工,他們也是比較辛苦的,整天的沒日沒夜的干,主要也是為了能夠盡早的完工,這樣看到通過自己的力量修好的公路,也是比較欣慰的,但是到了晚上,在沒有燈光的條件下進行工作,是比較艱難的,因為很多地方是沒有燈光的,所以進度就會有點慢。
要想盡量的修好公路,還要注意的是,要有好的領工人才行,如果這個領頭人,光知道從修公路的費用中,賺錢差價,一天當中,自己也不去現場監工的話,這樣的領頭人是不負責任的,當下面的員工看到后,也會感覺,有這樣的領導,還不如沒有,自己再著急也沒有用,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如果有這樣的領導,還不如不干呢。
還有一方面,就是公路局能不能及時的給我們一些施工用的料,如果沒有的話,那么對于我們修路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應該讓有關部門積極的配合施工的人才行,只有通過這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夠將公路及時的修好。”
“馬上要到秋收了,可能工期要延后。”盧愛華說。
“入冬下雪前我保證能夠通車。”陳浩說。
鄉委副書記、代鄉長楊浩親自掛帥,坐鎮路橋建設工程指揮部,親自謀劃、一線督戰。各相關職能部門、所屬各小祖的黨員干部等勠力同心,深入群眾家中進行走訪,全面征求群眾意見,現場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楊浩說:“這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關乎子孫后代福祉,關乎固始未來發展,一定要以鋼鐵般的意志抓實抓好,一定要把這條路建成為一條民心路、富民路、景觀路、康莊大道。”
東坪的村民小組長鄭文括主動配合拆遷羊圈豬舍,在他的帶動下,左鄰右舍的居民紛紛主動配合支持拆遷。他說:“修路給俺們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應該主動配合工作,讓路盡快建成。”
元旦盧坪村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剪彩”儀式,那場面比村民們過年還要熱鬧,南崗洼村民韓祥軍感激地說:“俺們出行方便了,俺打心底高興,真是感謝政府!感謝陳班長!”
“從開始修路俺都在盼啊盼,俺天天都盼著大道能早點建成通車!今天終于實現愿望了!”家住西坪的張德軍興奮地說。
張德軍家里開有一個生活超市,經常需要上城進貨,一個來回通常要繞道二十公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大路建成后,他再上城進貨能節省一半的時間。
村民大會通過盧坪村的新規劃,新區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位于寬12米的中心街路東,路西是古皂角樹廣場,廣場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廣場北面欲建設村委辦公樓,廣場西面欲建設學校。
盧愛華利用冬閑組織村民們平整場地、挖基、護樹,“以工代賑”讓村民們能夠掙錢過年,小年前給村民們“發工資”,村民們對自己的工資多出千元不解。
盧飛對村民們說:“老少爺們,這是你們修路的獎金,村里只有這個能力了。”
韓祥軍說:“謝謝村委!謝謝陳班長!”
鄭文括說:“這錢我不能要,留給村里蓋學校吧。”
盧愛華說:“你有這份心很難得,你家中也不富裕,留著給孩子們添些新衣吧。”
張德軍對盧愛華說:“三哥,工錢和獎金我一分也不要,留著給水蘭發工資。”
盧愛華說:“好,這些錢算借你的,等村里富裕了,加倍償還。”
“老三,我的獎金也不要了,至于做什么用你看著辦。”盧愛山含著煙袋說。
“大哥,這些錢算你捐給村里的,我讓會計給你打收條。”盧愛華說。
在廣場看景的盧奶奶,拿著一個布包對盧愛華說:“三兒,這是我攢的81塊錢,給村里孩子們蓋屋上學。”
盧愛華看著老母親包里的碎錢說:“娘,你去那邊交給盧艷,她給你開收條。”
“我不要收條,你把錢拿給艷艷吧。”盧奶奶說。
“福英,領你奶奶去盧艷那邊。”盧愛華對二哥家的兒媳婦說。
“嗯,三叔,我領奶奶過去。”冉福英答道。
除夕的晚上,大雪紛紛揚揚,群山在大雪中若隱若現,高度差幾百米的“天路”路燈指引人們回家過年的路。
村民們冒雪不僅送來“熱騰騰”的水餃,還要剛出籠大棗饅頭、香噴噴的炸魚、花生等東西。謝水蘭領著“孤兒”韓雪給李鳳霞送來年貨,那是“姐妹”二人做的糖糕,是一種非常美味的特色小吃,甜而不膩。
李鳳霞看著臉蛋紅撲撲的韓雪,拿出一個雙肩書包給她,韓雪甜甜地說:“謝謝阿姨!”
“別走了,我們在一起吃年夜飯。”李鳳霞說。
謝水蘭看了看韓雪說:“可以,我們陪你熬年。”
“都去我家!”盧愛華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說。
“行,人多熱鬧。”陳浩說。
正月初三大雪停,過了元宵節氣溫回升,建設村委辦公樓的人員開始挖基。
陳浩在房車里對盧愛華說:“得盡快解決村里30多個孩子上學的問題,我聯系了建造集裝箱酒店的廠家,他們答應兩周內把學校建成,新學校由三個5.4x6.6米的特制輕鋼房組成,與普通教室沒有什么區別,這樣孩子們在三月三后就能夠用上新教室。”
“那謝水蘭的宿舍咱們怎么解決?”盧愛華問陳浩。
陳浩說:“教師宿舍是4.5×6米的帶儲能的太陽能方艙,完全不靠外部能源。
全屋設計的小巧精致,布局合理巧妙。屋子的主體就是一個藍色的集裝箱,外部用了防腐蝕的油漆做了處理。在屋頂同樣采用鐵壁隔離起到了一定的隔音效果,同時也增大了屋頂的覆蓋面積,也使得屋檐下得到更好的庇護。
這個小屋的重點設計就是環保低耗能,所以這個小巧的房子配備了太陽能電池板和微風小風力發電機,可確保在一天中的所有時間為電池充電。還有用于收集雨水并凈化的設備,然后將其過濾并分配到浴室和生活用水。集裝箱的屋頂覆蓋有鍍鋅波紋金屬板,該金屬板向外延伸超出結構,也是為了增加雨水收集量。
小屋內全部采用云杉膠合板襯砌了房屋的內壁,包括大量的儲物柜設計,以及壁爐,可轉換沙發床,緊湊型凳子和桌子。原木色云杉膠合板的使得整個屋子內部沒有了鐵皮的冰冷,更多的是一種溫暖的舒適感。
為了有足夠的收納空間,墻壁上的縱向空間就得合理定制使用,所以全墻的儲物柜子整齊有序的設計,提供了強大的收納儲物空間。折疊的座椅和折疊的沙發床設計,給整個屋子節省了更多的實用空間。
廚房的操作臺非常的寬敞,全定制的云杉材料一體式設計,廚房上的邊角空間也被合理地利用起來,設計了許多儲物柜。緊貼廚房灶臺板后面就是小屋子的衛生間兼淋浴室了。衛生間的外部墻上也嵌入了收納柜設計,用來收納存儲更多的東西。
來到衛生間里面來看看,衛生間的空間也是非常的大,同時容納兩個人也是沒有問題的。衛生間內設置有移動的馬桶,淋浴房和洗手梳妝臺。”
“很好,那我先安排人做地坪。”盧愛華說。
“行,操場面積不能太小,要像麻雀一樣五臟俱全。”陳浩說。
風箏飛滿天的時候,孩子們搬入新教室上課,韓雪也住進太陽能房,這對苦命的“姐妹”新家成了村里最“豪華”的房子,里面空調、冰箱、熱水器等應有盡有。
為了謝水蘭的安全,盧愛華宣布下課時間不準任何男人靠近學校半步,這樣村里的光棍再也不敢覬覦謝水蘭的美色。
村委辦公室剛建成,盧愛華讓盧愛山看大門,并叮囑大哥也要看好學校,讓心懷鬼胎的小人有所收斂,不能壞了村風。
盧坪村30多個黨員聯名推舉盧愛華為村支書,盧愛華說:“退休人員是不能回村做書記的,可以作為一些編外人員,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鄉委副書記楊浩說:“為切實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16年就鼓勵退出領導崗位干部,含退休干部與非領導職務干部,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制定本實施意見。
基本條件是:一是中共正式黨員;二是政治素質好;三是熟悉農村工作,帶班能力強;四是群眾工作能力強,能妥善處理各種矛盾糾紛,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五是事業心和責任感強,艱苦奮斗,作風扎實,樂于奉獻。
退出領導崗位干部包括:曾在縣級以上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及縣直以上機關單位擔任副科以上職務的領導干部和非領導職務干部;曾在市級以上國有企事業單位擔任中層以上領導職務的領導干部;曾在鄉鎮領導班子中擔任領導職務的領導干部和非領導職務干部。
市委組織部牽頭,各縣市區委組織部具體負責。一方面廣泛宣傳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的重要意義和政策規定,提高知曉率,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另一方面認真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符合條件且有到村任職意愿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情況,并及時加強溝通,以縣市區為單位,建立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信息庫。
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采取個人自薦、組織推薦、群眾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個人自薦的,直接到市委組織部或各縣市區委組織部報名;組織推薦的,可由改非干部、退休干部所在單位或原單位、原籍所在鄉鎮(街道)黨(工)委向市、縣兩級組織部門推薦;群眾推薦的,須由同一村十名以上黨員或群眾聯名推薦。原則上副處及以上,原在市里及市外工作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報名推薦、組織審查由市委組織部負責,其他符合條件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的報名推薦、組織審查由縣市區委組織部負責。報名推薦、組織審查后,交由各縣市區委組織部進行匯總,提出符合條件建議人選名單。
各縣市區委組織部對建議人選進行考察。考察可采取到原單位實地調查、到擬任職村開展民主調查、到紀檢監察部門和有關單位聽取意見等方式進行。考察后,由各縣市區委組織部確定擬任人選,并報市委組織部備案。
擬任人選確定后,各縣市區委組織部要與其簽訂定向選派任職協議,并與鄉鎮黨委進行溝通,由鄉鎮黨委辦理任職手續。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一般至少干滿3年,原則上超過65歲不繼續擔任,特別優秀需要留任的,需報市委組織部批準。
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在鄉鎮黨委領導下開展,主要職責任務是建強基層組織;發展農村經濟;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
選派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除享有原單位的工資福利待遇外,同時享受所任村干部職位的相關待遇。擔任第一書記的,參照省委組織部出臺的《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管理暫行辦法》有關規定執行。
市委組織部將加強對到村任職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宏觀管理,適時組織評選表彰等活動。各縣市區根據工作實際,可安排選派到村任職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參與本地區中心工作,列席縣市區委及組織部關于基層黨建工作的有關會議、鄉鎮黨政會議等。
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優先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在不違反相關政策法規條件下,到村任職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可在所任職村從事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農業產業化項目,牽頭組織或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各級要高度重視選派改非干部、退休到村任職工作,注重把這項工作與基層組織建設、村級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統籌起來,建立縣市區委統一領導,組織部牽頭抓總,縣市區直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確保此項工作扎實深入開展。
各地要認真開展摸底調查,對一些存在難以選出合格帶頭人、兩委班子軟弱渙散、發展思路不清和工作推動不力以及矛盾問題較多等情況的村,原則上應選派干部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或第一書記;其他村,由各縣市區委組織部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
有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的村,可增配一名副書記。對改非干部、退休干部要以鼓勵引導為主,充分尊重個人意愿,注重選派那些有意愿繼續為黨工作、為社會做貢獻的改非干部和退休干部到村任職。
選配時,要根據擬任職村的班子狀況、群眾意愿、發展需求、資源優勢、基礎條件等不同情況,結合擬到村任職干部的工作經歷、業務專長、自身優勢等,實行雙向選擇,盡量做到取長補短、多方兼顧。一般到原籍所在地,或到其曾經工作、生活所在的縣市區任職。
改非干部、退休干部到村任職后,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由鄉鎮黨委負責,任期考核由縣委組織部負責。到村任職一般應長期住村,或每月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三周,周一至周五除公務外出或請假外應吃住在村。到村任職的改非干部、退休干部應每半年向所在縣市區委組織部、不定期向鄉鎮道黨委匯報在村工作情況。
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典型帶動,注意發現和培養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通過報紙、電視、廣播與網絡等載體,切實加大工作宣傳力度,發揮好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