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2章

  • 奮進的新農人
  • 作家tY8lvv
  • 3579字
  • 2024-10-27 19:01:08

陳浩在與盧愛華喝酒交談的時候了解到,地處高山的盧坪村,地勢險峻、資源匱乏,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村黨支部由盧愛華代理支部書記,村主任的位置一直空了多年,長寧鄉政府派來駐村的工作人員,沒有一個能夠干滿一年的。

盧坪村位于長寧鄉南部,距縣城2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9公里。下轄東、西、南、北坪與南崗洼五個自然村。全村5個自然村民小組共306戶,總人口1217人。受制于土地坡度陡峭、運輸成本高昂等因素,農業主要以傳統種植養殖業為主,農產品品種單一、產值偏低,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

全村土地面積2.98萬畝,其中荒山地面積2.02萬畝,灌木林6800畝,喬木林1200畝,耕地面積1600畝。去年人均收入不到1200元錢,村集體收入只有2萬元左右,是個一窮二白而且閉塞的荒山遍地貧困村。

從長寧鄉到盧坪村的十八里彎彎山路陳浩是見識過的,全是崎嶇的羊腸小道,如果不是天好沒有下雨,那么就算是“地球漫游者”也不一定能夠進來,陳浩也不能見到闊別30多年的老同學。

盧坪村衛生所的藥,還沒有陳浩福特房車上的藥齊全;村里的教學點是盧愛華夫婦捐建的泡沫活動板房,“泡沫”大院里33名學生只有1名鄉村教師,村里給予這名老師一年6000元錢工資。

義務做老師的何美琳,不僅要教孩子們,還要教“老師”謝水蘭許多知識,教會了謝水蘭后再由謝水蘭教授“混班”的學生。學校唯一的臺式電腦是何美琳女兒盧燕飛捐送的,村里為了支付謝水蘭的工資與其他費用,盧愛華夫婦累計墊付二十多萬元。盧愛華從沒有想過讓村里還,只要謝水蘭能夠繼續教孩子們,他個人支付謝水蘭工資都行。

全村306戶人家有173戶是困難戶,村里那點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夠村務開支的,曾有人出50萬元購買村里幾棵古樹,被盧愛華與村民們拒絕,村民們知道再苦也不能變賣祖上傳下來的東西,那是村里人的“魂”,如果“魂”沒有了,那么就是活著也是“行尸走肉”。

盧愛華夫婦的退休金一年有十多萬元,除了孝敬老母親外,大部分捐給村里的困難戶,他們只留下少得可憐的伙食費,最后不得不養殖雞鴨補貼家用。

陳浩知道一切后,對盧愛華說:“你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了,我們一起來幫助村民們吧。”

盧愛華說:“盧坪村是我的家,我的根,幫助村民們義不容辭,你就算了吧?!?

“小華子,陳浩要幫助你和村民們,你不用推辭,我也加入?!崩铠P霞說。

“好,歡迎你們,我的老同學!”盧愛華感激地說。

陳浩說:“你侄子盧飛不錯,受過部隊多年培養,會是個好幫手?!?

“他現在三門峽跑船,不一定會回來?!北R愛華說。

“他一個月不管掙多少錢,只要他能夠回村干,我給他雙倍的工資?!标惡普f。

“這個事情我要與大哥打個招呼?!北R愛華說。

“行,我等著你們回話?!标惡普f。

李鳳霞沿著村里僅有一條不足3米的羊腸小道走,邊走邊對何美琳說:“面對好山好水,如果連溫飽都解決不了,誰又能看得見眼前的美景呢?誰又能被古色古香的古民居所沉醉呢?”

何美琳說:“班長,‘三間土房一頭牛,山坡薄地靠天收,光棍漢子到處有,臉上寫滿苦與愁’這句順口溜足以說明了困境,村民每年收入僅靠幾畝山地薄田,如果老天不給口飯吃,他們的生活就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

村中的房屋幾乎都是破舊不堪的老土坯草房,不少廢棄的老院落雜草叢生,這些看似充滿歲月滄桑的老房子,并沒有詩與遠方的意境。現在村內的現代化電器只有電燈和為數不多的電視機,電視機還是扶貧捐贈而來,整個村子只有我們家和大哥家有冰箱。

后來燕飛給了謝水蘭老師一個酒店客房冰箱,這種冰箱的優點是既能制冷又能制熱,環保、無污染,體積小,成本較低,工作時沒有震動、噪音、壽命長。缺點是制冷效率不高,制冷溫度受環境溫度影響,制冷無法達到零度以下,且容量也比較小?!?

“你們為什么退休回村里?”李鳳霞問何美琳。

何美琳說:“中國人,特別是老年人們思想中‘落葉歸根’依舊是他們真實的想法。選擇回農村定居是對故鄉不曾淡忘的一份深厚情感,那是眷戀。

回到生養自己的土地,在那些曾經熟悉如今有些陌生的地方定居可以得到一份心安;回到農村定居還有老后可歸祖墳的想法,是想在那曾經熟悉的少年同伴間尋找回那簡單的快樂;回農村也許是為了老宅有生氣,田地有生機;選擇回故鄉,那是對故鄉的眷戀,也深藏著對父母那無法曾經時光愛的回應。

退休老人選擇回鄉定居,是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養老生活,想在老年為自己活一回。辛苦一生終于可以自己完全做主,根據自己的想法去過向往的生活,簡單而快樂。選擇到農村定居,因為他們不愿成為子女們的負擔,也不愿成為子女們免費的保姆和錢包。在身體還好時自己生活,不僅有利于與子女孫兒們的情感聯系,更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有些事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

退休老人回農村定居也是為了尋找一種精神上的優越感,雖然有人不承認,但是有人確實是這么想的?!?

李鳳霞說:“老人有這種想法其實也正常,‘老小孩’不正如此。這種優越感不會太久,但至少可以讓其心情舒暢,從而身體也會更健康。

城里退休老人回農村定居是對農村生活的一種眷戀,是對簡單人際的一種向往,是對空氣清新的一種追求。退休老人到農村定居是對自己的負責,是真正的為自己選擇一次,為自己活一回;退休老人到農村定居是為了減輕子女負擔,也是不再成為子女們免費的保姆和錢包,更是為子女們承擔起為人父母職責的一種培養;退休老人到農村定居也許會有虛榮,但這里卻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但真正回鄉生活的人其實并不多,因為即使是自己生長的故鄉,當再回去時已經物是人非。即使是千挑萬選的地方,也總有不便利和不適應的地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選擇了,但可以堅持下去的那才是心性的圓滿?!?

何美琳看著山下是瓦房說:“那邊的瓦房是上個世紀90年代為婆婆建的,現在婆婆96歲了,依然能夠生活自理,這是我們的福,我們現在住的地方是新建的,我們不要土院墻是不想把自己困在冷冷的院里,籬笆墻省錢又實用,我們把省下來的錢為村里孩子們搭建了‘泡沫’學校。”

“走,我們去學??纯??!崩铠P霞對何美琳說。

“可以,不過現在是暑假,不知道學校有沒有人?!焙蚊懒照f。

二女來到搭建在古皂莢樹邊上的板房學校,東西向搭建的教室有40多平方米,南北向約9平方米的板房既是辦公室,又是謝水蘭宿舍。東南角的皂莢樹高16米,胸徑約2米,遠看似一頭大象,近看又如鳳凰棲立。

學??盏厣嫌脕y石砌成的旗臺上,不是很高的旗桿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與懸掛著樹杈上的一個銅鈴組成一個凄美的畫面,無比虐心。

澆水回來的謝水蘭,看見何美琳與一個陌生女人,她理了理被汗水濕貼在臉上的秀發,放下水桶迎上前。

“何老師好!”謝水蘭微笑著說。

“水蘭,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大學同學,你叫她李姨就行?!焙蚊懒照f。

“李姨好!”謝水蘭甜甜地叫道。

“水蘭老師好!”李鳳霞看著這個身材干瘦,沒有一點青春少女該有的圓潤與水靈的“大孩子”說。

謝水蘭拿過兩個木墩,請何美琳與李鳳霞在葡萄涼棚底下乘涼,又拿來一個陶瓷水壺為二人倒涼白開水喝。

“水蘭,不用忙乎了,坐下來歇歇?!焙蚊懒照f。

“水蘭老師,今年多大了?”李鳳霞問謝水蘭。

謝水蘭說:“我21了?!?

何美琳說:“水蘭3歲就沒有了母親,高中沒有畢業父親就病故了,與她相依為命的奶奶也于去年走了,是村里為數不多的上過高中的女孩子。自從她家房子倒了,這里就成為了她家?!?

“一個‘窮’字讓人始終直不起腰地活著。”李鳳霞說。

何美琳說:“這就是‘窮’山村現狀,為物質上困頓的、不得志的、貧困的狀態,提升到了更深層次的哲學和社會學層面,反映了人們對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的反思。”

李鳳霞看著赤腳的謝水蘭問:“水蘭老師,你的理想是什么?”

謝水蘭說:“我的‘理想’已經破滅,現在能夠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就是新理想?!?

“教書育人光榮。”李鳳霞說。

何美琳看了看腕表說:“該吃午飯了,水蘭也跟我回家,中午咱們吃炸醬面。”

“行,我摘有好多黃瓜,黃瓜配炸醬面鮮著呢。”謝水蘭說。

何美琳等人回到家后,看見盧愛華與陳浩正在喝酒,二人面前只有一大盤鮮豆腐,卻喝得是大汗淋漓,津津有味。

“三伯,我帶來了黃瓜和鮮椒,給您做三鮮醬拌豆腐吃?!敝x水蘭說。

“行,快點?!北R愛華說。

“別著急,我給你們炒幾個菜就著?!焙蚊懒照f。

“別炒了,我車上有醬菜、花生和火腿腸,我去拿?!崩铠P霞說。

“師姐,再拿瓶酒來?!标惡普f。

“好的,你們等著?!崩铠P霞說。

“你們哥倆怎么天沒有晌就喝起來了?”何美琳問。

“高興?!北R愛華點一支煙說,“盧飛答應回來了,他買了船一家人都回來,跟著他干活的人也都回村里來。”

“他回來干什么?”何美琳問盧愛華。

盧愛華說:“修路,我們要修一條直通長石公路的柏油路?!?

“村里到長石公路有八九里,村里哪有錢,就是把你我賣了也不夠?!焙蚊懒照f。

“陳班長答應出錢。”盧愛華說。

“修路用錢不是小數目?!焙蚊懒照f。

盧愛華說:“陳班長是億萬富豪,又愛心比天高,由他相助咱們村是有希望了,摘掉‘窮帽子’就會在不久的將來?!?

“工程什么時候開工?”何美琳問盧愛華。

盧愛華說:“等村里的小伙子們回來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离岛区| 沂南县| 延川县| 韶关市| 新昌县| 桑植县| 雅安市| 汝南县| 万年县| 永宁县| 常德市| 固安县| 普安县| 太康县| 沈阳市| 公安县| 庆城县| 衡水市| 凉城县| 页游| 仙居县| 洛浦县| 佛教| 富平县| 佛学| 海城市| 罗江县| 杭州市| 沭阳县| 云和县| 钟山县| 星子县| 宁蒗| 台北县| 临沧市| 北碚区| 佛坪县| 德令哈市| 娄底市| 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