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滸傳》版本研究(全二冊)
- 鄧雷
- 2149字
- 2024-03-12 11:34:19
序二
齊裕焜
在古代幾部小說名著中,《水滸傳》版本最為復雜。魯迅、胡適、鄭振鐸、何心、王古魯、聶紺弩、嚴敦易、王利器、范寧、劉世德及海外學者馬幼垣、白木直也、大內田三郎等對《水滸傳》版本作過深入研究,取得很大成績。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鄧雷經過十余年的艱苦努力,寫成了這本《〈水滸傳〉版本研究》。
鄧雷這部著作全面、系統地梳理和研究了《水滸傳》的版本,提出了許多創新的見解和判斷,為《水滸傳》版本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先說全面性。過去限于當時的條件,學者多是對某種版本作深入探討,如對嘉靖殘本、容與堂本、金圣嘆本、評林本、劉興我本、百二十回本等,但現知《水滸傳》的版本不下80種,而學界只對其中的某個案作研究,顯然是不夠全面的。鄧雷搜羅海內外所藏數十種《水滸傳》,對過去未受關注的本子,特別是藏在海外的版本進行了研究。重點考察論述了24種《水滸傳》版本,如都察院本、石渠閣補印本、鐘伯敬本、漢宋奇書本、征四寇本、百二十四回本、三十卷本等。
其次是系統性。鄧雷在研究過程中堅持點面結合的原則,不僅對單一的《水滸傳》版本進行細致的分析研究,同時與其他版本進行比對,力求將其置于整個《水滸傳》版本鏈條中進行研究。他以底本的刊刻時間為軸,通過細致的文字校勘、精確的數據分析以及詳盡的文本比對等方法,對諸種《水滸傳》版本系統進行判別,梳理版本源流,歸納版本特征。如簡本部分,他歸納出評林本與英雄譜本大體為一個系統;劉興我本、藜光堂本、慕尼黑本、李漁序本屬于同一個系統,為嵌圖本系統。繁本《水滸傳》版本的演變沿著嘉靖殘本→容與堂本系統(容與堂本、石渠閣補印本、鐘伯敬本)→三大寇本→大滌余人序本→百二十回本→金圣嘆本這樣一條脈絡發展。在簡本和繁本的大系統下,鄧雷還作了細致的考察,如他指出英雄譜本屬于雜交本,主體上是評林本系統,但有些回數文字用了種德書堂本系統,百回故事部分的文字又用了鐘伯敬本作了一些修改以及增飾。又如他對頗為學界關注的嘉靖殘本作了研究,通過將嘉靖殘本所存8回文字與容與堂本進行比對,發現嘉靖殘本8回文字,其錯誤之處竟然高達230余例,嘉靖殘本絕非善本。
第三是創新。研究角度上的創新,以往的版本研究多是正文的比勘與研究,本書則在正文之外,還通過插圖與批語辨析《水滸傳》版本的源流演變;研究方法上的創新,傳統的版本研究方法多是版本校勘法、材料分析法、綜合歸納法等,該書在此基礎上還運用了理科的數據統計法,增強了版本問題討論的客觀性,減少了主觀判斷。
鄧雷《〈水滸傳〉版本研究》可能還存在一些疏漏甚至錯誤之處,但它是目前《水滸傳》版本最完備的記載和考察,是《水滸傳》版本研究的重要成果,對推動《水滸傳》研究很有意義,是討論《水滸傳》思想、藝術價值的重要基礎,對點校《水滸傳》以及整理匯校本《水滸傳》都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鄧雷能鍥而不舍地專心研究《水滸傳》版本,并取得一定的成績。首先因為他熱愛甚至癡迷于版本研究。鄧雷大學本科是物理專業,因為對古代小說感興趣,竟然考上了古代文學碩士生。這樣人生道路上的轉折是要有多大的勇氣啊!他從此就癡迷于小說版本的研究。他只要知道哪里有《水滸傳》的版本,就不惜代價,千方百計要去查訪。如當他知道新疆大學有一部金批《水滸》,就馬上要坐飛機去看,可惜那時新疆大學圖書館閉館。后來是胥惠民教授和他的學生,征得館長同意,多次奔波,費時一個多月才把版本的詳細情況幫忙搞清楚。其次,應該說鄧雷也是很幸運的,他碩士、博士、博士后在許勇強、涂秀虹、黃霖三位古代小說研究專家的指引下,開闊了視野,擴大了學術交流,得到了許多專家的幫助,奠定了古代小說研究的堅實基礎。再次,就是鄧雷的獨特條件。他是從“理工男”華麗轉身到我們古代文學領域里來的。他運用電子數字化,不用說比我們這些老朽強得多,就在他的同輩人中也是佼佼者。這為他搜集資料、進行版本比對等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才能高效率地完成這部著作。
在祝賀鄧雷取得成績的時候,我還想提出兩點希望。
第一,是擴大研究范圍。除繼續深入研究《水滸傳》版本外,還可以擴大范圍,對其他古代小說作品版本進行研究。小說名著的版本研究成果已經很豐碩,但近年還有新的發現和爭論,其他古代小說版本研究還有較大空間,可能還有古代小說被淹沒,沒有發現,特別是可能還深藏在國外圖書館。前些年不是還在韓國發現了《型世言》、在俄國發現了《姑妄言》的完整本嗎?
第二,把文本、文獻、文化結合起來研究。先師吳小如先生要求我們“‘義理’、‘考據’、‘辭章’三者必兼而有之”。吳組緗先生認為單純的考據,如作家生平和作品版本考據等是必要的,但他更提倡要把考據和研究作家作品的思想、藝術結合起來。就以《水滸傳》版本來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容與堂本和百二十回本第71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都有一篇“單道梁山泊的好處”的賦,內容有很大差別,我就不贅述了,只舉最后一句,容本作“休言嘯聚山林,真可圖王霸業”,而百二十回本則改為“休言嘯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廟”,突出了忠君思想。我們吳門弟子里,劉敬圻師姐《〈三國演義〉嘉靖本和毛本校讀札記》、張錦池兄《西游記考論》《〈水滸傳〉考論》都是很好的范例。
鄧雷還比較年輕,不到四十歲,在祝賀他的著作出版之際,希望他繼續努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