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蘇格拉底的記錄者

阿里斯托芬

有關蘇格拉底的最早資料就來自阿里斯托芬。在這位喜劇作家的40年職業生涯中,萬事萬物都沒逃過他的抨擊,從甲殼蟲的糞便到貌似嚴肅的政治都概莫能外。這些抨擊讓他樹敵不少:克勒翁(Cleon)便是其中之一,這是一名強硬的煽動者,在公元前427年曾主張消滅密提林(Mytilene)的全部男性,后于公元前423年再次主張消滅斯基奧尼(Scione)的男性人口。克勒翁在法庭上追打過阿里斯托芬,他便屢屢報之以譏笑,直至克勒翁于公元前422年在安菲波利斯戰役(Battle of Amphipolis)*中陣亡。阿里斯托芬還不斷地以低俗的語調嘲諷各級政客,同時溫和地奚落了全體雅典人民。蘇格拉底也是他的靶子,在他的《云》中變成了一個可笑的角色。戲謔的放縱讓人很難確定這種對角色的中傷會造成多么嚴重的后果:柏拉圖認為阿里斯托芬助長了公眾對蘇格拉底的質疑,[1]然而在柏拉圖的《會飲篇》中,阿里斯托芬還親切地和蘇格拉底共進了晚餐,這個情節恰是安排在《云》的首演之后。盡管阿里斯托芬的諷刺作品不乏暴力,但是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最后幾年的混亂中,他還是逃過了一連串殘酷的革命和政治暗殺。[2]

阿里斯托芬的創作事業始于公元前427年的《赴宴者》(The Banqueters)。他寫了至少40部劇本,只有11部留存至今,但我們知道其中17部的名字。《云》創作于公元前423年,蘇格拉底的戲份很重。《云》并不成功,在城邦酒神節上排名最末。這位詩人兼劇作家的創作生涯一直持續到了公元前386年,亦即他去世前不久。

作品

《赴宴者》(公元前427年);《巴比倫人》(Babylonians,公元前426年);《阿卡奈人》(Acharnians,公元前425年);《武士》(Knight,公元前424年);《云》(公元前423年);《馬蜂》(Wasps,公元前422年);《和平》(Peace,公元前421年);《安菲阿拉奧斯》(Amphiaraus,公元前414年);《鳥》(Birds,公元前414年);《利西翠妲》(Lysistrata,公元前411年);《地母節婦女》(Women at the Thesmophoria,公元前411年);《普路托斯》第一版(Plutus,公元前408年);《蛙》(Frogs,公元前405年);《公民大會婦女》(Ecclesiazusae,公元前391年);《普路托斯》第二版(公元前388年);《科卡羅斯》(Cocalus)和《埃俄羅西孔》(Aiolosikon,可能作于公元前387年至前386年[3])。

色諾芬

色諾芬的一生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他生于伯羅奔尼撒戰爭初期,出生地可能是在埃爾希亞(Erchia)——雅典的一個鄉村德莫區(deme)?[4]后來在奧林匹亞附近的伯羅奔尼撒平原的莊園里,他撰寫了一些論騎術的文章。在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色諾芬可能曾服役于雅典的騎兵部隊,并在公元前404年至前403年的雅典內戰中對抗民主派叛亂分子。民主派勝利后,色諾芬離開了希臘,前往安納托利亞,加入了支持小居魯士(Cyrus the Younger)篡奪波斯王位的希臘雇傭軍——“萬人隊”(Ten Thousand)。公元前401年,小居魯士在巴比倫附近的庫納克薩(Cunaxa)被殺,指揮萬人隊的五名希臘將軍不久也遭殺害;色諾芬這顆新星迅速崛起,他帶領幸存的希臘士兵踏上了一段危險而狂暴的旅程,最后回到了特拉佩祖斯(Trapezus)附近的安全地帶。蘇格拉底正是在此期間被執行了死刑,至于這兩人間的熟悉程度,學者們存在分歧。[5]色諾芬此后繼續充當雇傭兵,先赴色雷斯(Thrace),后又為安納托利亞和希臘本土的斯巴達人效勞。他被雅典流放,卻受到了斯巴達人的庇護,被安置在斯奇盧斯(Skillus)的一處莊園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里寫就的。斯巴達人敗走留克特拉(Leuctra)之后,色諾芬也被驅逐出了他的莊園,盡管此時他已與雅典和解,但還是在科林斯(Corinth)附近度過了余生。公元前362年,他的兒子格里盧斯(Gryllus)在曼提尼亞(Mantinea)附近的雅典騎兵戰中陣亡。

提及蘇格拉底的色諾芬著作,大致按創作時間排序

《申辯》(Apology,作于公元前384年之后?);《回憶蘇格拉底》(Memorabilia,動筆);《會飲》(Symposium,公元前371年之前?);《回憶蘇格拉底》(完成);《經濟論》(Oeconomicus,完成于公元前362年之后)。

色諾芬的《希臘史》(Hellenica,作于公元前359年至前355年之間,未完成)也提及了蘇格拉底,該書記載了公元前411年至前362年的希臘史事。[6]

柏拉圖

蘇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被執行死刑時,柏拉圖年近30。他很可能剛成年就認識了蘇格拉底。[7]大約在公元前428年至前423年,柏拉圖生于一個雅典貴族家庭,出生地或許就是雅典城。他是梭倫(Solon)的后裔,梭倫即傳統上的雅典民主締造者。[8]柏拉圖的叔叔克里提亞斯(Critias)統領過“三十僭主”(Thirty Tyrants),這是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后短暫統治過雅典的一個兇殘的親斯巴達派。柏拉圖本人若生于公元428年,那就是這場戰爭開始后不久。他成長于雅典的科蒂盧斯區(Cotyllus),很可能接受了一個年輕的貴族男孩在詩歌、音樂和體操方面應受的正常教育。他是個摔跤冠軍,而且大體可以斷定他后來在雅典軍中服過役,可能是騎兵。[9]蘇格拉底去世后,柏拉圖四處漂泊,歷經世事。他曾赴墨伽拉(Megara)、埃及和意大利南部周游,與西西里的僭主相交,甚至在公元前388年或前387年被賣到了埃伊納島(Aegina)為奴(隨即被贖回)。好像是不久之后,他就在雅典創建了阿加德米學園,世界史上最重要的學術機構之一。在那里,如亞里士多德這樣的人都聚到了一起。嚴格說來,他們并沒受什么教導,而是長時間地參與了柏拉圖著述中的那種對話,柏拉圖認為這種對話是哲學進步所必需的基石。柏拉圖逝于公元前348年或前347年。

我們要切記一點:柏拉圖和色諾芬在創作他們的作品時都確信,雅典人投票支持處死蘇格拉底是錯誤的。

柏拉圖對話集

柏拉圖的作品可分為三個變動不居且仍有爭議的時期:(a)早期、(b)中期和(c)晚期。《呂西斯篇》或許是于蘇格拉底在世時寫成的。

(a)《小西庇阿斯篇》(Hippias Minor)、《伊安篇》(Ion)、《克力同篇》(Crito)、《游敘弗倫篇》(Euthyphro)、《拉凱斯篇》(Laches)、《卡爾米德斯篇》(Charmides)、《呂西斯篇》《美涅克塞努篇》(Menexenus)、《普羅泰戈拉篇》(Protagoras)、《美諾篇》《高爾吉亞篇》(Gorgias)和《歐緒德謨篇》(Euthydemus)。

(b)《克拉底魯篇》(Cratylus)、《大西庇阿斯篇》(Hippias Maior,這兩篇可能都屬早期作品)、《斐多篇》(Phaedo)、《會飲篇》(Symposium)、《理想國》(Republic,第一卷或屬早期作品)和《斐德羅篇》(Phaedrus,或屬晚期作品)。

(c)《巴門尼德篇》(Parmenides)、《泰阿泰德篇》(Theaetetus)、《智者篇》(Sophist)、《政治家篇》(Politicus)、《菲利布篇》(Philebus)、《蒂邁歐篇》(Timaeus)、《克里提亞斯篇》(Critias)、《法律篇》(Laws)和《柏拉圖的亞西比得前篇》(Plato Alcibiades 1,偽托柏拉圖之作)。

下列對話是盡可能按戲劇情節的時序排列

公元前450年:《巴門尼德篇》;公元前433(或前432)年:《普羅泰戈拉篇》;公元前431—404年:《理想國》;公元前424年:《拉凱斯篇》;公元前422年:《克拉底魯篇》;公元前418—416年:《斐德羅篇》;公元前416:《會飲篇》;公元前413年:《伊安篇》;公元前409年:《呂西斯篇》;公元前407年:《歐緒德謨篇》;公元前402年:《美諾篇》;公元前402(或前401)年冬:《美涅克塞努篇》;公元前399年春:《泰阿泰德篇》;公元前399年:《游敘弗倫篇》《會飲篇》(轉述)、《政治家篇》;公元前399年5—6月:《申辯篇》;公元前399年6—7月:《克力同篇》《斐多篇》。


*古希臘伯羅奔尼撒戰爭(Peloponnesian War)中的一次戰役。公元前422年,雅典和斯巴達在愛琴海北岸的安菲波利斯城展開決戰,雙方統帥同歸于盡。

?雅典城邦最小的區劃,克里斯提尼改革時將雅典城邦劃分成了139個德莫區,也譯作村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乡县| 阜平县| 泽州县| 仁寿县| 普兰县| 稷山县| 调兵山市| 海林市| 尉犁县| 仁怀市| 吕梁市| 巴塘县| 靖州| 富源县| 新邵县| 承德县| 柳江县| 博爱县| 遂川县| 收藏| 新郑市| 郯城县| 桐城市| 永德县| 建瓯市| 乐都县| 阿鲁科尔沁旗| 凤阳县| 山西省| 临汾市| 任丘市| 汾西县| 福清市| 青冈县| 黎平县| 鄂州市| 霍州市| 新野县| 晋州市| 龙胜|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