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日本的經濟泡沫

但日銀的降息力度太大,之后又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中和降息的副作用,也就導致了日本經濟的泡沫。

錢多了:經濟泡沫產生的直接原因

降息的直接結果是——錢變多了。

低利率意味著向市場中投放了流動性,借款變得更加容易,大家就全都開始大量貸款,市場上的錢就變多了。錢多了總得有流去的地方,而錢的流向無非兩個:一個是流入實體經濟——導致通貨膨脹;另一個是流入資本市場——導致資產泡沫。

日本降息導致的就是后者,錢開始大量流入股市和樓市。

從1985年到1991年,日本全國平均商用房價漲了3倍,像東京這種大城市的房價更是漲到了離譜的程度;1988年,東京銀座區的房價達到每平方米22萬美元,由此可見當時的房價漲得多離譜。

股市的表現更加直觀,日本股指在這幾年間漲了將近4倍(圖1-10)。1989年12月達到了將近39 000點,至今也沒有被超越。這也就造就了一個奇觀,1990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公司中日本公司占7家。

圖1-10 日經225指數

來源:日本股票交易所

當時大部分日本公司都會用自己的錢炒股,尼桑在1989年從股市中得到的收益甚至要高于它賣車的收益。

股價一漲,日本公司就憑借著自己雄霸全球的估值開始到全世界買地、買公司,比如索尼花34億美元買下了哥倫比亞影業,三菱地產公司花14億美元買下了紐約地標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

這個時期的日本,被一股狂熱、奢靡及自信心爆棚的風氣所充斥,但凡有點錢就可以拿去炒股、買房,但凡買房、買股票就會一直賺錢,所以當時的日本民眾體會了從來沒體會過的感覺——錢原來可以來得這么容易!

日本財團:經濟泡沫產生的深層原因

低利率肯定是產生泡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但將它視為唯一原因,是不夠全面的。

遠的不說,日本這種規模的降息可不是第一次了,可以看看日本的基準利率(圖1-11)。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為了抑制通脹、控制匯率,日銀兩次進行大幅加息后又大幅降息,且降息幅度都不比1986年的這次小,雖然沒有到2.5%這么低,但也沒高出多少。更為關鍵的是:這幾次降息的效果都很好,在后來都被認為很成功。

圖1-11 日本基準利率

來源:日本銀行

既然前兩次降息沒發生什么大事,怎么1986年降息就導致了日本歷史上最大的資產泡沫?

其實,這幕后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玩家——日本財團。

銀行過度放貸:經濟泡沫產生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來,日本的經濟核心都是這些財團,而這些財團的關鍵就是銀行。日本的民眾一直都比較保守,好不容易賺來的血汗錢,不炒股、不投資,就存銀行!所以日本經濟一直都遵循這一個非常簡單的運行機制:民眾把錢存入銀行,然后銀行(也就是這些財團的核心)把錢貸給各種公司。

銀行是這一流程中的關鍵因素,而日本政府想要控制經濟中貨幣的流通速度,除了利用利率,最主要的做法就是通知各大銀行調整貸款的額度、資金的流向等,這種政策機制叫作“窗口指導”(window guidance)。一直以來,這種機制是很穩定的。但是時間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融市場開始發生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金融市場化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進行了一系列金融市場化改革。這樣做,其中一個原因是自然趨勢,市場化肯定能更好地調配資源、釋放更大的潛力;而另外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國施壓,美國眼見日本的金融市場包括匯率全都管制得很嚴,將日元匯率控制得很低,就建議日本向美國學習,把金融市場放開一些。

于是,日本開始全面放開自己的金融市場、外匯交易。

公司轉向發債

放開金融市場以后,日本的債券市場也越來越開放,開放到何種程度呢?企業可以直接在市場上發行債券。當時,日銀正好把利率降到了最低水平,很多公司衡量之后發現,在市場上發債比找銀行貸款更劃算,還省去了很多手續。于是,日本的大型上市公司開始把融資的方式從原來的銀行貸款改為發債。

從1985年到1990年,日本公司開始大量借貸,而且主要來自發債,而不是銀行貸款(圖1-12)。

圖1-12 日本公司融資構成

來源:日本銀行

銀行的艱難

大公司的操作使銀行的日子變得艱難,本身低利率時期銀行就不賺錢,現在大公司的操作導致貸款無法貸出。但日銀給這些銀行進行窗口指導,給了各個銀行貸款指標,銀行又需要將這些貸款放出去,于是它們就進行了一些非常規操作。

過度放貸

各個銀行被逼得沒有辦法,只能給信用差一些的公司發放貸款,甚至后來直接貸給個人。只要個人能抵押房子,銀行就可以向其提供低息貸款。因為當時的樓市非常好,房子升值得很快,就算有人還不上貸款,銀行可以沒收房子,也不會虧損。

信用過度擴張

于是,銀行把大量資金貸給了沒有償還能力的個人和企業,經濟體中信用泛濫。不論小公司還是個人,都能輕輕松松地拿到低息貸款。在那個股價、房價飛漲的時代,拿到了貸款去干什么?當然是買房、買股票!

可以將以上原因總結成如下鏈條:

日本金融改革→全面放開金融市場→大公司自己去市場發債→銀行日子難過→過度放貸→信用過度擴張→大家拿錢一起使泡沫越來越大……

這里面最嚴重的問題其實不是大家一起將泡沫吹大,而是信用過度擴張。如果民眾只是用自己的錢瘋狂炒股,問題或許還沒這么嚴重,但是如果炒股的錢都是借來的,那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會計準則的調整:經濟泡沫產生的間接原因

銀行不僅通過放貸導致泡沫,自己也直接參與制造泡沫。日本的財團相互交叉持有大量股票,整個股市有2/3的股票都是公司之間互相持有的,光是這些財團控制的銀行所持的股票就占了將近一半,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988年,日本出臺了新的會計準則:銀行手里持有的股票如果升值,其中一部分可以記作當年的真實收益。這個準則換成通俗的表達就是:只要股價一直漲,不管公司實際上賺不賺錢,賬面上都是賺錢的;賬面上賺錢,股價就會接著漲。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循環。當時的利率又那么低,財團就融資借錢相互買對方的股票,使泡沫越來越大,最后一發不可收拾。

總的來說,在日本經濟泡沫從產生到膨脹的過程中,財團體系非常關鍵。它一方面逼得銀行過度放貸,另一方面自己左手倒右手,再疊加低利率的大環境,于是泡沫越來越大,最終使危機之火迅速燒遍了整個日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刚察县| 梅州市| 乾安县| 隆昌县| 屏东市| 五莲县| 广宗县| 万安县| 德庆县| 北流市| 茶陵县| 湾仔区| 海盐县| 巨鹿县| 深水埗区| 康乐县| 西畴县| 黑水县| 永登县| 阿拉尔市| 白朗县| 武城县| 泰来县| 屏东县| 方城县| 利川市| 定襄县| 巨野县| 买车| 竹山县| 澳门| 大英县| 北票市| 沐川县| 繁峙县| 扶沟县| 白玉县| 阿图什市| 奉贤区|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