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深入剖析共情

第1章 我們共通的心智能力

伴隨著一聲重重的嘆息,桑德拉跌坐進我辦公室的椅子,臉上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

“我不知道該如何忘掉發生的一切。”她說。

我感到自己喉嚨發緊,心跳加速。盡管不知道細節,但我還是被她的情緒所感染。一種恐懼與憂慮之感在我全身蔓延。她是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中最先到達現場的急救人員,當她試圖把鞋從一名運動員的傷腿上脫下來時,傷者的整條腿脫落到了她的手中。

這個故事可能會讓你倒吸一口涼氣,或讓你感到渾身不舒服,甚至你可能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腿。倘若確實如此,這說明你正在經歷一種共通的心理體驗。

盡管實際上并沒有東西與你的身體發生碰觸,你的大腦還是通過特殊的神經回路注意到了在桑德拉和受害者的故事中,雙方在情緒和身體上的疼痛。這條神經回路傳遞的是與桑德拉的體驗相類似的感受,這讓你的感受和讀這個故事之前大不相同。這便是共情(empathy)在發揮作用。我們暫時想象某個人的想法和感受,并體驗其不適,此時往往會引發共情關注(empathic concern),這是一種關心他人、激發同情的反應。

在許多案例中,共情關注會激發出我們幫助他人的動機。也許你想不到,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已經發展到專門研究共情的領域,并得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結果。研究共情的學者們認為共情起源于親代撫育,通過激發照料行為來保障后代的存活。因為關懷他人的行為有助于保障人類的生存,所以人類大腦中的共情回路得以保存了數千年。

關于共情的定義非常多,甚至在研究它的許多不同領域的學者中引發了混亂,這其中包括一些試圖使用單一特質來定義它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以及教育家。對共情的最佳理解是,它是由幾種不同的因素所構成的能力,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從而使我們能夠被境況和他人的情緒所觸動。與“共情”相比,我更喜歡使用“共情能力”(empathic capacity)這個術語,因為這個術語表明,共情是由許多不同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構成的。

共情能力需要專門的大腦回路,從而讓我們能夠對其他人進行感知、加工和回應,就像我對桑德拉在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中的經歷做出的反應。這三種非常具有人類特點的活動結合在一起,預示了一個人將會多么富有同情心。當人們對他人表現出共情時,通常會很擅長感知他人的感受,并能加工相應的信息,以做出有效的回應。因此,將共情的定義擴展為一種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涉及從感知到回應他人的體驗,并在有疑問時向其求證,這樣就成為一個完整的共情循環過程。這個回路最后的部分稱作“共情準確性”(empathic accuracy)。基于神經科學方面關于共情的資料,縱貫全書,我將會使用科學術語“empathic”而非“empathetic”[1]

讓我們回到桑德拉的問題。我之所以對她感同身受,是因為我感知到了她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以及語調,并想象出當她試圖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一個受傷的人時,傷者的腿從身體上脫落并且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她的故事令人震驚。所以,我不得不檢視自己的感受,以使自己能夠全神貫注地聆聽她的話,從而不至于被驚恐所淹沒。我通過舒緩、安靜、深深的呼吸使自己保持穩定。確切地講,我并不知道桑德拉體驗到的是哪些情緒,但我知道它們是極度令人不適的,而且我需要了解更多。在我能真的幫助她之前,我需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反應。我使用了自創的“ABC”技術,這是我用于訓練共情的一種基礎方法。根據我的壓力水平和心率,我(A)認識到(acknowledg)我們正進入一場情緒化的艱難對話中。我通過(B)做深呼吸(breath)來調整自己的反應,然后(C)投入好奇(curiosity)以便了解更多的情況。我想桑德拉的情緒里混雜著恐懼和悲傷。當我問到她感覺如何時,她說她感到惶恐不安又悲傷不已,隨后她又補充說自己還感到很內疚。

“我本來能為他做更多事情。”她告訴我說。

于是我開始設想試圖幫助別人卻把情況弄得更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事實顯然并非如此,傷者的腿在爆炸中被彈片嚴重損傷,已經無法搶救。)這是一種換位思考和想象演習法,因為我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此種情形。在我的治療中,我是不能夠流連在分擔痛苦的時刻的,雖然這種分擔在初期可以讓我對來訪者的恐怖經歷產生共鳴,但我必須進入更深思熟慮的模式,發揮自己作為心理治療師的專注和專業技能去理解她所經歷的事情。桑德拉需要治療,她需要有人能為她證明那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并幫助她從心理創傷中恢復過來。

神經影像學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共情在大腦中是如何被激發的。這類研究一般是讓受試者躺在磁共振掃描儀里觀看一些圖片或視頻,這些圖片或視頻可以激活與共情有關的腦區,然后儀器會記錄下他們觀看這些影片時大腦的活動。研究者已經探明了當人們對他人產生共情時會激活的不同腦區。研究共情的神經科學家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證明了共情能力包含了情緒(情感)和認知(思考)兩個部分。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知道,當人們理解他人的困境并做出適當的反應時,即使他們自己感覺不到完全相同的情感,也能夠通過想象獲得相應的認知經驗,從而引發共情。

共情能力是我們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的人類特質,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養育子女到教育體系,從醫療保健到工作和商業活動,還有法律事務、藝術、環境、網絡世界以及領導能力和政治事務等。我們將探討共情為何能夠以及如何幫助我們考慮一些可能的前景,這些前景僅靠我們自身無法實現,卻能夠在我們彼此理解和合作時,憑借“共享大腦”的力量而實現。由于共情與保障親代撫育和后代的存活密切相關,因此親代撫育模型為理解其他背景下的共情奠定了基礎。

在過去,人們認為共情是天生的,并沒有什么改變的余地。然而,對于我們這些做共情應用研究的人來說,共情可以被教授是很重要的。我自己實驗室的研究已經驗證了這一假設。我們發現醫生在經過共情訓練后,會得到病人在共情量表上更高的評價。具體的干預措施可以提高感知、換位思考以及自我調節的技巧,這些技巧可以保護我們不被他人遭受的痛苦所淹沒,從而避免自己陷入困境。共情在理解他人的體驗和掌控自己的感受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供幫助。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共情反應,這樣即便不能很快地找到適宜的話,我們仍可以傳達關切之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墨竹工卡县| 江津市| 武冈市| 哈巴河县| 广饶县| 深水埗区| 湘潭市| 隆德县| 大洼县| 安龙县| 黄陵县| 镇坪县| 家居| 青冈县| 蕲春县| 陆川县| 平昌县| 天柱县| 罗田县| 浏阳市| 吉水县| 沂南县| 博乐市| 修文县| 海兴县| 三原县| 安乡县| 阜新| 日照市| 沁源县| 湘潭市| 玛纳斯县| 兰考县| 嘉鱼县| 柘城县| 同江市| 河北区| 萨迦县| 游戏|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