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親攜蘿兒入學堂 巧梳辮子拜先生

  • 北雁南歸
  • 唐萬清
  • 1230字
  • 2023-11-30 14:17:35

話說蘿兒,小小年紀,勤持家務,善帶弟弟,持孝父母,令左右鄰舍無不夸贊。然而,年已八歲,再也不能不入學堂了。雖是女孩,也須識得字,斷得文,算得賬,將來出閣到婆家也不致受人欺負。于是,秦晉公花氏夫婦便送將蘿兒學堂而去。

稱著學堂,實則幾間木板房。每間不過五十四五平方米,可容納四十來個孩童蒙學。共八間,起于解放初興學校那陣。建立于一小山丘北側,依丘伴田,南邊正面兩間,中隔堂屋。東西邊側面各三間,東三間是四五六年級各一間,西三間是一二三年級各一間。中間寬敞地壩安了一幅木制籃球板,便是全部運動場地。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農村孩童較多,村小也有少至一百五六,多至二百四五。鳳凰嶺下的這所鳳凰村小學,由于地處云娥山北端,地勢偏僻,交通不便,遠地孩童不便來此。所入學者,大多本村及附近周圍幾個山村的孩子。故此,人數尚不算多,剛好百五十來人。盡管如此,也熱鬧異常。打逛聲,練操聲,唱歌聲,讀書聲,講課聲,聲聲入耳,也給沉寂的山村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鳳凰村小學,有七個教師,一個主任。七個教師中,有三個代課,兩個民辦,兩個公辦。主任教師自然是位德高望重四十歲左右的本村民辦教師。三個代課教師和那兩位民辦教師也本村及團鄰村的。只有兩位公辦教師是這兩年分配出來的中師生。

任一年級的是位五十歲開外的宿儒先生,也姓秦,是位舊學秀才,頗通舊學,古文、詩對尤好,尤其是有一手好毛筆字。按族譜,是國字輩的,比晉字輩高一輩,按輩份,蘿兒應稱聲叔公。聽說,這位先生方正博學嚴厲。留有一把灰白灰白的胡須,講起課來,一挫一挫的,很有板眼。當然,戒尺也是有一把的,只是很少用。

秦晉公花氏夫婦送蘿兒進的這個班,就是這位秦老先生所教的班,事實上一年級也只有這一個班。

見面那天,蘿兒穿了件干凈整齊的小豌豆花布制作的衣服,扎了根一絲不亂的小辮子?;ㄊ蠟槭徇@辮子很是下了番功夫。蘿兒自幼發多發黑,要攏得順溜可不容易。梳完,編好,用了根紅頭繩扎緊了。還特意在蘿兒額右上角撇了枚綠色的蝴蝶夾,將劉海貼得服服貼貼的。整理清爽順溜了,便背了個自家一花布縫成的小書包,裝了支一頭帶有橡皮頭擦子的鉛筆,一個舊本子,到學堂去。

見面時,父親攜了蘿兒的手前來秦老先生面前謙恭地說:“二叔,這就是侄孫女兒秦蘿,這就交給您老人家了,請多關照,不聽話,只管打,我和她娘絕不找您麻煩!”然后,扯了蘿兒上前說:“這就是你秦叔公,現在要叫秦老師了。他可是遠近聞名博學的先生。以后好心跟叔公學!叫秦老師好!”

“秦老師好!秦叔公好!”蘿兒甜甜地喊道,聲音像鸝鳥一樣好聽。

秦老先生趕忙回道:“秦蘿好!蘿兒好!”言罷,竟同秦晉公對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翹了母指,一邊夸道:“蘿兒好生乖巧,好生聰慧,好生禮貌!!可以打包票的,長大必是貴人?。 ?

然后,攜了蘿兒的手,走進了西側最末一間教室。

不一會兒,教室里傳來秦老先生抑揚頓挫的朗誦聲:“我愛北京,我愛天安門,我愛五星紅旗……”

就這樣,蘿兒終于成了一名小學生。這已是上世紀的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的事兒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南皮县| 黔东| 岗巴县| 互助| 晋江市| 长宁县| 平利县| 唐海县| 山东| 铜山县| 建瓯市| 大石桥市| 睢宁县| 鸡西市| 赤峰市| 大城县| 海南省| 长垣县| 民和| 涪陵区| 洛阳市| 武乡县| 钟祥市| 郸城县| 乌鲁木齐县| 彝良县| 绥中县| 浦江县| 贡嘎县| 柳林县| 凤台县| 通山县| 仁化县| 揭阳市| 青海省| 灵丘县| 东宁县| 鄂托克前旗| 双鸭山市|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