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可是我還是會在意:擺脫自我意識過剩的8種方法作者名: (日)和田秀樹本章字數: 1181字更新時間: 2023-12-25 10:33:02
在意別人的眼光,是對自己情緒的勒索
那些在意別人眼光的人群中,除了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人,還有患有對人恐懼癥的人。
因為日本的這類人群有很多,所以“對人恐懼癥”這個詞在日本經常被人們使用。美國精神醫學的診斷標準認為,對人恐懼癥是(帶有恥感文化的)日本人特有的病。
對人恐懼癥和上述提到的社交焦慮障礙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第一點,社交焦慮障礙雖然是向內的自我意識,但仍屬于“害怕別人”,而對人恐懼癥則是廣義上的“害怕自己”。
那么,“害怕自己”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呢?典型的對人恐懼癥表現為,在人前感到緊張而臉色變紅的赤面恐懼癥[2]或不敢和別人對視的視線恐懼癥?;加谐嗝婵謶职Y的人會覺得滿臉通紅的自己會讓別人看到后心生不快;患有視線恐懼癥的人會因擔心自己的眼神會給對方帶來不快而不敢和別人對視。
換言之,患有對人恐懼癥的人存在這樣的心理背景,那就是自己是不是給別人帶來了麻煩,自己是不是讓別人覺得不舒服。
因此,對人恐懼癥與害怕“非特定多數”的人的眼光這種社交焦慮障礙多少有些差異?;加袑θ丝謶职Y的人,會在職場或者學校等場合的人際關系(既非特定多數的人,也非親密的關系)中在意別人的眼光。
第二點,在意別人眼光的自我意識過剩的人,往往會出現類似對人恐懼癥的癥狀。例如:
即使是在意別人眼光的自我意識過剩的人,在親朋好友或者父母、孩子面前,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感到羞怯。此外,他們和社交焦慮障礙者不同,在街道或平常不去的場所面對很多自己不認識的人時,也不會感到怯懦。
但是,正如上文的案例所述,這種人在面對關系一般的同事或同學,也就是所謂的“半熟不熟”的人時會不知所措,往往思慮過多,非常在意對方的看法。
確實如此,按照常識推斷,不認識的人大概也不會笑話自己,就算笑話了也不會對自己產生什么影響。假如一個完全不認識的孩子評價你“那個叔叔的頭發都直立起來了”,你雖然會感到有點生氣和尷尬,但對方并不會給你帶來傷害,而且也不會對你今后的生活產生影響。因此,你也不會太過在意。此外,如果是知心朋友笑話你,你們的關系也不會因此變差,所以也相當于沒有影響。
但是,如果在職場或者學校里有人悄悄評價你或笑話你“那個人的頭發如何如何”,你就會感到不舒服。從這個意義上看,半熟不熟的人如何評價你,確實會對你產生影響。
半熟不熟的人要么明天肯定會碰見,要么以后還有見面的機會,所以相較于完全不認識的人,他們的影響力更大。在地鐵上碰到的人下次可能不會再見面,但在職場或學校里就不一樣了。
每個人都不希望明天還能見到的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自己,因此,我完全能理解大家都會在意半熟不熟的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因為過于在意而導致自己畏懼不前,那么就有必要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