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服歷史主義
- (德)特洛爾奇
- 1130字
- 2023-12-05 17:49:45
新教對現代世界形成的意義
[204]所有學術都與其前提條件綁定在一起。史學在其追求精確、公正和細節的一切努力中,也結合著這種前提在進行。前提條件的形成乃是由于,我們在進行歷史研究時,必須時刻回歸當前經歷:我們對于已歷往事之因果關系的理解,要由今天的生活類推而得,即使我們對于今天生活的認識尚淺,也必須如此。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把過去事件與眼前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永遠都要從往事之中得出或特殊或一般的結論,以此來形成我們對未來的判斷。我們今日常常對歷史事件序列作進化式闡釋,也無非是為了使當下在該進化序列中變得可以理解。而當我們服從這一習慣,即從這一序列中抽象出歷史規律時,之后的愿望[205]就是將現時的特殊性編排到歷史過程的一般性之中去,以便更好地理解當下和未來。
這樣,對當下的理解就總是一切史學的最終目的;歷史就是我們族類總的生活經歷,我們愈好、愈久遠地回憶這一經歷,就愈能使之與我們的此在發生切近的關聯。每一項歷史研究都默默伴隨著這一效用而進行著,這顯然成了史學的最高目的。
這樣的任務所具有的特質明確地指向一種建構性的工作:它對當下加以概括,形成某種表征實質的一般性概念,并確定這種概念與過去,亦即與歷史上種種力量和趨勢的關系;而那種種力量和趨勢,也同樣必須用一般性的概念來加以說明和表征。沒有任何一種歷史研究——無論多么具體入微——能夠避開這類一般性概念;關于概念化,歷史研究僅僅能夠用一個辦法來避開,即認為概念都是不言自明的。
另一方面,那種建構性和概念性的特殊工作方式必須承認:它以細節探究為先決條件,并始終依賴這種探究;它也將面臨因錯誤概括而產生的諸多特殊危險和陷阱;它應當小心謹慎地把自己限制在事實研究的學問之外。但這一切絲毫改變不了[206]概念研究必須不斷更新自身的事實,而且真正的史學思想只有借助概念才能得以表達。只有通過概念,經過加工整理的材料才能排列起來以供進一步加工處理,使得種種關聯明晰起來,材料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來自新的視角的審視。
最重要的是,那種建構性和概念性的工作會使一切史學都默默追求的首要目的,即對現實的理解,成為可能。若是能清醒地意識到威脅著它的種種錯誤的來源,它就可以信心十足地工作。這種建構性的思想當然不會遵循舊日各種神學學說的方式,對天意進行沉思;也不會按照黑格爾的方式,描摹理念展開的必然過程;也同樣不會按照心理實證主義的方式,重構某些精神狀態的必然的連續性。它只會為了我們經驗生活中的各種力量構建一些一般性的概念,并闡明這些構建起文明世界的力量之間的實際因果關系。一切在這以外的歷史哲學建構性工作,當然不再屬于史學,而是屬于哲學、形而上學、倫理學或者宗教信念。實際的歷史構建將在前者的樸素意義上,[207]并且只在前者的樸素意義上,展開如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