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一
親愛的,你可以

在幾座城市間飛來飛去的間隙,接到為這部即將出版的翻譯作品作序的邀約。

夜深人靜,打開書稿,讀完原作,這20年來我所陪伴過的無數經歷分手之痛的臉龐又在眼前重現,猶如龐德筆下“潮濕的黑色樹枝上的花瓣”。

印象最深的一片花瓣來自大洋彼岸。早年陪丈夫海外打拼創下家業的她,年近40時,卻遭遇婚變。丈夫為了第三者而提出分手,故作堅強的她被8歲女兒一句“媽媽你快點學化妝啊,再不學,爸爸就真的不要我們了……”徹底擊垮。連女兒也認為是自己的錯,明明是受害者的自己到頭來卻要承擔全部罪責?

磨難最多的一片花瓣是一位全職媽媽。身懷二胎時丈夫出軌,她好不容易從痛苦中站立起來準備好結束關系,丈夫卻突然回心轉意。和天下多數母親一樣,她默念著“為了孩子”,積極調整自己、盡力包容接納,然而好景不長,孩子出生后被發現患有先天性疾病,丈夫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扔下一大堆責怪后揚長而去……

也有相反的花瓣。沒有孩子的她,在丈夫提出離婚后,聽從朋友的建議“生子留人”。辦理離婚手續前,她真的懷孕了,看起來天遂人愿。喜出望外的她懇請丈夫留下來,經過協商,丈夫也真的同意了,說“如果是兒子,我一輩子都不會再提離婚”。這段婚姻帶著懸念維持了幾個月之后,女兒出生了……丈夫連面都沒露,委托律師速戰速決,而她,從此以后不允許女兒喊自己“媽媽”……

最小的一片花瓣是一位因為男友提出分手而企圖自殺的上海女大學生。家人送她來見我之前,她的表哥想出了一個“土辦法”阻止她自殺:每晚想方設法讓她喝一小杯黃酒,理由是:“醉了,睡了,就沒那么痛了,總比死了好。”

還有和這本書的原作者經歷相似的花瓣:自己遭受切膚之痛,通過心理咨詢逐漸走出人生低谷之后,繼續自我成長和學習,最終也成了一名優秀的助人者。

也許你發現了,這些“花瓣”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并不是沒有男性承受分手之痛,只是相比之下,女性要面臨的現實挑戰和自我重建難度要大得多。

我猜想,這本書的讀者,除專業人士外,大多數也是女性。不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脆弱,而是女性更愿意在關系產生變故之后向內探索和學習。作為心理咨詢師,我同樣期待著更多男性也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生命的重建,減少更多這樣的悲劇發生。

無論男女,因緣和合或寂滅之間,愿我們都能在專業人士或圖書的幫助和陪伴下,活成一朵新生之花,留下一片記憶的花瓣。然后將所有的花瓣穿在一起,織成一幅柔軟而厚重的人生閱歷花毯,紀念過往,更溫暖未來,給那些還在分手后探尋療愈之路的人們一個可以蜷縮依靠、歇腳小憩、尋覓共情與抱持、獲取信心與路徑的安心之地。

所有面臨關系斷裂與自我重建的來訪者,在咨詢中常常反復會問一個問題:“老師,我真的可以嗎?”

最初,他們會問:“我可以相信他/她嗎?”

接著,他們會問:“我可以離開他/她嗎?”

然后,他們又問:“我可以相信我自己嗎?”

最后,他們問:“我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嗎?可以在單親家庭里讓孩子健康成長嗎?可以不再讓孩子經歷我所經歷的痛苦嗎?”

……

每一個階段的問題,都會伴隨一段時間的針對性療愈。我會和我的來訪者一起,繪制自己的人生路線圖,看見原生家庭在自己親密關系中的縮影,了解分手是“共修關系”的結束和新的自我修行的開始,讀懂遭遇變故后人人會有的心理變化周期,學習善待自己,建立健康的人我界限,幫助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度過家庭變故期,減少心理創傷,進行“離婚商談”,為新的家庭關系模式做好規劃和角色適應……

以上這些大多要經歷2~3年才能逐漸完成的功課,蘇珊·J.埃麗奧特女士在這本書里詳細地呈現了出來,并且附以有效可行的練習。我想,無論你是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讀者,一定都會有真實不虛的獲益。

同時,我也相信:透過這本真誠而專業的圖書,蘇珊·J.埃麗奧特女士一定也和我一樣,想要更多人聽見我們溫暖而堅定的回答——

“親愛的,你可以!”

林紫

心理學博士

婚前輔導及婚姻家庭治療專家

上海心理衛生服務行業協會副會長

林紫心理機構創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门市| 广德县| 舒兰市| 庆城县| 沧州市| 莱西市| 延安市| 镇平县| 鄱阳县| 巴中市| 出国| 余姚市| 渑池县| 泸溪县| 铜梁县| 永平县| 类乌齐县| 广平县| 军事| 依兰县| 双城市| 北票市| 卓资县| 湘阴县| 高青县| 新野县| 邮箱| 敦煌市| 六枝特区| 长寿区| 武冈市| 信丰县| 丰台区| 广东省| 辽宁省| 台中县| 大渡口区| 厦门市| 聂拉木县| 北碚区|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