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也要開心啊:如何在不確定中停止不安和焦慮
- (日)鈴木裕介
- 785字
- 2023-09-22 18:11:33
當現實與預期背道而馳
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曾提出,若想建立“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思維方式,必須要有三個基本的信任做支撐:
● 我可以(對自己的信任)。
● 我信賴他/她(對他人的信任)。
● 世界很安全,一點兒都不可怕(對世界的信任)。
第一、第二個信任很好理解,對于第三個信任,或許有人摸不著頭腦。當你無法預測事情的走向,無法掌控事態的變化,對世界就會產生不信任感,從而時刻處于戒備狀態。這就像玩恐怖冒險類游戲《生化危機》一樣,玩家需要從遍布僵尸的迷宮般的別墅里逃脫,因為不知道僵尸會從什么地方突襲過來,所以打開每一扇門都十分謹慎,玩家無時無刻不處于緊張的狀態中。
再舉一個例子:

很顯然,對于上述兩個問題,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后一種情況。因為遇到前一種情況,我們可以預判結果,就算很嚴重,也總有對應的方式。而在后一種情況下,我們會感到無力。安心生活的基石之一,正是人們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預測事物的變化發展。不過有句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現實和預期背道而馳的情況隨處可見。
“預測”和“期待”拼在一起就是“預期”。關于“預期”一詞,兒科醫生熊谷晉一郎先生是這樣解釋的:
你預測可以和一個人長久地在一起,你也滿心期待能夠走到最后,但是現實并非盡如人意,這種事與愿違的狀況,就被稱作“預測誤差”。人生就是不斷經歷預測誤差的過程,有時預測誤差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這感覺就如同坐云霄飛車般令人興奮不已),有時則不然。所以這種起伏還是不要太大比較好,以免我們難以承受。因為預測誤差,我們會遭受打擊,感到悲傷、氣餒,以及震驚。經歷了太多次預測誤差后,人們會對自己的預期本身抱有一種不信任感。
在這種無法相信自己的預期的狀態下,人很難感到快樂,進而產生“活著太難了”的心理。一個人如果經受了太多沒由來的挫折或打擊,就會覺得自己遭到了世界的背叛,從而變得不再信任這個世界,不再抱有希望,最終失去活下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