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人生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
- (日)水島廣子
- 1063字
- 2023-08-30 17:27:07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自卑
據研究顯示,與男性相比,很多女性都“缺乏自信”。BBC知名主播凱蒂·肯與ABC著名記者克萊爾·施普曼在采訪了希拉里、拉加德、默克爾等女性政治家之后發現,女性普遍不夠自信。即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女性,也經常被自我懷疑困擾[2]。
我認為女性之所以會感覺比男性更加“缺乏自信”,其根源來自“女性不如男性”這一基本觀念。
盡管如今這種觀念已經被視為過時,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這種氛圍,依然有不少人認定女性的能力遜于男性。
我不禁有一種略顯古怪的想法——也許上述觀念能夠追溯到中小學階段“男孩擔任班長,女孩擔任副班長”的文化。這是一種奇特的角色分配方式:決定大政方針的都是男性,而嚴格落實方針的都是女性。
這就好比在說“女性不擅長做重大決定”。當然也包含著“女性更加注重細節”之類的暗示。
傳統家庭的構成模式同樣如此,“當家的”(戶主)是父親,“內人”(在家里負責瑣碎家務的人)是母親,這類用詞仿佛都是天經地義的。而在地方自治體之類的地方組織機構當中,首腦位置也幾乎被男性壟斷。
難道女性真的低男性一等?
當然,奧運會的短跑紀錄是男性更快。如果網球單打不設門檻讓男女對打,大概也是男選手獲勝。但是,我相信頂尖的男性運動員對頂尖的女性運動員應該也是敬佩有加(如果連這種基本的尊重都沒有,那么他就不具有一流的道德水準,也不配成為頂尖運動員)。
而人們在評判女性能力的時候,往往會言之鑿鑿地說“女性容易感情用事,缺乏冷靜的判斷”“女性沒有領導能力,不能把工作交給她們”“女性的作用就是生兒育女,不能指望她們去出人頭地”。
事實果真如此嗎?這些過于片面的看法對男性和女性而言都沒有好處,還會限制女性發揮潛能,讓“不是女人該有多好”的想法變得根深蒂固。后續在正文中我們還會看到許多類似的事例。
前文是我對女性為什么會產生“不是女人該有多好”這種觀念的一些粗淺思考。我執筆本書的原動力,便是想從多個角度審視造成這種觀念的原因,鼓勵女性充滿希望地迎接生活。
“解脫束縛”“自我肯定”“以人際關系視角看待問題”,是貫穿本書的關鍵。
本書的創作初衷,是讓那些認為“不是女人該有多好”的女性,以及雖然不否定女性價值卻對未來喪失信心和安全感的女性,都認識到身為女性的幸福。
我衷心期望各位讀者能夠熱愛身為女性的自己,能夠因為“自己是女人”而收獲自在、幸福的生活。同時我也堅信,這會為男性的生活錦上添花。
[1]原書名:《女子の人間関係》。(本書中的注釋均為譯者注。)
[2]該資料來源于《信心密碼》,凱蒂·肯、克萊爾·施普曼著,美國哈珀商業出版社出版。(The Confidence Code, Katty Kay, Claire Shipman, Harper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