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人生沒有什么應該不應該
- (日)水島廣子
- 851字
- 2023-08-30 17:27:07
年輕女人價更高?
我認為造成“如果自己不是女人該有多好”這一觀念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們覺得“女人年輕的時候是巔峰,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與外國(尤其是歐洲國家)相比,這種想法在日本尤為盛行。
女人年輕時都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這種感覺也許會讓人十分受用,卻是轉瞬即逝,直至蕩然無存。這種心理上一落千丈的感受想必讀者也能體察一二。
我曾聽到十來歲的女孩子說“過了二十歲就等于死了”。
如果過了二十歲就等于死了,那么三十歲、四十歲的時候又將如何?
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美妝雜志刊登了一篇題為《女人市場價究竟值多少》的文章,最終迫于公眾壓力道歉了。道歉自然是理所應當,但是一本正式的雜志居然能夠堂而皇之地策劃并刊登這種內容,不能不讓人感到荒誕離奇。
自身魅力的基礎“將會不斷崩塌(或者已經開始崩塌)”,顯然會讓人感到膽戰心驚。
當然,男性同樣會為衰老而苦惱,他們也會關注美容、抗衰老,但是還有“男人四十一枝花”之類的說法,“男人年齡越大越有魅力”的觀念也早已得到了廣泛認同。
很多上了年紀的女性都會很自然地去選擇把白發染黑,相比之下,對白頭發毫不介意的男人卻比比皆是。甚至對于男人而言,飽經風霜的容顏反而賦予了他們一種沉穩老練的魅力,而這種魅力是小年輕不具備的。
那么,這些觀念也適用于女性嗎?
當然,近來也逐漸聽到一些男人說“年輕姑娘不懂事,和她們聊不來”。
但是,從整體而言,這句話的重點并不是男人們覺得“女人年紀大一些也沒關系”,而是因為男人們很可能在心里將二者區分得清清楚楚,他們想的是“與年輕女性交往,與成熟女性交流”。
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有過三段婚姻,妻子一任比一任年輕(都是模特出身,容貌出眾),這有力證明了“年輕女人價更高”的觀念(這并不意味著美國人都是如此,比如,另一位美國前總統奧巴馬與夫人志同道合,一起攜手走到今天,二人相互成就的生活方式讓我受益匪淺)。
人無完人,但每個人都在沿著某個方向前進。
如果這個方向上只有“崩潰”和“絕望”,那么自然無法找尋到生命的意義。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產生“不是女人該有多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