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隋文帝的武功文治(2)

針對東漢以來地方勢力威脅中央政權的情況,楊堅在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時規定:九品以上官員全部由吏部統一任免,并每年都要接受吏部的考察;后來又規定,刺史、縣令三年一換地方,以防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縣佐不能任用本郡人,以免豪強地主把持地方行政。

為了限制士族門閥把持選舉,加強中央集權,楊堅還于開皇年間廢除漢魏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創行科舉考試之制。當時科舉大體有兩種,一類屬臨時的特科,有賢良、志行修謹、清平干濟等科;一類是常設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等科。隋朝的一些重要人物,如劉悼、王貞、杜正玄、杜正藏、許敬宗等都是秀才出身,房玄齡、侯君集、孫伏伽等都是進士出身,孔穎達、韋云起等都是明經出身。

北周的刑律十分紊亂而又殘酷。開皇元年(581年),楊堅便令高穎、楊素、鄭譯等人制訂新律;開皇三年(583年),又令蘇威、牛弘等制成《開皇律》?!堕_皇律》廢除了北周刑律中梟首(即殺頭)、轘身(即車裂)等酷刑。將刑罰定為死、流、徒、杖、笞五等;確定了“十惡”罪名(即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并規定謀叛、惡逆、不道等十惡者不在赦免之列;優待貴族、官員,對他們的一般犯罪,予以減免,可分別情況享受議、請、贖、官當等特權?!堕_皇律》在篇章體例上繼承了《北齊律》“法令明審、科條簡要”的特色,對后世的封建法典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楊堅統治的前期,比較重視依律辦事,他本人也有一些不徇私情、秉公執法的事例。

對于北朝以來的均田制等經濟制度,隋文帝予以沿用。同時,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有所革新與調整。如針對北周以來人民為逃避賦稅徭役而隱瞞戶口和詐老詐小等情況,實行保(五家為保)、閭(五保為間)、族(四閭為族)的戶口編制,在此基礎上采取“大索貌閱”(即調查核實戶口)和“輸籍定樣”(即根據財產等情況評定戶等,作為賦稅的根據)的兩項措施,以盡量準確地掌握全國戶口和賦役對象。推行均田制中,在盡量多地給一般民戶提供一定數量的土地的前提下,對貴族官員實行一定數額的職分田、永業田、公廨田,以節省財政開支,增加國家收入。對勞動人民負擔的租、調、力役,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予以適當調整,以盡量公平賦稅,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此外,為發展生產,保障供給,隋文帝還組織力量開鑿了通濟渠等大型水利工程;在關東等地廣置糧倉,并設立主要用于災年救濟的“義倉”;下令改鑄五銖錢,完全廢除其他古幣和私人鑄幣,只準五銖錢流通,并統一其他度量衡。以利于工商業的發展。

隋初仍沿用西魏、北周以來的府兵制,戰士和家室、土地自成一個系統,不受地方州縣轄制,且影響國家的租稅收入。滅陳之后,楊堅于開皇十年(590年)對府兵制進行較大改革:所有軍人的戶籍全部歸于當地州縣,土地分配和賦稅征收也與原來的農民一樣,只是他們仍有軍人職責,受軍府管轄。這種兵歸于農、兵農合一的措施,既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又加強了政府對軍人的控制。與此同時,楊堅又下令,除邊疆和京師守衛軍隊以外,其余的兵器等軍事裝備應停止制造,民間兵器應全部銷毀;軍人子弟應盡力改從學文,功臣后代應熟讀一經,作為做官臺階。開皇十五年(595年)、十八年(598年)又曾嚴令收繳民間兵器和大船。這些措施,當然含有明顯的加強中央集權、嚴防作亂的政治意圖,但在客觀上,也有利于偃武修文的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和風氣的形成。

在隋文帝統治時期,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后,國內政局基本上是穩定的,政府的行政工作是有效率的,沒有發生大的社會動亂。法制建設基本上是健康的,吏治也比較清明。隋文帝還經常親自審察囚徒,甄雪冤濫,對貪污受賄的官員,嚴懲不貸,使人知畏法,不敢輕越雷池。他還非常注意身體力行,關心百姓疾苦,倡導節儉之風,并注意發現和表彰政績突出的各級各類官員,倡導優良仕風。開皇二十年(600年),齊州有個小官王伽,執法辦事認真,關心百姓,能使歸家的罪犯自己按期到京城報到,隋文帝知道后,深為感動,立即召見王伽,同時敕令全國官員向王伽學習,以誠待民,以增強百姓對國家的信任和對朝廷的擁戴。

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也達到空前的程度。無論是農業,還是手工業、商業,以及文化技術領域,都有新的進步。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當時糧食的儲備情況。據史載,主要由于農業生產的發展,收獲的增加,同時也由于政府非常注意儲積糧帛,當時全國幾乎所有的倉庫,特別是一些大的倉庫,如洛口倉、黎陽倉、含嘉倉等,經常是糧滿為患。有人估計,到開皇末年,天下的儲積,可供五六十年使用。庫藏之多,亙古未有。到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年),馬周對唐太宗說:“隋家洛口倉的儲積,為李密占據,西京(長安)的府庫,也為本朝所用,至今沒有用完?!瘪R周的言語,頗含對隋煬帝貪婪聚斂而又為他人作嫁衣裳的諷刺,但隋朝滅亡20多年后,他們儲積的糧食布帛還沒有用完,庫藏之豐,也確實驚人。

晚年的楊堅,所作所為與前期大相徑庭,判若兩人。他內懷猜忌,對功臣勛將大開殺戒;苛察的本性,使《開皇律》成為具文;自身的不學無術,發展到后來的廢除學校;對佛怪的崇尚,反映出他的某些意圖和某種程度的無知;節儉的外表中露出了貪婪奢侈的欲望;懼內與不明,導致太子易人。封建專制時代的一代良主,在晚年埋下了亂亡的種子。

隋文帝是憑借祖輩勛業,通過使用陰謀詭計登上皇位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他對自己手下的文武大臣,時時警惕,處處猜忌。到了晚年,猜忌心更重。稍有不合,或棄或殺,毫不留情。如當年幫他討伐敵對勢力王謙的功臣梁睿,只因在益州總管上頗得人心,便使他動疑,終被罷官;平尉遲迥和平陳中數有大功的王世積,在遭受沒有任何根據的誣陷之辭后,被立即處死。在安撫突厥和滅齊中曾立大功的虞慶則,后來在討伐李賢叛亂的回師途中,曾指著一個地方說這里易守難攻,被人告發后,隋文帝即以謀反罪殺了虞慶則。在南征北戰中屢立戰功的史萬歲,被楊素所讒埋沒功績,并被誣告是廢太子楊勇的同黨,隋文帝召史萬歲進朝時,史因蒙在鼓里而大談自己及所率將領的功績,言辭直爽而激烈,文帝大怒之下,將史萬歲亂棍打死。就連他很早就視為心腹,親密無間,委以重任,多所建樹的高颎,因在易換太子的過程中恪守正道,也遭到猜忌。當有人誣告高颎有謀反跡象時,文帝不做任何核實,就剝奪了他的全部官職。楊廣即位后不久,殺了高颎。

開皇初年,文帝令人制定的《開皇律》,取適于時,刑網疏闊,為后世稱道,到了開皇末年,他把自己親手制定的刑律置之腦后,以苛察的本性,肆意法外用刑。他經常派人四處查訪,凡稍有過失者,即加以重懲。鴻臚少卿陳延主管接待四方賓客的賓館,只因庭院中發現有馬糞,文帝便令人把專門負責賓館的主客打死,陳延也被打成重傷。為便于行刑,他讓在宮廷中備放杖棒,稍不如意者,當場施以杖刑,有時一天要打死好幾個人。為了禁止社會上的偷竊行為,文帝令天下人相互揭發,凡屬實者,沒收被告者全部財產,賞給告發者。這個辦法實施后,盜竊罪開始很快減少。但不久便引發出另一種現象,即有人故意把東西扔在別人前面,若東西被人撿起來,則撿者被捉送官府,成為人贓俱在古代風景的“竊賊”,他的財產便要移交給故意扔東西讓他撿的人。許多人因之破產,一些無賴則因之而發家。后來,文帝干脆發布更嚴厲的詔書:凡偷竊1錢以上的人都應殺頭,還要拋尸示眾;凡地方官吏受賄1錢以上者,知情者不去告發,也要處死;4人共偷1只桶,3人合竊1只瓜,只要被抓住,就殺頭。開皇初的刑罰適中,到楊堅晚年終于變成嚴刑苛法,乃至濫殺無辜。

隋文帝本是個不學無術的人,這一點,他自己也曾承認。在他當皇帝的前期,雖然不得不重用一些有學問的賢德之士,但骨子里是看不起讀書人的。由于他認為文化無用,便不大重視建立學校。仁壽元年(601年),他下令全國只保留供王公貴族子弟讀書的國子監,廢除郡縣的所有學校。

與不重視文化教育相反,也可以說是相應的,是他非常迷信佛道、符瑞、陰陽五行和各種鬼怪。他在北周初任丞相時,便表現出對佛道的高度重視。稱帝之年,即下令聽任天下百姓出家做和尚、道士,在各地大建佛寺,當時民間的佛經比儒家的六經還要多出10倍。開皇二十年(600年),又令凡毀壞佛像及其他神像者,一律處死。仁壽元年(601年),還大張旗鼓地派員到30個州送佛骨,建佛塔,大做道場,令州、縣停止辦公,專門做佛事。主要出于維護自己皇位的需要,他對符瑞之說大加提倡,本是學者的王劭,看準了楊堅的心事,便編造、搜集了種種“符瑞”,撰寫出多種圖讖緯書,受到文帝的賞識,一大批效仿者因此而升官發財。

早年的楊堅,是以節儉和仁慈聞名的,史籍中也載有不少這方面的典型事例,但這種節儉的外表,終于掩飾不住他奢侈、貪婪的本性。楊堅做皇帝的第二年,便嫌舊長安城規模太小,且宮中經?!棒[鬼”,下令在舊城西北修筑新都城,并于年底完工,因他最早的封爵是大興郡公,新城就名“大興城”(今西安市)。到開皇十三年(593年),他對大興城失去了興趣,又以楊素為總管,宇文愷為主要設計者,在岐山(今陜西鳳翔南)營造仁壽宮。楊素為討好文帝,督促民工非常緊苛,兩年時間,死者數萬人,仁壽宮在民夫的白骨上完成。文帝初次去驗工,聽說楊素把大量死掉的民工埋在這里,表示很不滿意,覺得有傷自己“仁慈”的面孔。他的老婆獨孤氏卻說:“我們年紀已老,沒有其他可以娛樂的地方,如今是太平盛世,這點享受也不算罪過,楊素能為我們設想,是個忠臣?!彼宦?,態度馬上轉變,賞賜楊素銅錢百萬,錦絹3000段。開皇十八年(598年),他又在仁壽宮和大興城之間,修筑行宮12座,專供往返途中娛樂休息。后人讀史到此,評說道,文帝在那個時候,北邊筑長城,東邊巡泰岳,又修仁壽宮和行宮12座,丁夫死者數以萬計,接二連三地大興土木,役使百姓丁壯,就是沒有煬帝后來的驕淫,老百姓也幾乎沒有求生的余地了!

楊堅的老婆獨孤氏,是北周重臣獨孤信的女兒。楊堅由專權而稱帝,與獨孤氏家庭的地位和影響有很大關系。獨孤氏有些本領,又比較強悍,且嫉妒心很強。楊堅對自己的這位皇后,一直心存畏懼。為了討獨孤氏歡心,他曾發誓不與其他女人生孩子。楊堅稱帝后,獨孤氏經常參與政事。楊堅上朝,獨孤氏與他同車相隨,停在宮門外,并派宦官跟著他上朝,發現他對朝政處理有失當之處,便出來報告,獨孤氏便把自己的意見轉達進去,楊堅須馬上改正。楊堅退朝,二人再同車回到寢殿。由于楊堅處處聽從獨孤氏,獨孤氏成了不是皇帝的皇帝,當時宮中把二人合稱“二圣”。平時,在獨孤氏的嚴密監視下,楊堅與后宮的嬪妃根本不敢親近。一次,楊堅在后宮偶然發現一個宮女很有姿色,心血來潮,親熱了一番,很快就有人把這件事報告給了獨孤氏,獨孤氏便暗中派人殺掉了那個宮女。楊堅非常窩火,又不敢公開發作,為發散悶氣,騎馬在野外瞎跑。高颎等人把楊堅找回后,在勸說中說了一句“你豈能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自己治理天下的責任”的話,傳到獨孤氏的耳中,她很不高興,便經常在楊堅跟前說高颎的壞話,終于使高颎被罷官。

也幸虧在獨孤氏的威逼下,楊堅在獨孤氏死前(獨孤氏死時楊堅已62歲),沒有走上荒淫之路。只是由于獨孤氏喜歡次子楊廣,楊堅本來就懼內,加之聽信讒言,廢除了長子楊勇的太子資格,立次子楊廣為太子。雖然據史傳,在他臨終之際,發現楊廣種種不善行為,并有重新恢復原太子楊勇地位的意圖,但為時已晚。他自己晚年埋下的種種不良種子,在煬帝楊廣時期廣為生發,終于結出了衰亡的惡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甘德县| 榕江县| 奉化市| 凉城县| 柳州市| 金湖县| 蕲春县| 托里县| 菏泽市| 浦江县| 泊头市| 长乐市| 江门市| 松桃| 太仆寺旗| 嘉荫县| 休宁县| 同德县| 安图县| 焉耆| 湾仔区| 赫章县| 西华县| 台州市| 昌吉市| 滨海县| 尉犁县| 古丈县| 华安县| 福贡县| 宁明县| 尖扎县| 化州市| 荃湾区| 常熟市| 色达县| 黑龙江省| 连云港市| 滨州市| 兴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