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是古代治國的至理名言。無論是誰,要想治理好國家,要想建功立業(yè),必須掌握好這條原則,做事適度。一個再聰明有為的帝王,如果一切不從實際出發(fā),不考慮百姓的負擔能力。不愿聽到真實情況的反映。做事過度,一意孤行,就會事與愿違,落個可悲的下場。
隋煬帝楊廣提起隋煬帝楊廣,人們都知道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隋文帝開創(chuàng)的一統(tǒng)江山,就斷送在他的手中。其實,隋煬帝時期,還是多有建樹的。他的主要問題,是不切實際地好大喜功,張弛失度,并且過分奢靡,拒諫飾非,終于重蹈二世而亡的覆轍。
從少年起,楊廣就歷負重任,有些功業(yè)。乘兄長楊勇有失檢點之機,楊廣以矯情得寵,以離間栽贓等手法奪得太子之位。在楊堅病危,準備重置太子的危急關(guān)頭,楊廣以果斷兇狠的動作,搶登皇位。
楊廣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二子,又名楊英,小字阿。他生來眉清目秀,容貌出眾,氣度也不凡。當其父楊堅還是北周大臣時,就因父功被封為雁門郡公。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又封為晉王,并擔任并州(今山西太原市)總管。這時楊廣才13歲。
隋文帝開皇八年(588年),楊廣被任命為伐陳的最高統(tǒng)帥,率領(lǐng)50余萬大軍,于次年滅掉了陳朝。隋軍進入陳朝首都后,楊廣誅殺了陳后主身邊的施文慶等佞臣,又收圖籍,封府庫,資財一無所取,表現(xiàn)出一個政治家的方略與氣度。在以后的內(nèi)征外戰(zhàn)中,又多有功績。
隨著政治資本的增加,楊廣想繼承皇位的愿望滋長起來。只是楊堅當皇帝不久,就立長子楊勇為皇太子,成為法定的皇位繼承人。楊廣明白,要奪取太子之位,必須討得父皇母后的歡心,并且要有自己的親信黨羽的配合,按照這兩條策略。他同楊勇展開了一場驚險殘酷的爭奪戰(zhàn)。
楊堅是一個注意節(jié)儉的皇帝,獨孤氏是一個嫉妒心極強,痛恨男子寵愛姬妾的皇后。太子楊勇在這方面缺少心眼,我行我素。他有一套蜀人精工制作的鎧甲,嫌不夠華麗,又裝飾上漂亮的花紋,楊堅見了后,自然很不高興。他明目張膽地貪戀女色,把父母為他娶的嫡妻元氏冷落在一邊,恰巧這位紅顏薄命的元氏突遇心疾而亡,獨孤皇后以為被楊勇毒死,更對他心存芥蒂。冬至那天,楊勇大張旗鼓地接受百官的朝賀,引起了隋文帝的猜忌。父母都不喜歡這個太子,楊勇的太子地位開始動搖了。
楊廣呢?要比楊勇聰明得多。為了博得父母的歡心,他只和王妃蕭氏居處,一旦和后庭女子同居生了孩子便殺掉。有時楊堅和獨孤氏到楊廣那兒去,他便把年輕美貌的姬妾藏起來,讓年老丑陋的人穿上粗劣衣服出來服侍,故意弄斷樂器上的弦,不拭灰塵,楊堅夫婦見楊廣節(jié)儉而又不好聲色,非常喜歡。每當父母派人來時,楊廣和蕭妃都親自到門口迎接,并用豐盛的酒席招待,臨走再送些禮物,來人回去后便在楊堅夫婦面前稱道楊廣仁孝。楊廣還用同樣的方式敬待朝中大臣,聲望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楊廣開始離間陷害太子楊勇。他乘出任揚州總管、入宮辭別母后的機會,跪在獨孤氏面前痛哭流涕,好像離開父母心里非常難過,又好像受了很大的委曲,說:“我平時以至誠對待兄弟,不知為啥得罪了太子哥,早晚要遭毒手,死在他手里!”獨孤氏聯(lián)想起太子的種種劣跡和楊廣平日的好處,表示要為楊廣做主。在窺測了母后的心思后,楊廣又接受親信宇文述的建議,用金錢賄賂深得文帝寵信的大臣楊素。楊素一方面在文帝夫婦面前稱譽楊廣,攻擊楊勇,促文帝廢勇立廣;另一方面,在朝中大肆活動,廣造輿論,誹謗太子,甚至還用陰陽天文之術(shù),說明太子當廢,并且誣陷太子將要謀反。于是,文帝對太子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太子驚慌失措,試圖用迷信辦法擺脫厄運,這又給楊素提供了圖謀不軌的把柄。文帝大怒之下。將楊勇廢為庶人。
楊勇被廢不久,楊廣如愿以償,被立為皇太子。
仁壽四年(604年),文帝病臥仁壽宮。楊廣與尚書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入宮侍疾。楊廣急不可耐,遞信楊素問如何處理后事,不料楊素的回信被送到文帝手中,文帝看后非常生氣。這時文帝寵幸的宣華夫人陳氏入侍,楊廣在門外遇見后動了情欲,動手逼奸。文帝聽知大怒,悔立楊廣,命柳述、元巖速召楊勇進宮,想重置太子。楊廣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即命心腹宇文述、郭衍率東宮衛(wèi)士包圍皇宮,撤換文帝的衛(wèi)士,趕走服侍文帝的后宮姬妾。據(jù)說又派人入宮殺了文帝,并矯詔囚禁了柳述、元巖,殺掉楊勇。這年七月,楊廣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元大業(yè)。
楊廣即位后,曾對文帝晚年的一些朝政有所革新。同時,憑借文帝創(chuàng)造的豐實國力,掘長塹,建東都,修馳道,筑長城,開通大運河,這些大都有利于國計民生,但行之過急,超出了人民的負擔能力。至于廣治宮室、巡幸天下、荒淫無度等行為,則純粹是蠹政害民之舉了。
楊廣即位之初,在內(nèi)政方面,頗有一些善舉。
剛辦完文帝的喪事,他就下詔免除婦人和奴婢、部曲的課役,男子成丁服役的年齡由21歲改為22歲。大業(yè)二年(606年),遣使者10人并省天下州縣,改變以前“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情況。次年,又改州為郡,地方行政機構(gòu)成為郡、縣二級制。在科舉方面,創(chuàng)立進士科,擴大了選人渠道。恢復(fù)文帝時一度取消的國子監(jiān)、太學(xué)、四門學(xué)和州縣學(xué)。整理、保存圖書典籍,并創(chuàng)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針對文帝末年法令峻苛的情況,修訂法律,史稱《大業(yè)律》,與《開皇律》相比,雖立法技術(shù)不甚高明,但更為輕簡,除去了“十惡”之條,“五刑”改重就輕的條款有200余條。
古人伐樹為了鞏固隋王朝的統(tǒng)治,消除分裂割據(jù),他憑借文帝時堅實的國力基礎(chǔ),修建了一些大工程。
仁壽四年(604年),楊廣調(diào)發(fā)數(shù)十萬丁男,修建了一條自山西龍門,越黃河而達上洛(今陜西商縣)的弧形長塹。大業(yè)三年(607年),發(fā)河北丁男開鑿太行山,修馳道,達并州;又從榆林東至涿郡(今北京市)修筑長達3000里、寬百步的御道。同年七月,又調(diào)丁男百余萬,修筑西起榆林,東至紫河(今山西平魯縣)的長城,次年又發(fā)20萬丁男,再修長城。
隋朝都城長安,地偏西北,政令不易遠達四境,對東方的控制更是鞭長莫及:洛陽古號中州,地處全國中心,可以控制山東,威服江南。而且,當時長安所在的關(guān)中地區(qū)物產(chǎn)有限,各地物資供應(yīng)長安,漕運艱難,耗費很大;洛陽四通八達,“水陸通,貢賦等”。為此,早在秦漢時期,洛陽就不時成為帝王都居的理想地方。楊廣即位后,憑借文帝積累下來的豐厚財富,動用了200萬民工,營建洛陽,以為東都。這項工程從大業(yè)元年(605年)開始,到次年完工。東都的建成,在當時的經(jīng)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zhuǎn)移的過程中,使國家的政治布局趨中,物資調(diào)動平衡。
當時修建的最大工程,是舉世聞名的大運河。早在開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命宇文愷率水工修廣通渠,由大興城(今西安)至潼關(guān),長達300里。大業(yè)元年(605年),煬帝命尚書右丞皇甫議征調(diào)河南、河北的100萬民工修通濟渠,從洛陽西苑引谷、洛二水到黃河,進入黃河后,利用黃河的一段河道直達板渚(今河南汜水東),從板渚再引黃河水南流,入汴水,又從大梁(今河南開封)以東引汴水入泗水,最后達淮水,同時征調(diào)淮南民1220余萬,整修早在春秋時吳王夫差所開的邗溝,使淮水直達長江。大業(yè)四年(608年),開鑿永濟渠,動用百萬民工,引沁水南達黃河,北到涿郡。大業(yè)六年(610年),征調(diào)10多萬民工,開通從京口到余杭的江南河。這樣,歷時6年(不算文帝時的廣通渠),以洛陽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長5000多華里的大運河,全部開通。大運河的開通,使南北貫通一氣,成了以后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
如果說,以上這些工程,雖然極大地消耗了隋朝的財力,過度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工程本身,又都具有積極作用的話,隋煬帝廣治宮室,巡游天下,荒淫無度的諸種行為,則基本上屬于蠹政害民之舉了。
早在營建東都洛陽之時,楊廣就命宇文愷、封德彝于城西營造顯仁宮,發(fā)大江南北、五嶺以北的奇材異石,以及海內(nèi)花草禽獸,充實花園。又在城西筑西苑,周圍200里,其內(nèi)有海,周圍10里,海內(nèi)修蓬萊、方丈、瀛臺3座神山,苑內(nèi)及海內(nèi)的建筑布置,窮極華麗。楊廣居玩一段后,即生厭煩。他讓人準備了許多山川地圖,親自觀看,尋找建筑宮室的理想之地。史書上說他“無日不治宮室”,一處處豪華的離宮別墅拔地而起。
與前代有些帝王貪戀京師、不愿離開一步不同,煬帝生性好動,喜歡游玩,而且方式要經(jīng)常變換。他即位的第一年(605年),就坐船去游江都,第二年四月才回到洛陽:大業(yè)三年(607年),北巡榆林,直至突厥啟民可汗帳;大業(yè)四年(608年),又到五原,出長城巡行到塞外;大業(yè)五年(609年),西行到張掖,接見西域使者;大業(yè)六年(610年),再游江都;大業(yè)七年到十年3次親征高麗;大業(yè)十一年(615年),又北巡長城,被突厥始畢可汗圍困于雁門;解圍回來的第二年,又三游江都。直到滅亡,仍是馬不停蹄地到處巡游。在位期間在京城的時間,還不足一年。他多數(shù)的出巡,主要是為了游玩,且每次出巡,氣派大得驚人,花樣不斷翻新。如第一次游江都,造大小船只數(shù)千艘,皇帝坐的龍舟和皇后坐的翔螭舟,規(guī)模之大,裝飾之華麗,令人嘆為觀止。妃嬪以及王公貴族等乘坐的船只,也都按規(guī)格裝備,耗資巨大。出巡時,共用挽船士兵8萬余人,一路上舳艫相接200余里,騎兵沿運河兩岸而行,旌旗蔽野。所過州縣,500里內(nèi)都要貢獻食物,水陸珍奇,佳肴美饌,吃不了的,多在臨行時埋掉。楊廣就在這儀仗千里,傾動天下,靡費資財?shù)难灿沃校斩攘怂龌实鄣臅r光。他曾譏笑那些深宮常坐的南朝帝王不能到各地與百姓相見,其實他到處游幸,并不是為了與百姓相見,而百姓付出的代價,不知要比他老老實實在京師享樂大多少倍!
楊廣本來是一個好色之徒。早年為了迎合母后的心態(tài),謀取太子的地位,不得不加以掩飾。平陳朝時,聽說陳后主貴妃張麗華色冠江南,惟恐不能到手,一反往日不喜女色的矯態(tài),急令先鋒留人,可惜被高颎殺掉,楊廣從此懷恨在心,最終賞了高颎一刀。父皇病危之時,侍疾中企圖逼奸宣華夫人,因此差點斷送了皇位。即位后,宣華夫人以為自己惹惱了新皇,必死無疑,不料煬帝派人送來“同心結(jié)”,當晚二人就同床共枕了。煬帝的后宮中,除了蕭皇后和眾多的貴人、美人外,還有在西苑的16院夫人和宮女數(shù)千人。大業(yè)八年(612年),命江都郡每年挑選姿質(zhì)端麗的童女送入宮中,無論在兩都宮苑中,還是在巡游途中,煬帝都要攜帶她們尋歡作樂。末年住在江都,仍命王世充選江淮美女送到宮中,宮中有100多房,各房美女無數(shù),煬帝讓各房輪流做東,盛排酒席,他同蕭后每日都去吃喝玩樂,醉生夢死,一直到宇文化及把刀架在脖子上。
為了擴展帝國的疆域,楊廣以經(jīng)濟和軍事兩手,四面出擊。他對西域的大規(guī)模經(jīng)營,既有安邊通商之利,又充滿虛榮與靡費。3次討伐高麗,則純粹是窮兵黷武之舉,并直接引發(fā)了國內(nèi)的動亂。
煬帝剛即位的大業(yè)元年(605年),北方的契丹族侵犯營州,煬帝命通事謁者韋云起發(fā)突厥兵討擊。東突厥啟民可汗發(fā)騎兵2萬,交由韋云起使用。韋詐稱欲向柳城(即營州)與高麗交易,契丹沒有注意,韋乘機偷襲,大獲全勝。這次沒有動用隋朝軍隊的意外勝利,引起了本來就好大喜功的楊廣的興趣,也引發(fā)了他四出擴張的欲望。
大業(yè)三年(607年),煬帝開始大規(guī)模經(jīng)營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