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事死如生,葬禮僅僅在第一階段,就有初終、招魂、發喪、護喪、奔喪、置靈座、治棺槨、沐浴、襲尸、飯含、明旌等十一個步驟。
身為親王,那葬禮應該更講究、更隆重,需要稟告朝廷,由皇帝下旨治喪的。但此時,就別窮講究了。
確認了周王已經薨逝后,林火根對朱倫奎道,“堂兄,你帶著家人給王叔沐浴,吾與崇王兄去告知路總督,并置靈座、治棺槨等物。”
現在崇王朱由樻和周王世子朱倫奎慌的手足無措,就需要有人吩咐,聽了林火根的話,二人如釋重負,終于知道該做什么了。
朱倫奎對林火根拱手,連聲道謝,又取出一些銀錢,林火根擺擺手,示意由他負責,此次來淮安,知道周王要死,他特意帶了一些銀錢用來辦理喪事。
朱倫奎去忙了,林火根和崇王朱由樻步行去漕運總督衙門。
但是,二人在衙門口被門役攔住,一個青帽小廝伸出手,嘻嘻笑道,“二位王爺,恁不懂規矩?這漕運總督、巡撫衙門是那么好進的?”
門役不行禮叩見,反而索要紅包,僅此一事就可見大明朝廷的威信淪落到何等程度、藩王是何等處境尷尬了。
崇王大怒,林火根攔住他,對門役道,“此來是通告總督大人,周王已經薨逝,需要淮安府辦理喪葬事宜,還請小哥行個方便。”
門役撇撇嘴,道,“周王死了?哎,可惜可惜,但規矩不可廢,門包還是要的,不然小人的腿可沒有力氣入內通報。”
林火根樂得自己有更多表現機會,他也不跟這個門役啰嗦,拉著崇王離開了總督衙門。
崇王生氣道,“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了!連這個下賤小人都敢對吾等不敬!”
“算了,王兄何必跟這種人置氣,況且,就算藩王再不值錢,國家體統擺在那,路振飛必然要來吊唁的,左右咱們已經通告過了。”
兩人打聽道路,來到東門購置靈座、棺槨、長幡、成服等物,在二人身后,不少閑漢跟著瞧熱鬧,并散播周王死了的消息。
買了一應物品,又雇傭驢車拉到湖邊。回去的路上,崇王身子乏累,坐在驢車上,林火根則步行跟在車子后邊,還將車上放不下的幡服等物背在身上。
越來越多人跟著瞧熱鬧,畢竟是一位王爺死了,人們都想知道這王爺的喪事怎生辦理?大家見一應用品跟百姓無異,且堂堂福王和崇王親自來買物事,均嘖嘖感嘆。
林火根回來后,讓朱倫奎給周王穿上成服,他則跟著棺材鋪的伙計一起搭建靈棚、布置靈座等。
路振飛帶著一眾官員來了,遠遠地看見福王揮汗如雨,到處忙碌,忍不住心里有些愧疚。
那門役想不到勒索門包不成,兩位朱姓藩王居然掉頭就走,忍不住心里暗罵,但想了想,畢竟是死了一位王爺,自己不敢隱瞞,趕緊入內稟告,但路振飛正在召開會議。
門役急的亂轉,最后找到師爺姚晟,回稟了此事,待會議散了,姚晟趕緊將事情講了,路振飛于是帶著官員來吊喪。
沐浴、襲尸、飯含等程序后,就是朝夕奠、朔望奠等儀式感比較強的工作了,這邊剛剛準備完,路振飛帶著人到了。
方正君子的路振飛的確看藩王們不順眼,所以處處冷落,但不管怎樣,周王死在淮安府,或許還有受自己冷落的原因在內。
而且親王是國家貴胄,而且死者為大,而且福王等人并不跟他去鬧、反而自己親自動手辦理喪事,這讓他不僅改變了對幾位藩王的看法,且感到內疚。
淮安并非一般城市,乃是左江右河、東控海道、北接兗豫、西接兩都諸陵之要地,除了淮揚巡撫衙門、漕運總督衙門設在這里,另有兩淮鹽業轉運使分司,包括刑部的漕運理刑主事、工部清江提舉司主事也都在淮安辦公。
靈棚已經搭好,路振飛帶著推官金澎、淮安知府吳大千、山東總兵劉澤清,以及刑部、工部在淮安的人員等等一眾官員吊喪,慰問周王家屬,并送上三千兩喪儀。
朱倫奎對路振飛有氣,轉頭不予理會,林火根拉了他一下,對路振飛和眾官員朗聲道,“路大人、各位大人,周王叔臨終遺言:國事為重喪事從簡,吊唁后各位大人便回衙門辦理公事吧。
明天下葬時候,諸位大人也不必過來,現在是大明生死存亡之關頭,繁文縟節就不要在乎了,國事為重,一切拜托諸位!”
林火根說完,對眾人深深一揖,這是很顯然的托付,朱家的江山還有勞諸位操心,這作揖是代表皇家表示感謝。
福王的言行不僅讓路振飛等人驚愕,也讓附近圍觀的不少人竊竊私語:對家人仁愛、對國事關切、分得出輕重緩急,原來這福王爺并不昏庸啊!
人群中看熱鬧的杜光紹對旁邊的友人道,“世事以訛傳訛多矣!福王原來如此英明!”
友人點點頭,嘆道,“非親眼所見實不敢相信,福王此時言行已經堪稱賢者了!”
事實上林火根此時的言行,是一位有責任心、有基本政治覺悟的皇室成員該有的舉動,倘若福王之前給人的印象不那么昏聵,此時眾人也不會覺得過分驚訝,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是,福王父子給世人的印象太壞了,所以此時他的舉動就令人非常意外。
所謂周王遺言當然是假的,但福王這么一說,不僅是給周王長臉,也是給朱姓藩王長臉,加上他自己的言行托付,一位英明睿智的賢王形象躍然于世人面前。
福王的舉動讓路振飛更加歉疚之前對他們的安排,看看這湖邊小船簡陋的環境,再看看這倉促搭建的靈棚,跟親王的身份實在不相符,他臉色微紅。
當即對林火根和崇王以及朱倫奎拱手道,“福王殿下、崇王殿下、世子,之前路某多有怠慢,待周王殿下喪事辦完,明日路某給諸位找尋新的住處!”
這時候,杜光紹越眾而出,對路振飛拱手道,“總督大人,杜某的綰秀園距此不遠,愿意請幾位王爺和家人過去做客。”
杜光紹原籍山西,有秀才功名在身,因經營兩淮鹽業而豪富,是江淮知名的大鹽商。杜氏在淮安修造的私家園林綰秀園,是江淮遠近聞名的名園。
路振飛對杜光紹點點頭,道也好,又問候了崇王和福王的身體,然后率眾離去。
林火根向杜光紹鄭重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