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司馬,收攏士卒,清查繳獲,錢財珍寶皆賞賜給將士們,凡是哄搶私藏者,斬,亂我軍規者,斬?!笨粗鴣y哄哄的軍隊,劉裕皺起了眉頭,那些北府老兵還好,知道規矩。
可這些新招募的士卒,有的看到丟棄的錢財,也不追擊敵軍了,直接搶作一團,有的跑去扒死人的衣服,有的興許看到戰場的殘酷,選擇直接逃跑。
砍了幾顆人頭,加上北府老兵的彈壓,亂哄哄的局面終于控制住了。休整隊伍,犒賞士卒,劉裕繼續率軍前進。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尤其是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必須迅速控制建康,造成大局已定的事實,這樣那些觀望的人才會投靠過來。
羅落橋,皇甫敷率大軍嚴陣以待。
看到潰敗而來的士卒,有的盔甲、刀劍都已丟失,皇甫敷面容冷峻的朝著左右吩咐道:“將這些逃兵潰卒軍法從事、以儆效尤?!?
“諾”。
隨后,數十兵卒沖了過去,直接將迎面而來的潰兵斬首示眾,威懾三軍。
“逆賊劉裕,剛剛經歷惡戰,師老兵疲,此時正是爾等建功立業的時候,此戰,前進者賞、后退者斬?!?
行進至羅落橋,劉裕看到嚴陣以待的皇甫敷,軍馬整齊,心里明白此番必要經過一場惡戰。
于是率北府老卒,先去沖殺,攪亂敵軍陣型。
“嗖!嗖!嗖!”
密集的箭矢閃著幽光,打在盾牌之上咚咚作響。
頂著激射而來的羽箭前進,北府軍士卒不斷有人被射倒在地,鋒利的箭矢貫穿甲胄,鉆進皮肉里,鮮血浸濕了衣袍。
唰、唰、唰…
旗幟揮舞,皇甫敷左翼軍馬,列陣前進。
“刺。”隊主一聲大吼,軍陣最前方,數百桿長矛捅出。
咚,一聲悶響,這是長柄斧、破甲鈍器擊打在鎧甲上的聲音。
皇甫敷所率領的這支軍隊,顯然比先前的那隊人馬更為精銳。
“殺。”劉裕身先士卒,左手用盾牌抵住刺來的長矛,右手揮舞長刀,直取對面士卒的首級,隨后沖進人群中,引起一陣混亂。
傷兵哀嚎、鐵器碰撞、廝殺不止,鮮血飆飛。
旗幟再次揮動,皇甫敷右翼人馬,朝著戰場包抄而去。
“兒郎們,擊潰這支敵軍,便可長驅直入,攻進建康,到時錢財富貴,城中婦人,任意取之。”說罷,檀憑之率先沖殺過去,想要攔截正在包抄劉裕的那支敵軍。
檀道濟看著叔父的背影,目光中閃過一絲掙扎,隨后拔出腰刀,大吼著沖向敵軍。
“將士們,殺賊平叛,就在今日?!被矢Ψ笠娞磻{之想要率軍救援劉裕,于是帶領最后的人馬,前去攔截。
“殺?!笔殖汁h首刀的兵士劈向對面之敵,鋒利的刀刃從肩膀處劃進胸膛,發出咔咔骨頭斷裂的聲響。
“噗?!遍L矛捅進肉里,一臉稚嫩的年輕士卒,不可置信的看著染血的矛桿,隨后不甘的倒在地上。
“嘭?!遍L斧砍在兜盔之上,直接連帶著頭顱劈成兩半。
不斷有人倒下,各種殘酷的死法,沖擊著第一次上戰場的新兵。
“我不想死?!彪S著第一個士卒崩潰的逃亡,檀憑之所率領的這隊人馬的士氣,如雪崩一般的倒塌。
“臨陣脫逃者死?!碧磻{之斬殺了幾個逃亡的士卒,可是仍然無濟于事。
戰場面積太大,他所能掌控的不過身邊這尺寸范圍。
“敗了。”
“快逃。”
恐慌迅速蔓延,加之敵軍大肆恐嚇,抵抗者寥寥無幾。
不少逃的慢的士卒,被后方追上的皇甫敷軍從背后殺死,更有甚者直接放下兵器投降。
“噗?!遍W著幽光、染著鮮血的鐵矛,穿透了檀憑之的身體,他手中握著的重劍也已經卷刃、甚至崩開了幾個豁口。
后悔嗎?
明知道敵軍兵強馬壯,率領這些剛剛招募的士卒,去對抗久經戰陣的皇甫敷,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
不后悔!
他檀憑之不后悔,既然選擇了舉兵,既然選擇了追隨將軍,縱使戰死沙場,亦要轟轟烈烈。
檀憑之戰死,僅剩少數兵士還在抵抗。
而陷入包圍的劉裕亦是到了最后關頭。追隨他舉兵的袍澤,一個個倒下,敵軍越來越多。
長刀卷刃、鎧甲受創,鮮血染透了戰袍,唯有手中的刀柄,仍舊死死的握著。數十年的征戰廝殺,多少次生生死死,不過些許風霜罷了。
皇甫敷看著困獸猶斗的劉裕等人,不由得笑了。
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于將傾,平定禍亂,留名青史。
舉起長弓,搭箭、拉弦。
嗖,箭矢夾雜著疾風,穿透了盔甲,鉆進了皇甫敷的身體中。
“兒郎們,隨我殺?!眲⒌酪?、劉毅率援軍及時趕到,射殺大將皇甫敷,大敗敵軍于羅落橋。
建康、皇宮。
桓玄聽聞大軍落敗,太守吳甫之及右衛將軍皇甫敷戰死,愈發的慌亂起來,于是求神拜佛,占卜吉兇。
并派遣新安王桓謙、游擊將軍何澹之屯兵東陵,后將軍卞范之屯兵覆舟山以西,共兩萬余人,拒敵于建康城外。
“將士們,吃飽喝足、養精蓄銳,明日與桓玄決戰,諸位只管奮力殺敵,攻進建康之后,大家同享富貴?!彼览锾由膭⒃#丝陶谡D隊伍,激勵士氣。
“克復建康,同享富貴。”在一眾軍官的帶領下,數千人的吼聲震動山林。
次日,休整完畢后,劉裕決定丟掉多余糧草,輕裝疾行,占據覆舟山以東有利地形。
“桓玄軍屯兵覆舟以西,人數眾多,兩軍交戰,以士氣為先,何無忌由你率軍中老弱,登上山頭,豎旗幟,擂戰鼓,迷惑敵軍。”
“劉毅、劉道規、與本將軍,各領一部人馬,從山間小道出發,突襲敵軍營寨?!?
“此戰若勝,封妻蔭子,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諾?!?
軍中眾人,見劉裕排兵布陣,如此胸有成竹,無不信服。
再說桓玄的軍隊,一敗于江乘、再敗于羅落橋,加之又看到山上到處都是劉裕軍隊的旗幟和擂鼓聲,堅守營寨的桓玄軍自然是人心惶惶。
“殺?!?
山上旗幟林立,擂鼓助威,山下,劉裕、劉毅、劉道規,率領三部人馬不斷沖擊位于覆舟山以西的桓玄軍營寨。
“嗖、嗖…”
迎著箭矢,數十名身披重甲的勇士,順著搭在營寨上的簡易云梯攀登。
槍矛從營寨上刺出,石塊、滾木從上方拋擲而下,金汁熱湯澆在皮膚上發出滋滋聲響……
古代軍功,先登、奪旗、陷陣、斬將非勇士不能為。
攻打一個營寨尚且如此,攻城的慘烈程度,便可想而知。有的甚至會持續幾年,硬生生把城里的糧食熬到沒有,到了以人為食的地步,就這樣城內守軍還不投降。
戰陣之上,廝殺愈發慘烈,敵軍營寨遲遲攻不下,總是差最后一口氣。
這時,刮起的狂風,自東而西呼嘯而來,夾雜著士卒的哀鳴。
“風,風,好風?!?
劉裕粗糙的臉頰,感受到狂風獵獵,心中頓時大喜。
立即命令士卒,點燃敵軍營寨前的枯枝雜草。熊熊烈火,隨著狂風愈發兇猛,冒出的煙塵席卷到桓玄軍隊的營寨之內。
歷史上,成功的火攻往往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奏效。
所謂天時,首先是天干物燥的季節,其次要有助長火勢的風向。地利,則是敵軍駐扎的地方有易燃的枯草樹木,且遠離水源,無法快速澆滅。人和,敵人沒有做好防火措施。
只有具備以上三點,火攻才有可能奏效。
另外,即使火攻成功,如果不是將敵人包圍或者困住,真正被大火燒死的士卒是很少的?;鸸ジ蟮淖饔?,是擾亂敵人軍心,制造恐慌,引發動亂。
比如最常見的偷營也是如此,往往是少量精銳人馬,趁著黑夜,擾亂敵軍大營,引發營嘯,絕大多數的傷亡都是這些士卒自相殘殺、踩踏而死造成的。
歷史上曹操剛剛招募兵卒時,就發生過營嘯事件,結果老曹手刃數十人,才逃出大營。
張遼兵屯長社時,也發生過類似事件,在他準備開拔的時候,有些人不愿意出發,就在晚上利用士卒精神緊張的時候發動兵變,全軍出現了紛擾,幾乎無法約束。
在這個時候,張遼命令沒有參與的兵士就地坐下,然后帶著親兵巡察。凡是沒有坐下,到處鬧事的士卒均以捕殺,很快這場叛亂被張遼以血腥的方式撲滅了。
營嘯之所以會這么可怕,首先是古代軍隊軍紀森嚴,傳統的軍規有所謂“十七條五十四斬”,動輒打殺凌虐士卒,在這種高壓情況下,就會造成很多人精神極度緊張,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引發士卒的恐慌。
正所謂,法不責眾,一亂起來,大家可能會趁機宣泄心中的壓抑,又造成了更大的動亂,再加上有的還人可能會挾私報復,趁機搶劫殺人。
除非有威望的將領,及時率領親兵彈壓,才可能鎮住。
另外則是,古代人比較迷信,敬畏神靈,尤其是深更半夜,一旦有什么動靜,更容易讓他們聯想到鬼怪,從而引發恐慌,正所謂,恐懼來源于未知。
隨著火勢蔓延,濃煙滾滾,堅守營寨的士卒有些慌亂。
劉裕則是趁機親自披上重甲,率領精銳士卒,高呼口號,朝著營寨猛攻。
局勢此消彼長,桓玄的軍隊很快堅持不住,隨著傷亡的一點點增加,有人開始后撤,這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后撤成了潰散,從而一潰千里。
后撤,要比進攻更能考驗出一支軍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