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園食單
- (清)袁枚著 白常繼編著
- 1055字
- 2023-07-07 17:42:56
14 多寡須知
原文:
用貴物宜多,用賤物[57]宜少。煎炒之物,多則火力不透,肉亦不松。故用肉不得過半斤,用雞、魚不得過六兩[58]。或問:食之不足如何?曰:俟[59]食畢后另炒可也。以多為貴者,白煮肉,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粥亦然,非斗米則汁漿不厚,且須扣水[60],水多物少,則味亦薄矣。
譯文:
烹飪時,如果用的是價格高的主料,應多放一些;如果用的是便宜的主料,該少放一些。煎炒的原料放多了,火力就達不到,肉也不酥松。因此,一盤炒菜用豬肉不能超過半斤,用雞肉、魚肉不應超過六兩(古代的十六兩為一斤)。有人問:“不夠吃怎么辦?”等吃完后再另炒就是了。數量多并且好吃的,比如白煮肉,不到二十斤以上,就淡而無味。粥也是這樣,沒有斗米下鍋,湯漿就不濃,而且要控制好水量,水多米少,味道就會變得很淡薄。
延伸閱讀:
袁枚說:“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癡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書不在多少,關鍵在如何品讀,就如同做菜原料不在多寡,在于如何利用,一道菜中價錢貴重的原料,如雞鴨魚肉及山珍海味,它們的量要多一些,塊也要大一點,讓食者一目了然,這樣菜才顯珍貴,而價格便宜的原料則要少一些。在操作中講究配頭、綴頭、點頭、俏頭,其中配頭量最大,俏頭量次之,綴頭、點頭就是點綴而已,切不可喧賓奪主。煎炒的菜肴,量多了火力達不到,就炒不透還出湯,肉不松軟還發柴,所以用肉的量不能超過半斤,炒雞丁、炒蝦仁、炒魚片不能超過六兩。有人問:“那量少不夠吃怎么辦?”袁枚講:想好吃就不能怕麻煩,等吃完這盤,你再炒一盤不就行了嗎。
名家雜談:
相反的是,有的菜卻要以多取勝,量越多越好吃,比如白煮肉,如果沒有二十斤以上的肉來煮,就會淡而無味。燒、燎、白煮是滿人遺風,據傳北京砂鍋居因店中有過去宮中用來煮祭品的大砂鍋而得名,此砂鍋每次可煮一頭豬。有一種菜叫公社招待菜,就是過去農村辦紅白喜事做的大鍋菜,也以量大著稱。大鍋菜的做法很簡單,把幾種家常菜蔬,放進大鍋一起或煮或燉,到了一定火候便成了“大鍋菜”,熬燉中各種菜相互沾光借味,雜而不亂,多卻不瑣碎。當然也不是什么都可以放,自然也不是什么人都喜歡吃,大鍋菜的原料不外乎白菜、豆腐、粉條之類,當然也少不了大片的肉或大塊排骨,有時候還要放上紅紅的辣子和佐料。熬燉出來的鮮香濃郁的大鍋菜,白菜熬得立不起身,豆腐燉得挺不起腰,粉條烀得站不住腳,而肉和排骨更是咕嘟得松松垮垮。大鍋菜雖有些土,但也上得大席面。此外,大鍋菜只有用普通東西才做得地道,若放進山珍海味,反倒失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