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隨園食單作者名: (清)袁枚著 白常繼編著本章字數: 1168字更新時間: 2023-07-07 17:42:56
13 時節須知
原文:
夏日長而熱,宰殺太早,則肉敗矣。冬日短而寒,烹飪稍遲,則物生矣。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時也。夏宜食干臘[53],移之于冬,非其時也。輔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當三伏天而得冬腌菜,賤物也,而竟成至寶矣。當秋涼時而得行鞭筍[54],亦賤物也,而視若珍饈矣。有先時而見好者,三月食鰣魚是也。有后時而見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其他亦可類推。有過時而不可吃者,蘿卜過時則心空,山筍過時則味苦,刀鱭[55]過時則骨硬。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退,精華已竭,搴裳[56]去之也。
譯文:
夏季白天長并且天熱,畜禽宰殺得太早,肉就會腐敗變質。冬季白天短而氣溫低,烹飪稍拖延,菜品就會因受凍而不宜熟透。牛羊肉適宜在冬天吃,如把牛羊肉移到夏天吃,則不合時宜。干臘東西適宜在夏天吃,移到冬天吃,也不合時宜。調料和輔料,夏季應當用芥末,冬季應當用胡椒。冬腌菜本是不值錢的東西,但在三伏天能吃到,會把它當成寶貝。竹筍本來也是不值錢的東西,但在秋涼時節則會被看作珍貴的好菜。有的東西早于季節食用也會成好東西,像三月吃鰣魚。也有晚于季節而成為好吃的,像四月食芋艿。其他也可以類推。有些東西過了季節就最好別再食用,如蘿卜過時就空心,山筍過時味就苦了,刀鱭過時骨頭就變硬。這就是所說的萬物生長都隨一年四季的四時之序變化而上市,好的時候過去了,精華已盡,就失去了光彩。
延伸閱讀:
中國養生講究按時令進食,所謂四時五補,因時施膳,寒而熱之,熱而寒之,這一點孔老夫子早就說過“不時不食,”如冬天宜多食牛肉、羊肉、鹿肉,而這些大補之品放在夏天吃就不合時節,夏天宜食涼爽食品,什么臘味腌菜,如果放在冬天吃也不合時節。輔助調味食物也如此,夏天多吃芥末之類通竅,冬天要多吃胡椒類溫和散寒。在烹飪操作中更要注意,夏天白天長而且炎熱,食物容易變質,牲畜宰殺過早,肉容易腐敗變質,蔬菜容易爛掉營養流失,冬天白天短而且寒冷,烹調的時間短了食物不熟,食后會不舒服,這些也是時節。會吃的人不光要知道,什么季節什么食物好吃,而且要了解四季吃什么,在什么季節吃什么對身體有益,什么食物對身體有害,又如何制作才科學,順其自然制作得當為之合時節。
名家雜談:
時節就是時令,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各個時令都有它的時令菜,這如袁枚所講:“所謂四時之序,成功者退,精華已竭,搴裳去之也?!彼自掝^伏蘿卜二伏菜,九月末正是蘿卜上市最佳季節,時節過季,蘿卜糠心發硬不脆,味就差了,不光蘿卜,像山筍過了季節就發苦了。但也有反季節的,比如冬天是腌菜的季節,腌制冬菜很有講究,淡了味鮮,而咸了就吃不出風味,光吃到咸了,可腌淡了又放不住,為了能多放些日子,就非多放鹽不可。袁枚常令廚子多腌一大壇子,到三伏天打開時上面雖然臭了、爛了,但往下翻看,下半截香美異常,顏色比玉還白,吃起來別具風味,鮮美異常,原本賤物的腌菜,可到了三伏天竟成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