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園食單
- (清)袁枚著 白常繼編著
- 903字
- 2023-07-07 17:42:55
9 遲速須知
原文:
凡人請客,相約于三日之前,自有工夫平章[39]百味。若斗然[40]客至,急需便餐;作客在外,行船落店,此何能取東海之水,救南池之焚[41]乎?必須預備一種急就章之菜,如炒雞片、炒肉絲、炒蝦米豆腐,及糟魚、茶腿[42]之類,反能因速而見巧者,不可不知。
譯文:
一般人請客,往往會在三天前就相約好,自然有時間準備各樣菜品。如果遇到有客人突然來到,急需準備便飯;或遇到在外旅行,比如乘船住店,類似情況,這時哪能用東海的水,去救南邊的火啊?就必須預備一種應急的菜,像炒雞片、炒肉絲、炒蝦米豆腐和糟魚、火腿之類,能夠在短時間內就做好,還能顯示出其特點,這樣能夠在短時間制作的精巧菜肴,為廚者不可不知。
延伸閱讀:
中華文化注意飲食禮俗,宴請賓客“三天為請,兩天為叫,當天叫提溜”。邀請別人吃飯,一定要提前通知,方顯尊重和正式,如果當天請人吃飯,要先道歉,因為打擾了別人的日程安排。反過來如客人忽然到訪,也會使主人手忙腳亂,袁枚朋友多,隨園廚下有許多應急的菜,《隨園食單》的小菜單記述了很多,如牛首腐干、風癟菜、香干菜等拿出來就能吃,茶腿是特制用來佐茶把酒時吃的,不是很咸,肉質結實,味道濃淡相宜,這樣的菜袁枚備了許多,放在壇中以備緊急之需。這些應急之物,有時反而因快速好吃,討好客人而見其巧,取得了不可思議的效果。
名家雜談:
雖然隨園天天待客、日日交往,酒席不斷,但隨園畢竟不是飯館餐廳,客人什么時候來都有吃食,過去飯局也講個禮,有道是三日為請,而且袁枚對飲食招待很講究,每餐要進行周密的設計,不這樣怎么能打造出名垂千古的《隨園食單》呢?貴客來訪也要提前知會一聲,園子里好做準備,根據客人身份確定留不留吃飯,吃什么標準,袁枚是否作陪,是吃松菌燕菜、蘿卜魚翅,還是弄碗炸醬面待客。袁枚乃當時名士,那是何等身份,可不是隨時能見,隨園的飯菜雖好,也不是什么人進門想吃就吃。當然也有例外,誰沒個仨親倆厚的,有時袁枚的至親家里人,瓷器鐵哥們,路過隨園又錯過了飯點,陡然到達,又餓了半晌,廚房就是手藝再高,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怎么辦?沒事,袁枚早有打算,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預備一種應急之菜,如炒雞片、炒肉絲、炒蝦米豆腐,以及糟魚、茶腿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