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當(dāng)人們討論“快樂”時,他們到底在討論什么

幸福三角:享樂、投入、意義

人們之所以在了解自己這件事上孜孜不倦,除了天生的好奇心,所有的努力都指向一個期望:得到快樂,以及由快樂構(gòu)建的理想人生。追求快樂是自我成長的永恒主題,人們都想變得更好,隱含的期望是更好的自己會更快樂。

你想要的快樂是什么樣的呢?像煙花般絢爛但轉(zhuǎn)瞬即逝的快樂?如醉酒般刺激失控的快樂?好似品一杯上乘葡萄酒般層次復(fù)雜、豐富的快樂?還是如山澗溪流般從容綿遠的快樂?如果拉到人生的長度,你我想要的大概都是持久恒遠的快樂吧。

“快樂”是個很抽象的概念,每個人對獲得它的途徑見解不一,而且時常變化。多數(shù)人追求財富名望,一些人追求健康和完美家庭,也有人追求心靈修行和自我實現(xiàn),這些不同不應(yīng)視為人和人的境界差距(這也是需求層次理論[2]在大眾傳播時經(jīng)常被曲解的地方),而應(yīng)是在人生不同階段對快樂的不同解讀。

那么快樂到底是什么?或者更進一步,理想的幸福人生是什么?這個問題問的其實是:到底什么決定了人們的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積極心理學(xué)[3]奠基人之一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精辟地闡述了支撐幸福感的三個支點。

● 享樂:充滿享受的生理體驗,包含喜悅、狂喜、溫暖、舒適等對當(dāng)下積極情境的主觀感受,代表的是“愉悅的人生”

● 投入:在參與家庭、工作、愛情與個人愛好等活動時體驗到的心流。心流是一種延綿不絕、內(nèi)心充實的快樂。這種快樂不需要外部獎勵,是屬于內(nèi)源性的,當(dāng)完全沉浸其中時,時間好像停止了,自我意識消失了,代表的是“沉浸的人生”

● 意義:充滿釋放自我潛能的動力,能為達到超越當(dāng)前能力的目標(biāo)不斷行動。意義帶給人的既有主觀感受,也有客觀判斷,感受到的是先抑后揚的高峰快樂,代表的是“有價值的人生”

這三個支點撐起了一個幸福三角,決定了人們在心理層面上對當(dāng)前生活的滿意度。

圖3 幸福三角

不可持續(xù)的“享樂”

大部分人最熟悉的快樂,很顯然,主要來自第一個支點“享樂”。這種快樂并不難獲得:喝奶茶很快樂,雙十一“剁手”很快樂,和一群朋友旅行、K歌很快樂……這沒什么不對,問題是太不持久,想維持這種快樂需要不斷增加頻次和花樣。源自享樂的快樂是大腦為滿足本能欲望而設(shè)置的誘餌,只要目的達到就會煙消云散。

契克森米哈賴對此一言以蔽之:

享樂的片刻轉(zhuǎn)瞬即逝,不能帶動自我成長……(它)是基因為物種延續(xù)而設(shè)的一種即時反射,其目的非關(guān)個人利益。進食的快樂是為確保身體得到營養(yǎng),性愛的快樂則是鼓勵生殖的手段,它們實用的價值凌駕于一切之上[4]……當(dāng)一個男人在生理上受一個女人吸引時,他會想象自己的欲念是發(fā)乎個人意愿的。但實際上,他的性趣只不過是肉眼看不見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縱之中[5]

過去數(shù)十年的經(jīng)濟學(xué)研究表明,在“享樂”層面的快樂上,億萬富翁也就比普通打工人高那么一點點,他們最大的快樂來自別處。這也不難理解,消費主義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陷入了瓶頸,人類的各種欲望早被大數(shù)據(jù)催化到極致。基因再貪婪也知道無度地攝入熱量、不停地分泌多巴胺只會死得更早,因為這有悖于生存原則。

這里并不是說不該追求享樂,更沒有道德評價(相反,欲望動機非常重要,尤其對還處于積累期的年輕一代),而是陳述一個每個人早晚都會面對的真相:只要不是持續(xù)性的極度貧窮(翻開這本書的你一定不是),當(dāng)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享樂”帶給人的幸福感就停滯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xué)獎得主、《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早就發(fā)現(xiàn),美國人幸福感的上限為年收入7.5萬美元,超過這個臨界點后,幸福曲線開始大幅偏離收入曲線——在有足夠金錢獲得滿意的飲食、滿意的住所以及用于享樂后,幸福水平和收入水平就不再顯著相關(guān)了。反觀在中國生活的我們,如今收入顯著提升,早就實現(xiàn)了“星巴克自由”,但相比于剛畢業(yè)拿著那份實習(xí)生工資的自己,快樂漲了多少?

后兩個幸福感支點——“投入”和“意義”,才是持久、深邃的快樂來源。它們詮釋的是一種“主動參與、自給自足、充滿掌控感的人生”,所體驗到的滿足和“享樂”是兩個世界。將行動付出在“投入”和“意義”的目標(biāo)上,才能真正認識自我潛能、定義自己是誰——這些話聽起來很像勸人奮進的空洞雞湯(換作十幾年前的我,讀到這里也會一笑棄之),但實際上它既真實又嚴(yán)肅。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是扶不起的阿斗”。這種“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很流行的觀念,但它真正的含義是坦然面對當(dāng)下的缺陷,而不是心安理得地逃避。

我們都很熟悉的法學(xué)家羅翔不僅精通刑法,也熟稔人性。在一次直播中,他做了一個關(guān)于快樂選擇的測試。羅翔向?qū)W生們發(fā)問:“如果有以下三個東西可以讓你快樂,但只能選一個,你選哪個?一是‘小黃書’,二是郭德綱的相聲,三是莎士比亞的著作。”大部分學(xué)生選了二。羅翔笑了:“是不是有些人想選‘小黃書’,但不好意思,沒敢選?”學(xué)生們哄堂大笑。羅翔繼續(xù)發(fā)問:“也有人想選莎士比亞吧,但怕別人說自己裝,所以沒敢選?”一些人笑出了聲,說“是的”。

“好,下面一個問題來了。”羅翔提出了核心問題,“如果這三個東西只留一個給你的后代,你怎么選?”這次,所有人都選了莎士比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忻州市| 益阳市| 闸北区| 高阳县| 乌拉特中旗| 溆浦县| 新宁县| 灵丘县| 呼图壁县| 罗城| 东城区| 定兴县| 淳化县| 剑阁县| 安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津市市| 襄汾县| 柞水县| 汤阴县| 原平市| 云阳县| 山阴县| 萍乡市| 岗巴县| 瓦房店市| 长寿区| 东明县| 沈阳市| 惠来县| 南宫市| 临颍县| 大渡口区| 斗六市| 文水县| 黑河市| 郴州市| 临沂市| 安福县|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