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很多的人以為成功很難,成功要付出太多、成功會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那是不是不成功就很舒服、很自在、很瀟灑了?當然不是,事實上,不成功才真的更難。如果你不能成功,你必須學會去面對失敗。生活在貧困線上的人面對的是吃飯、挨凍、生存這樣的大事,這是涉及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他們的心理壓力會小么?他們甚至可以用健康、犯罪,甚至是生命去拼,只是為了換取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他們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他們又何嘗輕松呢?
人生在世,誰都期望有所成就,但追求成就就必然經歷挫折與失敗。尤其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機會增多,風險也隨之增多,失敗的概率也隨之增加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打破害怕失敗的枷鎖,用一顆平常心和足夠的耐心來接受和面對失敗!
在失敗的時候要懂得看到自己的優點,告訴自己——一切還有希望。比如,你的老板生氣地斥責了你,給了你一個非常差的評價。不要灰心失望,把自己的優點列出來寫在紙上,反復地看幾遍,對自己說:“我還有很多優點,只是他沒有看到而已。”從哪里跌倒,就應該從哪里爬起來。不怕犯錯,就怕不知道如何改錯。
健康小檔案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幸福、財富全靠你如何應用你看不見的法寶——積極的心態。
從容過一生
哈里?萊伯曼先生是位著名的制藥專家,80歲才離開顧問的崗位真正退休。他退休后常到俱樂部去下棋,以此來消磨時間。
有一天,女辦事員告訴他,往常那位棋友因身體不適,不能前來作陪。看到老人失望的神情,這位熱情的辦事員就建議他到畫室去轉一圈,還可以試著畫幾下。
“您說什么,讓我作畫?”老人哈哈大笑,“我從來都沒有摸過畫筆。”
“那不要緊,試試看嘛!說不定您會覺得很有意思呢!”
在女辦事員的一再堅持下,哈里?萊伯曼到了畫室。過了一會兒,她又跑來看看老人“玩”得是否開心。
“太棒了,老先生!您剛才一定是在騙我!您簡直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畫家。”她笑著對老人說。
不過,老人剛才說的全是實話,這確實是他第一次擺弄畫筆和顏料,以前從未發現自己有繪畫的才能。
提起當年這件往事,老人頗有感慨地說:“我開始很不適應退休后的生活,那曾是我一生中最憂郁、最難熬的時光。那位女辦事員給了我很大的鼓舞,從那以后我每天都去畫室,從作畫中我又找到了生活的樂趣。從事一項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活動,就會使人感到又投入了朝氣蓬勃的新生活。”
后來,繪畫對于這位八旬老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消遣活動了,他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82歲那年,老人還去聽了繪畫課,一所學校專為成年人開辦的十周補習課程。這是老人有生以來第一次系統地學習繪畫知識。第三周課程結束的時候,老人直率地抱怨任課教師、畫家拉里?理弗斯:“您給每一位學員都講得耐心細致,對我卻從來不給予幫助和指導,甚至連一句話也不說。這是為什么?”顯然,老人有些不高興了。
“先生,因為您所做的一切,我自己實在是趕不上。我怎么敢妄加指點呢?”拉里?理弗斯說得情真意切,還自愿出錢買下了老人的一幅作品。
人,包括老人,其身上的潛能有時是極其驚人的。就這樣,不到四年的光景,哈里?萊伯曼的許多作品先后被一些著名收藏家購買,并登上了博物館的大雅之堂。
1977年11月,洛杉磯一家頗有名望的藝術品陳列館舉辦了第23屆畫展:哈里?萊伯曼101歲畫展。
這位百歲老人筆直地站在入口處,迎候參加開幕儀式的400多位來賓,其中有不少畫家、收藏家、評論家和新聞記者。老人身材瘦長,臉上皺紋已深,下巴留著一撮胡須,頭發花白,但卻精神煥發,衣著整潔,看上去最多不過80多歲。
其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活力,贏得許多參觀者的贊嘆。美國藝術史學家斯蒂芬?朗斯特里特熱情洋溢地贊美道:“許多評論家、藝術品收藏家,透過這種熱情奔放、明快簡潔的藝術,看到了一個大藝術家的不凡手法。”
隨后,許多新聞媒體報道了老人在畫展開幕式上非同凡響的講話:
“我要向那些到了60歲、70歲、80歲或90歲就自認為無事可做的人表明,這都不是可以等待生命結束的年齡,因為沒有什么比一個人等著走向墳墓更為煩惱的事情了。著手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這才是真正美好的生活……”
激烈的競爭,需要我們全力以赴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但長時間精力充沛地工作和生活并非易事。即使是“白領”們也不得不頂著壓力拼命的往前趕路,于是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也忘了給自己休息的時間。到頭來,卻往往得不償失,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未老先衰。
所以,放慢你的腳步吧,也許在從容中,你也能像那位百歲老人一樣,收獲一份驚喜。
健康小檔案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日月星辰的運行,花鳥魚蟲的繁衍,社會歷史的更迭,莫不如此。順應規律,因勢利導者可喜可賀;違背規律,自以為是者可悲可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自然之道”。
尋找積極的力量
喬治的父親辛曾經是個拳擊冠軍,如今年老力衰,臥病在床。
有一天,父親的精神狀況不錯,對他說了某次賽事的經過。
在一次拳擊冠軍對抗賽中,他遇到了一位人高馬大的對手。因為他的個子相當矮小,一直無法反擊,反而被對方擊倒,連牙齒也被打出血了。
休息時,教練鼓勵他說:“辛,別怕,你一定能挺到第12局!”
聽了教練的鼓勵,他也說:“我不怕,我應付得過去!”
于是,在場上他跌倒了又爬起來,爬起來后又被打倒,雖然一直沒有反攻的機會,但他卻咬緊牙關堅持到第12局。
第12局眼看要結束了,對方打得手都發顫了,他發現這是最好的反攻時機。于是,他傾全力給對手一個反擊,只見對手應聲倒下,而他則挺過來了,那也是他拳擊生涯中的第一枚金牌。
說話間,父親額上全是汗珠,他緊握著喬治的手,吃力地笑著:“不要緊,才一點點痛,我應付得了。”
看著父親,喬治也想起自己經歷過的那段艱苦日子,當時碰上了經濟大危機,他和妻子先后都失業了。
但是為了生活,他們夫妻倆每天仍努力地找工作。晚上回來時,雖然總是望著彼此搖頭,但是他們從不氣餒,而是相互鼓勵說:“放心,我們一定能應付過去。”
如今,一切都過去了,喬治一家人又回到了寧靜、幸福的生活中。
于是,每當晚餐時,喬治總會想到父親說的那段話,決定要將這段話傳播開去,他要告訴子孫們與朋友們,甚至是他遇到的每一個生活艱苦的人,那便是在困境中要告訴自己“我一定應付得過去”。
別擔心,今天過了還有明天,只要生命仍然繼續,咬緊牙關撐過去,明天我們就能享受幸福和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