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樂于助人,多主動幫助別人,會不斷增加感情賬戶上的儲蓄。如上所述,求人與被人求,是一筆人情賬。盡管人情賬無法精確地計算,但是也應當心中有數。
在找對方辦事時,對方常常并不情愿為你白忙乎,他希望你也能幫他做些事情,有的甚至希望在他辦事之前,你得先為他辦成。如果你了解對方這種心理,主動滿足他的欲望,他就會很痛快地幫助你。有時對方沒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事情,此時你要讓對方精神上得到滿足,表現出對對方的崇拜和尊敬,不斷地夸獎對方的能力。
如果你與對方關系很密切,求他幫忙時,他提出條件來,那你也要多為對方考慮,盡量多為對方解決一些困難。不論關系多密切,你總求人家,而沒有回報,時間久了也就不行了。
如果你找別人幫助的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那對方也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名或利。如果對方什么都得不到,而你卻名利雙收,對方就會在心理上失衡。現在的人對口頭許諾不感興趣,所以,你最好要提前滿足對方的欲望。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也一定要守信用。如果你不能履約,以后再求對方就難了。
買一支人情原始股
一個人沒落失勢時,陷入眾人漠視的狀態,原來交往密切的人都離他而去,如果你此時伸出援助之手,與之交往,他就會心存感激,銘記一輩子。人類的習慣之一,乃是朝優秀出色的人身邊靠攏,能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系,便可以巧妙地利用對方那股氣勢,這是理所當然的一種心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交朋友,通常無法培育出可靠的人際關系。由于萬事順利、春風得意的人,人人都想與其結識,都想與其交上朋友,一方面他顧不過來,另一方面他也無法與巴結他的人成為真正的朋友。
反之,如果與那些暫時不得勢的人交往,并成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買股票一樣,買了最有價值的原始股。
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暫時不得勢的人,如果有的話,不要疏遠和冷落他,應該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和關心。一旦他日后否極泰來、時運亨通,他第一個記起來的就是你,他第一個要還人情的當然是你,到那時你找他辦事情,他肯定也會伸出熱情之手的。
幫助不得勢的人,對失勢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就像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可以讓他得到寬慰和支持。對一個身陷困境的窮人,幾十元錢的幫助可能會使他干出一番事業,闖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人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背運是難免的。當人們落難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人們,特別是對朋友的考驗。遠離而去的人可能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他渡過難關的人,他可能銘記一輩子。所謂莫逆之交、患難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難時期產生的,這時形成的友誼是最有價值、最令人珍視的。
有一位領導失了勢,他昔日的一些朋友和下屬都離他而去,他的心情很苦悶,一度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動了自殺的念頭。這時,他的一個下屬,不怕受連累,主動來見他,給他帶來禮物,并開導他輕生思想要不得,同他一起分析局勢。下屬的鼓勵使他認識到前途是光明的。他終于堅持了下來,后來這位領導重新出山后,十分感謝這個下屬,并把他手下最重要的部門交給了這位下屬,在自己退休后幫助這位下屬坐到了自己當初的位子上。
從一定意義上說,對待落魄、失勢者的態度不僅是對一個人交際品質的考驗,而且也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契機。因為人在處于悲慘的境遇中時,往往會暴露人性的根本,顯得脆弱、無助,在這個時候你向他拋出的橄欖枝,就好像溺水者等待的救命稻草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是穩固牢靠的。在選舉中,成功者與失敗者就是得勢與失勢最明顯的例子。在獲勝者的辦公室里,素昧平生的人也會紛紛涌去,落選者的辦公室則無人問津。仔細一瞧,有時甚至連選舉期原本支持失敗候選人的人,也轉而投靠到獲勝者的一方。
這是十分落魄的境地。在選舉失敗時,人人離去的情景更令人感到凄涼。在此時如果有人站在失勢者一邊,失勢者自然會備感欣慰。如果能得到一番誠摯的勉勵,就會產生向前邁進的勇氣和信心。
在這種情形下建立的關系,不會因為少許挫折即告崩潰。在現實世界里,榮枯盛衰亦是常伴之物。既有逐步攀升的人,也有失足沒落的人。得意的人身邊自然有一大批人包圍著,落魄的人身旁則無人靠攏。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度失勢的人在某種機緣下再度翻身爬起來的例子并不在少數。如果等到失勢的人再度成功才去攀附結交,則為時已晚。就像買原始股票賺大錢一樣,在別人失勢時伸出援手,在他得勢時,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與不得勢的人交往更要掌握尺度和分寸。在人際交往中,并不是每一個不得勢的人都值得你去交往,值得你去幫助。有些不得勢的人,無論你怎樣去幫他,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誰會愿意花錢去買那些不會增值,有可能貶值的股票呢?
比如有些失勢的人,他犯了大錯誤或者有了無法彌補的過失,根本就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再說你與他交往,給他施以援手,還要冒一些風險,受到他對手的指責和忌恨,這種得不償失的事當然還是不要去做為妙。與不得勢的人交往,有很大的學問,具體情況要具體對待,有時還要現實一點。對那些沒有希望時來運轉的失勢者,再幫也無益。而對那些一旦時來運轉就能幫你出力辦事的失勢者,就要適時拉他一把,幫他脫離困境。
如果你認定某個不得勢的人將來必定是個成功人物,只是暫時的不得勢,將來會大有作為,那你就該多多交往,或者乘機進以忠言,指出其失敗的原因,鼓勵他改過向上。如果自己有能力,更應給以適當的協助,甚至給予物質上的幫助。總之,發揮自己的能力,看準人才,掌握命運。
給人好處不要張揚
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人,一旦幫了別人的忙,就覺得有恩于人,于是就有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這種態度是很危險的,常常會引發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幫了別人的忙,卻沒有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儲蓄。正是因為這種驕傲的態度,把這筆賬給抵消了。
所以,為他人辦事時應該注意下列事項:
第一,不要使對方覺得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
第二,要做得自然,也就是說在當時對方或許無法強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體會出你對他的關心,能夠做到這一步是最理想的;
第三,為人幫忙時高高興興的,不可以心不甘、情不愿的。如果你在為人幫忙的時候,覺得很勉強,意識里存在著“這是為對方而做”的觀念,而對方對你的幫助又毫無反應,你一定很生氣,認為“我這樣辛苦地幫你忙,你還不知感激,太不識好歹了!”如此的態度、想法都是不正確的。
如果對方也是一個能為別人考慮的人,你為他幫忙的種種好處,絕不會像打出去的子彈似的一去不回,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來回報你。對于這種知恩圖報的人,應該經常給他一些幫助。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充實好自己的人情賬戶,平時多多儲蓄,多做人情,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幫助別人,發自內心地關心別人,讓別人充分地感受到你的關心。這樣,在你需要動用人情儲蓄的時候才會有情可用,才會在關鍵時候找到你需要的人,難辦的事也才會在他人的幫助中得以圓滿的解決。
做足人情還需要技巧
古語曰:來而不往非君子。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人們崇尚禮尚往來。人情是中國人維系群體的最佳手段和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上自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不同階層,不同層次,方方面面的人都需要人情作為紐帶。但是,你要是以為好心都有好報,做完了人情必能換來交情,就未免太過淺顯了。有人為朋友兩肋插刀,最后卻落得背負罵名或傾家蕩產,甚至反目成仇的事也并不少見。這樣的人情就屬于沒有做好,沒有做到位,因而也就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
當然,做人情做出禍事來的,只是極少數。但人情白做了,弄得雙方都不愉快的事,隨時可能發生。所以,要做人情就要考慮充分,事前要權衡利弊,有弊的盡可能地不要做,不利自己的更不能做。關鍵人士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做對,更重要的是要做足。
做足,有兩個含義,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充分。
如果朋友找你辦什么事,你滿口答應,但隔了幾天,你卻沒有將你應酬過的事情辦好,或者根本沒放在心上,早已忘得一干二凈,對方雖然口頭上不說什么,但心里肯定想:這哥兒們,真不夠意思,答應的事卻沒給我辦。這樣就給人一種言而無信的感覺,等你有事需要他幫你辦的時候,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答應給別人辦事,但是只辦了一點,沒有盡力想辦法徹底辦好,別人也會這樣說:“你看,這人真不夠意思,半途而廢就扔下不管了,這不幫倒忙嗎?早知道如此,還不如不找他辦事。”
上面所說的情況都是人情做得不到位的,人情做得不到位,會讓人失望,從而失去對你的信任度。人情只做了一半,叫幫倒忙,越幫越忙,說話不算數的朋友誰都不愿意結交。人情做一半,叫費力不討好,同樣別人也會對你失去信心,這樣的人情做得只有反效果。
其次,人情要做充分,就是不僅要做完,還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應幫朋友辦某事,就要盡心盡力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強強、馬馬虎虎。如果做得太勉強,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強的態度也會讓他在感情上受到傷害。
比方說你買了一本好書,朋友來借,你先說:“我剛買的,還沒看完呢,你想看就先拿去吧。”
其實前面的廢話又何必說呢?最后的結果是借給人家了,你不說也是借,說了還是借,與其說些廢話還不如痛痛快快地借給他。書總是你的,還回來你盡可以看一輩子,何不把人情做圓滿呢?
應牢記:人情做足才有“殺傷力”。人情做足了自然會贏得朋友的萬分感激,讓對方記掛你一輩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親自為他臣下的一個將領煎藥,在吹風鼓火時,燒著了胡須,當侍從們趕來時,他莞爾一笑,說:“他喝了這藥病就好了,胡須有什么可惜的呢?”
一個皇帝為臣下親自煎藥,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臣下以死相報呢?人情的殺傷力真可謂大矣!
把人情做足,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朋友一個關鍵的到位的人情,殺傷力更大。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在袁術手下為官,做一個小縣的縣令。
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活活餓死了不少人,士兵們也餓得失去了戰斗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為好。
周瑜聽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就登門去借糧食。兩人寒暄一陣,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
魯肅聽后哈哈大笑:“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庫糧食,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庫的糧食送給你。”
周瑜及手下一聽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荒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魯肅可謂送了周瑜一個大人情。
魯肅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好朋友。后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于得到了大展宏圖的機會。
做足人情,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還的時候要還足,甚至還更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記著新的人情,朋友之間的賬永遠也算不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算不清的賬,無疑成了與朋友之間聯系的一種紐帶。
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用人情在維系的,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在做人情方面,一定要看得開,決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并非自己“自作多情”、“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而是“放長線釣大魚”。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殺傷力,才能把想辦的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