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實用心理學與情緒掌控
- 元亨利
- 2633字
- 2022-07-28 11:52:57
6.從停止思考開始,解決瞬間暴怒
在金融機構工作的李江,為了下個月的公司內部升級考試正在拼命地復習,但進展卻并不順利。以下是他與同事聊起考試用參考書的情形。
李江:“真糟糕,下個月的等級考試準備,我毫無進展。”
同事:“你是怎么讀的?”
李江:“聽說××社的參考書很棒,所以我就一直讀那本參考書。”
同事:“××社?拜托,那個完全行不通。今年他們社的參考書已經不行了,你難道都沒聽說嗎?”
李江自己拼命準備的事卻被全盤否定,一時氣急敗壞,于是脫口而出:“你自己還不是現在都沒有考上!”
同事:“……”
站在李江同事的立場,他并不是要全盤否定李江,也沒有嘲笑他的意思,只是單純地說出自己聽說的事。但李江卻火冒三丈,毫不留情地脫口說出對方最在意的事情。
任何人都知道,即使火冒三丈也不要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以免破壞人際關系,或是影響自己的風評。但是,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那就是聽到令人生氣的話,火氣一上來就脫口說出不該說的話,然后一邊解釋“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一邊后悔。
也許會有人質疑:生氣的沖動應該是無法控制的吧?沖動應該就像是“碰到開水會覺得燙”的瞬間反射動作,似乎不是自己意志所能控制的事情。事實上,生氣的沖動并非發生在瞬間。
●提前了解,發現沖動經歷的幾個階段
我們常說“怒氣瞬間到達沸點”,但事實上,人并不會瞬間發怒。在產生怒氣的情緒之前,我們往往會經歷幾個階段。所以在怒氣發生前的階段當中,都有機會控制沖動。
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沖動產生之前,個人情緒往往會經歷幾個階段。例如,某人對你破口大罵,聽到后,你會感到火冒三丈,并沖動地回罵。在這段時間,其實你的頭腦里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立即回嘴看上去好像是瞬間的舉動,但其實那會經歷好幾個階段,以李江的例子來說,便經歷了以下的階段:
◆同事批評李江先生用的參考書不好;
◆李江先生聽到同事說的話后,思考這是什么意思;
◆思考的結果,他認為這是在否定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產生了怒氣情緒;
◆因為感到怒氣,便沒顧及對方,說出對方最在意的事。
感覺像是瞬間的事,但其實卻經歷了上述幾個階段。
如果你想要在怒氣來臨時將其中止的話,那么,你就要學習一些特別的技巧了。
●先停止思考,讓腦袋變成一片空白
所謂“停止思考”即其字面意思:停止所有的思考,停止所有有可能引發怒氣的“為事件下定義”或是思考本身。為了拖延或阻止上述四個階段的進行,當你聽到某人說出令你生氣的話時,你應在內心對自己說:“停止!”然后,停止對“為什么他會說這種話”“我要如何反擊”等所有問題的思考。
重點在于,不要去思考對方這樣說的理由與原因,更不要思考之后該怎么做等所有事情。如此一來,便可拖延或停止因沖動而引發的反射性回話,或是做出其他舉動。
●利用拖延技巧,讓反應變慢
像停止思考這種讓反應變慢的技巧,心理學家們稱之為“拖延技巧”。所謂“拖延”,就是“延遲發出怒氣的時間”,即讓反應延遲一點時間,別讓自己因為怒氣而反射性地說出不該說的話。
比如,當聽到令人火冒三丈的話時,不斷地深呼吸也是一種拖延技巧。感到怒氣即將爆發的瞬間,什么都不要想,用深呼吸個四五次,就算只做這個動作也會有很大的改變。
使用“倒數”的方法也不錯:當聽到令人生氣的話時,在頭腦里從一百開始隔三倒數,如“一百、九十七、九十四、九十一……”。
這種方法是通過讓有點難度的計算塞滿腦袋來延緩反應,因此,你也可以從一百開始隔六或隔八倒數。此外,用更困難的英語來如此倒數往往更有效。
●利用專注訓練,讓意識集中在當下
這是另一種“控制沖動”的方法。狀況如下:“老板現在才放馬后炮,資料早就交給客戶了,真令人火大!我一定要證明這不是我的錯,讓他沒話可說!”在出席重要的新產品說明會時,如果你不斷地回想剛剛因為資料弄錯而被老板罵的情況,那么,你很難吸收到新產品說明會上的重要資訊:由于只想著被老板罵的“過去”,以及一定要讓老板啞口無言的“未來”,你自然無法專心于眼前事物。
此時,不如試一下“專注訓練”,通過觀察眼前的事物,邊想象、邊觀察,使自己將意識集中于“當下”及“現場”。
假如你正在參加說明會,眼前攤著說明會的資料和筆等,現在,拿起眼前的筆,開始認真地觀察那支筆,并認真仔細地觀察,然后用以下方式自問自答:
◆那支筆是什么顏色?黑色、藍色還是紅色?
◆是什么形狀?圓形、方形還是其他形狀?
◆是什么材質?塑膠還是金屬?
◆是哪個牌子?上面有品牌的名稱嗎?
◆標簽上有寫什么嗎?
◆有花紋嗎?如果有,是什么樣的花紋呢?
◆筆上有刮傷嗎?
……
認真地觀察眼前的筆,就會逐漸忘記之前被罵的事情,以及未來想反擊的念頭,同時也會將狀態拉回到“當下”及“現場”,這就是“專注訓練”的意義。
進行專注訓練時,可以使用眼前的任何物品,剛好有筆就用筆,若有手機、電腦、筆記本、手表等也都可使用。剛開始進行訓練時,你可能無法順利地將意識集中,即使能專注一段時間,或許又會想起煩躁的事情,不過不需要擔心——通過反復的練習,你集中意識所需要的時間會大大縮短。并且,只要可以將意識拉回到當下,就可以逐漸地維持此狀態。
●準備屬于自己的魔法語言
在情緒管理中有“coping mantra”一說,譯成中文即“解決問題的咒語”。稱之為咒語有些夸張,但如果你能夠有自己專用的咒語,當怒氣快要爆發時,或是對眼前的困境感覺到煩躁時,你可以在心中念誦這些話語。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解決問題話語范例:
◆“沒關系,事情一定會解決的。”
◆“上次比這次更困難,但也熬過來了。”
◆“一個月后就會忘記的。”
◆“絕不可以被這一點小事打敗。”
◆“這是學習的好機會,累積許多經驗后,我就會變得更厲害。”
◆“世上沒有下不停的雨。”
◆“我絕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與人發生摩擦快要發火時,你也可以參考以下話語:
◆“對方沒有惡意。”
◆“不要老是猜疑,如果不問清楚,怎么知道對方真正的想法。”
◆“自己有說‘不’的權利,對方當然也有說‘不’的權利。”
◆“就算說對方壞話也無濟于事,想些更正面的事吧!”
◆“看得遠一點,對自己而言才是最健康的解決之道吧!”
◆“冷靜!即使生氣也沒有任何好處。”
你可以利用這些語言范本,也可以自行創作。
此外,解決問題的未必一定是言語,當你快要按捺不住怒氣,或是面臨困境時,你可以右手緊握拳頭然后張開,或是以食指輕敲太陽穴,做一些動作對自己發出訊號,提醒自己好好應付眼前的怒氣及所處的困境。
當你習慣了通過上述行動來緩解瞬間暴怒時,你會發現,自己沖動的次數會越來越少,當然,偶有沖動時,恢復理智的時間也會比之前快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