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金融發展與城鄉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 李建偉
- 576字
- 2022-07-26 19:22:51
3.2.2 微觀層面
普惠金融體系的微觀層面是指普惠金融服務的提供者。由于各種金融服務提供者都有其優點和不足,所以在一個包容性的金融體系中,要滿足弱勢群體客戶的不同需求就需要有各種各樣的金融服務供應商。充分擴展零售能力從而覆蓋金融服務空白及匱乏地區是構建普惠金融體系的著重點,因此零售金融服務的提供商就成為普惠金融系統的骨干,[129]其中包括正規、非正規金融機構以及位于中間的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
在普惠金融發展初期,僅限于國有農業銀行、國有郵政儲蓄銀行、資本投入較低的本地銀行、農村銀行及一些不同類型的專門小額信貸機構等替代性金融機構為貧困及低收入弱勢群體提供金融服務,這些金融機構中的大多數只能提供有限的金融服務,它們在盈利借以實現自身可持續運營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實現社會公平、減緩貧困等社會目標。
雖然上述這些金融機構有著較廣的地理分布,也漸漸拓寬了服務覆蓋面,但相對獨立、分散的金融機構之間卻仍然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這就導致現階段的金融機構只能為普惠金融目標客戶群中的少數群體提供金融服務;目前普惠金融供給機構多元化、供給渠道多樣化的局面已經形成,但參與其中的抵押擔保、外資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是較少,無法滿足弱勢群體對不同層次金融市場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金融機構如何選擇物理網點、保持自身的可持續性以及實現不同機構之間的分工合作就成為微觀層面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