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靜就能靜下來的36個心理技巧
- 金圣榮
- 2316字
- 2022-07-14 17:25:46
焦慮是有些人的動力,也是有些人的迷宮——冷靜:冷靜面對一切,不驚慌,不憂慮
適度的焦慮有利于克服惰性,提高人們自身的積極性,但凡事往往過猶不及,在生活中更多的人總是習慣性地為以后的事憂慮不安,但眼下又不知如何去做,從而整日憂心忡忡、悶悶不樂。
一天早晨有人見死神收拾好行囊向一座城市走去,就走上前去問道:“請問您要去做什么?”死神想都沒想脫口而出道:“我要去取100個人的性命。”這個人聽后大叫說:“太可怕了!”死神聽到他的反應后,非常無奈地說:“沒辦法,我必須這么做。”這個人得到死神的確切答復后,立刻跑去城里告訴人們死神就要到來的消息。這個人在晚上回家時又遇見了死神,不由得質(zhì)問:“您今早告訴我的是帶走100個人,為什么最后死掉的是1000個人呢?”
死神回答說:“我的確是帶走了100個人,而剩下的那些人是因為過于焦慮死去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心中的焦慮實際上是我們對自己的不可控和對未知事物產(chǎn)生的恐懼而導致的,當面對自己不能預知的事物時,很多人就容易產(chǎn)生悲觀情緒,陷入過度焦慮與不安中,以至于因此喪命。
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種叫沙鼠的灰色老鼠,每逢旱季,它們就開始在洞中儲存草根以備過冬,這時候每只沙鼠都會到處奔忙。它們從早忙到晚,每天總要將自己折騰到筋疲力竭才肯罷休,這種為自己的日后生活早做打算的心態(tài)并沒有什么錯,可是奇怪的是,當這些沙鼠已經(jīng)完成當季足以過冬的儲存量后,仍舊在一刻不停地拼命尋找草根儲藏,為了方便搬運,還一定要將草根咬斷。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只有一直不停地搬運糧草,心中才會覺得踏實,否則就會一直急躁地叫個不停。實際上一只沙鼠在旱季來臨之前只要儲存2千克草根就足以順利過冬,而這些沙鼠卻因過度擔憂,每年旱季總要搬回十幾千克草根才會使其焦慮完全消失。這些吃不掉的草根來年在洞中腐爛后,沙鼠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將其清理出洞。
因為沙鼠本身比小白鼠體型大,且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實驗藥物特性,有不少醫(yī)學人員曾提議用沙鼠來代替小白鼠做醫(yī)學實驗。但是相關(guān)人員發(fā)現(xiàn)只要把沙鼠放進籠子,它們就開始焦慮不安起來,盡管它們在籠子里不愁吃喝,卻總是在尋找草根。當這些草根不小心掉到籠子外面時,他們也總是想辦法爬出籠子,將草根再叼進籠子,而那些被強制關(guān)進籠子中過著豐衣足食生活的沙鼠,由于過于焦慮很快就死掉了。基于沙鼠的這種特性,人們只好繼續(xù)選擇使用小白鼠做醫(yī)學實驗。
沙鼠的這一行為是由本身的遺傳基因所致,沙鼠近似本能反應的擔心使它們總是忙于勞作,雖然這些勞作毫無意義,它們的一生卻注定要為此焦躁不安。然而仔細思考一番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沙鼠很像我們中的一些常常為久遠的未來不斷瞎擔心、做無用功的人們,他們總是在為一些將到未到的事情不斷投入精力,從而產(chǎn)生過多焦慮情緒,一不小心將自己帶入歧途之中。
幾米在很早以前還只是一個拿著畫筆,長期依靠給雜志社畫插圖勉強維持生計的不知名的小人物,那時候他最想做的事就是用畫筆改變自己不如意的生活。也許當時的幾米太想得到體面的生活了,不停作畫的他還沒有看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刻就在床上一病不起,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出院后,幾米依舊以為雜志社畫漫畫為生,但是這時的他卸下了心中背負的沉重的擔子,他的漫畫風格也在慢慢轉(zhuǎn)變。他用平和的心態(tài)描繪出他心中多姿多彩的世界,描繪出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不久之后,他漫畫中純凈美好的意境深深打動了一大批受眾,如今他已成為眾所周知的漫畫家。幾米的經(jīng)歷就像一個人溺水后,只要盡量忘記自己眼前的困境,將身心放輕松,冷靜地面對現(xiàn)狀,自然就能輕松地“浮”上來。
周迅18歲前還在浙江藝術(shù)學校上學,那時候她覺得跟同學時不時地唱唱歌、跳跳舞,一天過得就很充實,如果有導演來學校找她拍戲,哪怕接一個小丫鬟、小舞女之類的角色,甚至只要露個面,她也能高興一整天。直到1993年的一天,教周迅專業(yè)課的老師找她談話:“周迅,你能說說你對未來的打算嗎?”當時被叫到辦公室里的周迅還在琢磨老師為什么會找她,聽到老師這樣一問,她愣住了,被問到這么嚴肅問題的她稍稍思考了一陣,才看著老師的眼睛,堅定地說道:“我希望自己十年后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并且可以發(fā)行一張屬于自己的音樂專輯。”
老師聽到她有自己的目標后,很是欣慰,就接著說:“好,既然你有目標,那我們就開始按照你說的來倒著推演一下,十年以后你28歲,達成了你的目標,成了紅透半邊天的明星,還出了一張專輯;那你在27歲時除了要不斷地接到知名導演的重要戲份外,還要有一份完整的音樂作品,可以拿給許多唱片公司試聽;25歲時在你的演藝方面就要有一定的經(jīng)驗了,另外在音樂方面,這個時候就要有很棒的錄音作品出現(xiàn)了;23歲時就要在演藝和歌唱方面接受更加專業(yè)的培訓和訓練;20歲時就要開始學會作詞、作曲的基本方法,在演藝方面就要試著挑戰(zhàn)大一些的角色了。”
周迅跟著老師的思路一條條順下來,雖然這樣的安排并沒有什么不妥,甚至每一層這樣依次分開也相當容易,但是周迅感到了恐懼,因為現(xiàn)在的她本應該開始為自己的理想做準備了,卻還停留在演個不起眼的配角就沾沾自喜的狀態(tài)中。一年后從藝校畢業(yè)后的周迅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就開始覺醒了,從此她開始對自己所接的角色進行認真挑選,之后陸續(xù)拍攝了《那時花開》《大明宮詞》等熱播電視劇,逐漸被大家所熟知。2003年恰好是老師和周迅談話后的十周年,這時候她居然真的發(fā)行了屬于自己的第一張專輯——《夏天》。
老師教給周迅的方法可以稱為“十年倒推法”,為想要達到的長期目標設定一個最終期限,并將這個目標細化分成每一年的任務量,然后再逐步完成每一年的任務量,直到目標實現(xiàn)。
這是能以合理的速度行之有效地完成目標的最佳方式,在緩解長遠擔憂焦慮的同時,能夠有效把握住自己的節(jié)奏,達到順利完成目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