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與熟人的核心區別
朋友和熟人有什么不同?關系優勢是區別二者的核心。你可以認為強關系指的是你最親密的朋友,弱關系指的是熟人。你把最多的時間和注意力投入鄧巴同心圓的哪一層?我們可以像擴張者那樣,擁有大量的弱關系;我們也可以像召集者那樣,擁有少量的強關系。但是,如果在強關系中投入大量時間、情感和精力,那么大多數人都無法維持住太多深厚的關系。
一段關系的優勢部分——絕不是全部——取決于你在這段關系中投入的時間。18堪薩斯大學的杰弗里·哈勒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從熟人發展到普通朋友共需要 50 個小時左右,要成為“真正”的朋友再需要 40 個小時,成為親密朋友可能需要 200 個小時以上。19
然而,僅僅在關系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并不一定能把熟人變成朋友、支持者或盟友。試想,一個性情暴躁的老板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可能超過 200 個小時,但他不見得能成為你的親密朋友。一個人你認識得再早、聯系得再多,也未必會形成關系優勢。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首次發現了人們更有可能通過弱關系找到工作。他憑直覺認為,關系優勢可能是在一段關系中投入的時間、情緒強度、親密程度和互惠程度的組合。20
詩人瑪雅·安吉洛曾有力地指出:“熟人和朋友之間有明顯區別。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他們會成為關系深厚、正經相處的熟人。”21安吉洛這種出于本能的認識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已經得到證實:親密度是關系優勢的基礎。22
人們可能對親密的關系感到畏懼,因為如果我們與某個人越親近,遭遇背叛時我們失去的就越多。然而,我們需要深厚的關系,甚至在一些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也是如此,例如職場。一位銀行員工和她的經理之間的關系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經理的父親被診斷患有癌癥:“這是她最艱難的時刻,我哭了,她也哭了。她向我敞開心扉,我也坦誠相待……你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因此會和他們同甘共苦。”23
在過去的兩年里,你和每天見面的同事之間的關系與其說是朋友,不如說是熟人,原因就是缺少親密度——你對他們并不是特別了解,也沒有向他們透露太多自己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你在臉書上的大多數所謂“好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我們在社交媒體上傳的圖片、單薄的人際關系、一成不變的互動,幾乎沒有辦法形成更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