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解:高效解決問題的關鍵7步
- 奉湘寧 顧淑偉
- 1036字
- 2022-06-02 19:06:58
問題清單中少了什么?
現在,你的問題清單中有幾個問題了呢?正在閱讀本書的你可能是一位卓越的職場人士,有充分的責任感、進取心,或許你已經在清單中列出了不少與工作相關的問題。
但我想提示你的是,如果問題清單中只有工作中的挑戰,不一定是件好事。我也是在一個“意外”發生之后才發現了這個道理。
在外企工作的前14年,工作幾乎成了我的全部。愛人只要不加班就會來接我下班,有時我說讓他等一會兒,卻通常拖了一個小時才下樓。拉開車門的時候,我不是問候愛人,而是正打著電話。到家后吃完飯,我又開始了工作。為了不影響工作,我們曾把孩子送到老家由我媽媽照顧了3年……
總之那個時候,工作是我的唯一。
2010年秋天,我的身體終于“罷工”了。記得那段時間公司剛剛結束合并重組,正在進行流程再造。我連續主持了兩周亞太區培訓工作會議,每天回家都很晚,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會議內容。
在會議結束的第二天,也許是緊繃的神經放松了一些,在從會議室回到工位的幾十米長的路上,我感到頭重腳輕,一路搖搖晃晃,摸到座位后就暈倒了。
問題就是機會。過去的我只顧眼前的工作,在養病的兩周時間里,我終于可以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深度思考了——我如何才能健康起來?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在哪里?我的家庭如何變得更幸福?我要怎樣才能為我珍視的人帶來更多歡樂?
從2010年開始,我的問題清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重新定義了問題清單——清單中增加了個人成長、身心健康、家庭建設等問題。這個變化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它意味著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都被納入了“管理”范圍之內。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卻忽略了面對工作問題和生活問題的是同一個人。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意識到,員工績效與其個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有直接的關聯。是否承認這一點,幾乎成了衡量企業管理理念是否現代化的標準之一。
事實上,工作問題與生活問題本就相互滲透,無法人為地割裂開來,一起解決反而更高效。有時解決了某個工作問題,生活中的一個難題也跟著化解了;又或者解決了某個生活問題,工作也跟著事半功倍。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清單上羅列問題的時候,幾乎沒有人嫌棄問題多,倒是擔心哪個問題會被遺漏——這和我們平常對待問題的態度截然不同。
其中的原因在于,大家列著列著就會發現,只有把所有問題都攤在桌面上,清楚地看到自己面對的問題到底有哪些,才有可能把這些問題變成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問題清單的一個核心原則是,不在同一時刻解決多個問題,而是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遵循這一原則是讓問題清單奏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