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做人的智慧(3)

一般來說,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幫助他人,因為樂于助人是我們做人的一種美德。但幫助別人不能沒有原則。對方的請求,有的是不合時宜或不合情理的,有的是我們沒有義務一定要承受的。比如有的人明明自己有存款,向你借錢,原因是怕自己提前取款會損失利息。這樣的請求明顯太自私了。有的人好貪便宜,見你有好東西,比如好字畫、盆栽擺設,便大大咧咧張口:“送給我吧!”這種“奪人所愛”的“請求”也是讓人反感的。還有些請求,是強人所難,或根本就是無理要求。對這一類請求,我們心里老夫不樂意,卻為什么常常點頭答應呢?究其原因,大概有這么幾個:

一、接受比拒絕更容易。

二、擔心拒絕后會觸怒對方或受到報復。

三、為了給人一個好印象。

四、不了解拒絕的重要性。

五、不知如何說“不”。

讓我們針對這些原因,逐一來分析一下。

“接受比拒絕更容易”。固然如此,但為圖一時的方便而接受了對方的請求,卻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因為我們在完成別人的這一請求時可能力不從心,也可能支付不起昂貴的代價。曾有一個老朋友托我為他的孩子在北京找一個工作,而且是在電視臺的工作。我當時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結果,為了這個輕易的承諾,我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還是沒有辦成。后來,這孩子誰也不求,自己跑來北京,應聘到一家外企工作,收人還不錯。因此,在答應別人的請求前,一定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和精力,要量力而行,要做一番“成本——效益”分析。如果超過了自己的能力,成本太高,就不能輕易接受請求。

“擔心拒絕后會觸怒對方或受到報復”。就多數人來講,都是通情達理的,如果你說明了你的難處或注意了拒絕的藝術,他們不會因此而耿耿于懷的。也有這么一些人,即便你回絕的態度多好,只要他們沒達到“請求”的目的,他們也會對你懷恨在心,甚至在以后伺機報復。如一些貪官,他們對別人的“請求”幾乎就是巧取豪奪或強迫命令,對這種人,我們沒必要被他的淫威和權勢嚇倒。這種人本身就不值得和他交往。你為什么要屈從于他呢?

“為了給人一個好印象”。如果為了這個目的而有求必應,那么各種各樣的請求會從四面八方源源而來。一旦你有一件事沒兌現,你想維護的“好印象”就會頃刻間化為烏有。“這人說話不算數”,“這人就會吹牛”,“這人表面上答應得好,實際不辦事”。

這些就會是別人對你這個“好好先生”的評價。

“不了解拒絕的重要性”。拒絕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拒絕”是一種“量力”的明智表現。因為有些請求如果由他人承接可能比你承接更恰當。第二,“拒絕”是保證自己的行事優先次序不被打亂的最有效手段。如果你因勉強接受他人的請求面擾亂了自己的步伐,那無異于是根據別人的安排面生活,這是不合理的。這是不是自私呢?其實并不盡然。換個角度看,對方拿自己的事來妨礙你的生活,他是不是自私呢?其實,避免這種因拒絕面產生的“良心不安”的辦法是有的,那就是你在安排自己的行事次序時,經常把別人的利益也列人考慮。

現在托人辦事似乎成了風氣。許多本可以通過正常渠道辦的事也似乎不托人就辦不成。這也就使徇私舞弊、行賄受賄有了活動的土壤。許多人不敢拒絕別人的非分的不合理的“請求”,實際上是給自己以后求別人辦一些“不光明正大”的事留后路。這種想法和做法才是真正自私的念頭。

“不知道如何拒絕”,這是拒絕的技巧問題。這里有一些要領供讀者參考:

一、耐心地傾聽對方所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在他述說的半途你已知道非加以拒絕不可,你也應該認真地聽他把話講完。這樣做,為的是更確切地了解他請求的內涵,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二、如果你無法當場作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你就要明白地告訴對方你還需要考慮,并告訴他所需考慮的時間有多長。你可以說:“明天我再答復你。”或“讓我先了解一下情況,過兩天給你個準信兒。”但你絕不可以把“需要時間考慮”作為拖延不決的擋箭牌。

三、在你拒絕時,應該表明你對他的請求是認真考慮了的,你也了解了對方提出這一請求的重要性。

四、拒絕時,你在表情上應和顏悅色。最好說一聲:“謝謝你對我的信任,不過……”你可以略微表示歉意,但切忌過分地表達歉意。那樣,對方會認為你不夠真誠。因為你如果真的感到那樣的過意不去,那么你為什么不接受請求呢?

五、拒絕時,你對對方和顏悅色,但同時也要顯露出堅定不移的態度。這就是說,你要暗示給他,你不會因為他再三的請求而改變你拒絕的決定的。

六、最好能給對方說一說你拒絕的理由。這是為了取得對方的理解和諒解。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在每一次拒絕時都要附以理由。有時不說理由反而會顯得真誠。你可以說:“真抱歉,這一次我無法為你效力,希望你不介意。”相信不會產生不良后果。如果你講了理由,對方試圖推翻你的理由,你切記不可和對方爭辯,只需重復拒絕。

七、要讓對方了解,你拒絕的是他所請求的事,而不是他本身,你是對事不對人的。這次拒絕了,不妨礙下次提出別的請求,也許下次就可以幫上忙了。

八、拒絕以后,若有可能,你可以為對方提供處理他的請求事項的其他可行途徑。美國某市長拒絕了西班牙裔居民關于失業的提案,但在對方撤回后,他說:“我同意將這一提案作為我本人的競選政見而公布。”這位市長拒絕了,但并未失去西班牙裔居民對他的支持。這里,我認為要避免做這樣的事:建議對方試著找找另一個可能更有辦法的人。這樣做只會產生不良結果,“另一個人”會對你有意見。認為你是“嫁禍于人”,而被你拒絕者,也會認為你在搪塞他,對你反感。如果你真的沒什么好建議,就不用再多說。

九、切記通過第三者拒絕某一個人的請求。這只會讓對方認為你既缺乏誠意。又怯懦。

關于拒絕的技巧,某君提出了一種有效方法,名之日“破唱片法”。損壞的唱片會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同一句歌詞。有一次,幾位勤工儉學的大學生來推銷大百科全書。某君說他對大百科全書不感興趣。這些大學生就采取迂回戰術來說服他,以達到他買書的目的。而“破唱片”也就開始“唱”了——大學生:“你對教育感興趣嗎?”

“破唱片”:“感興趣。但我對買百科全書不感興趣。”

大學生:“你有小孩嗎?”

“破唱片”:“有一個。但我對買書不感興趣。”

大學生:“你對你孩子接受的教育水平滿意嗎?”

“破唱片”:“也許是滿意,也許是不滿意,我說不好。但我對買大百科全書不感興趣。”

最后,大學生們以為他真的不可救藥了,只好善罷甘休。

這位發明者說,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我們要想使自己的話真正起到作用,必須不帶感情地使用這種技巧,只有平靜地重復自己的觀點,才能躲避操縱性的言語陷阱、辯論的引誘和形式邏輯的套子。

如果你遇到了一位請求者,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無理要求,并試圖說服你,你不妨當一次“破唱片”來拒絕他。

生活中,我們要敢說“是”,也要敢于說“不”;說“是”比較容易,說“不”比較難,但再難,該說時也要說。技巧可以幫助我們降低說“不”的難度,但技巧終歸技巧,關鍵還是你要有勇氣說出那個難以啟齒的字:“不!”明人呂坤說:“你說得是,我便聽從;我不是聽從你這個人,而是聽從‘是’,哪有什么私心,(同樣)你說得不是,我便不聽從;我不是針對你這個人而不聽從,我是不聽從‘不是’,哪里是(對你)有什么不滿意,”這樣想問題,我們在說“不”時就會坦然了。

9.嫉妒乃人生大忌

你的一位同學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獎學金,即將出國,你是禁不住贊道:“真棒!”還是心里酸酸的,說:“咳,傻小于有傻福唄……”

你的一位同科室的女孩,嫁了一位老美,就要隨夫到國外定居。你是衷心祝福她,還是在背后撇嘴:“就她那長相。也就傻老外能看上……”

某天,你聽人談起某位過去在單位不得志的同事下海幾年發了,現在有自己的公司,你的第一反應是高興,還是來一句:“沒準兒是發的不義之財吧……”

和你同時參加工作的某君,現在已是處長了。每次他見了你,都會熱情地打招呼。你是同樣大方自然呢,還是在心里暗自說道:“不就是當了個破官兒嘛,看那假惺惺的樣子……”

如果你的表現是后者,那你就是妒忌了。而妒忌,以著名詩人艾青的話說,是“心靈上的腫瘤”。你要不警惕,不痛下決心把它“割掉”,它就會“像銹蝕鐵那樣,以自身的氣質腐蝕自己”(希臘,安提斯德內《片段》)。

妒忌,作為人性的弱點,幾乎誰都會有那么一點。這是人性中殘存的動物的一面。據研究者說,許多動物都有嫉妒的本性,一只狼會把比它多搶了獵物的同類咬死。據中國雜技團馴獸員夏世華講,一只叫“紅紅”的小狗看到馴獸員接觸一只叫“麗麗”的小狗較多,它竟然嫉妒地把“麗麗”咬死了。我們雖早已進化成了人,但這個“動物性”卻似乎與生俱來。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就會對父母表現出的對其他弟妹的“偏心”而心生不快,我們會因他們比自己多吃了一口蛋糕或新穿了一件衣服面生氣甚至哭鬧。

雖然妒忌是人普遍的也可以說是天生的缺點,但我們決不可因此而忽視它的危害性。趁著它還只是我們心靈里的小小“腫瘤”,我們就要趕快診治它,以免它發展下去,成惡性“癌變”。

日本學者詫摩武俊在《嫉妒心理學》一書中說:“所謂嫉妒,就是自己以外的人占了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者是自己所寶貴的東西被別人奪取、或將被奪取的時候所產生的感情。”

他說:“這種感情是一種極欲排除別人優越的地位、或想破壞別人優越的狀態,含有憎恨的非常激烈的感情。有了這樣激烈的感情,而不一定立刻顯現于表面,這就是嫉妒。在引發事端的場合,反而是冰山一角,許多嫉妒都是深藏在人們的心中的,使烏漆黑的功能發酵,以歪曲的形態爆炸出來。”

讓我們看兩個歷史上妒忌的故事。

春秋時,鄭莊公欲伐許國,五月閱兵,發排兵車。老將潁考叔搶先爭得了兵車,駕車跑開。年輕將軍公孫子都沒有追上,便心生恨意。七月,鄭軍攻打許國都城,潁考叔歷來奮勇爭先,登上城頭。公孫子都于城下妒其得功,便悄悄搭弓射箭,潁考叔毫無防備,結果倒地身亡。正如一位西方人所說:“嫉妒是來自地獄的一塊嘶嘶作響的燒紅的煤。”正是嫉妒,使本可以年輕有為的將軍,作出了害人也害己的蠢舉。

三國時的曹操一方面能招賢納士,但另一方面也對超過他的人心懷妒忌。曹操手下有位主簿叫楊修,聰明過人,每每猜破曹操心計。一次建造相國府,搭好了架子,曹操去看后,讓人在門上寫了一個“活”。眾人不知曹操什么意思,楊修見了,便說:門中“活”,是個“闊”字,曹相國正是嫌門大了。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嘗了一口,便在杯蓋上寫了一個“合”字,命眾人傳看。大家都不知曹操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傳到楊修,楊修便打開蓋吃了一口,然后對旁邊人說:“曹公叫我們‘人一口’,這還不明白嗎?”

對楊修的聰明,曹操口上稱贊,“心實惡之”。后來有次在外征戰,形勢不利,曹操想退兵,心不甘;硬挺著,又無勝利希望。這時值勤官來請示今晚軍中口令是什么。曹操正在吃雞,便隨口說道:“雞肋。”口令傳下去,楊修便開始整理行裝。旁邊的人很奇怪,說,又沒下撤退的命令,你為何收拾行裝?楊修答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曹公正在猶豫,我看是要撤退了,早做點準備,免得到時慌亂。”楊修這一說,其他人也開始做準備了。這事讓曹操知道了,曹操再也容忍不了小小主簿竟比自己聰明,他便以惑亂軍心罪,將楊修殺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碑店市| 牡丹江市| 吉木乃县| 永嘉县| 周至县| 闵行区| 庄河市| 民县| 巨野县| 蒲城县| 广昌县| 锡林郭勒盟| 武乡县| 定结县| 宜丰县| 板桥市| 恩施市| 读书| 安乡县| 武平县| 若羌县| 历史| 巴里| 博罗县| 融水| 厦门市| 巴林左旗| 武夷山市| 浦县| 来宾市| 耒阳市| 县级市| 伊吾县| 察哈| 济宁市| 内乡县| 文山县| 马公市| 玉林市| 桂东县|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