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望資本主義4
- (日)丸山俊一 NHK“欲望資本主義”制作組
- 878字
- 2022-05-05 12:07:59
圍繞貨幣出現的二律背反
“貨幣是天生的平等派。”這是卡爾·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平等派”這一詞的本來意義,是指17世紀英國的清教徒革命時,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激進的政治集團。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則是指盡管人們之間存在門第、身份、財產的差別,但都擁有行使基本人身權利的自由。馬克思用“貨幣是天生的平等派”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人們不僅在法律面前平等,在錢的面前也是平等的。為什么這樣講呢?這是因為通過擁有貨幣,人們得到了匿名性,也就是說,能夠消除相互之間的身份差別。例如,擁有1萬元的人,即使彼此間存在身份、性別、民族、語言的差別,但都能夠買到價值為1萬元的商品。因此,貨幣發揮了將人們從近代之前所受到的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的作用。從這一意義來說,貨幣為近代社會人們希望享有的自由提供了基礎。

但是,話題說到這里當然并未結束。同是擁有1萬元的人,雖然能夠購買到相同價值的商品,但如果與擁有100萬元的人相比,購買力只有后者的百分之一。貨幣使人們從因身份、性別、民族、語言而造成的差別中獲得了自由,相應地也出現了收入及資產的不平等。對此,本書的第二章到第四章會詳細論述,即貨幣賦予人們自由這件事本身正給資本主義社會帶來危機。
也就是說,圍繞貨幣,個人的自由與社會的穩定之間形成了二律背反的關系。
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馮·哈耶克和米爾頓·弗里德曼等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自始至終都在強調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結果卻輕視了這種自由必然伴生的社會的不穩定性。而卡爾·馬克思及其他堅持社會主義立場的人認為,盡管貨幣給人們帶來了自由,但那種自由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的自由”,必須將其擯棄,社會才能發展。他們謀求建設收入平等且不會發生經濟危機的社會,其設想是最終建成將貨幣取消的共產主義社會。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經濟學家都有自己的觀點。
總而言之,我們今天已看到,將貨幣所帶來的自由追求到極致的自由放任主義所主導的全球化已經將資本主義社會變得純粹化。而且,如今伴隨這種自由,經濟危機的必然爆發和不平等的加深正在以更加尖銳的形式表現出來。
以下,關于貨幣,有必要更加詳細地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