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舍棄不用的物品并不可惜
在我擁有超過100件衣服時,我會經常審視自己的穿搭,時不時地進行舍棄。每當那時,我還會因為自己重新整理了一番衣櫥而感到分外滿足和愉悅。
但實際上,我用的是“為了擁有更多”的舍棄方式——我從手頭的衣服中挑出3件最不喜歡的丟掉,再買5件新衣服,結果就是比以前還多出了2件。雖然有所舍棄,但擁有的衣服卻比以前更多了。
因為反復進行這種自欺欺人式的舍棄,我的衣服一件一件,如同脂肪一樣不斷堆積,慢慢增多。
為什么我會采取這樣的舍棄方式呢?
“將買回來的衣服丟掉實在太可惜了?!薄獩]錯,就是因為這種心理,覺得萬一丟掉之后又要重新再買實在太浪費了。其實,擁有這種心理的根本原因是害怕失去。
后來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最可惜的其實是將衣服買回家但不穿。當買下不會使用的物品時,就已經是浪費了。因此,“丟掉太可惜了”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當我們買下根本不會使用的物品時,相當于已經浪費了這部分金錢。所以,不論是將這件物品持有10年,還是買回來3天就丟掉,兩者的浪費程度并沒有什么區別。
不肯舍棄不用的物品,就永遠無法掙脫“浪費可惜”的魔咒。面對物品,我們只能選擇使用或舍棄。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選擇。
我們無法舍棄物品,最根本的原因是難以判斷物品是否還會使用,因此才會選擇“那就先放著吧”這種逃避的做法。即使我們心里知道,已經不會再使用這個物品了。
我們會心平氣和地買下不會使用的物品,卻又固執地認為舍棄物品很可惜,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轉變觀念,從嘗試舍棄開始
比如我有一條黑色短袖連衣裙。對我而言,這是一條長時間享受特殊待遇的裙子,一直沒怎么舍得穿。不過最近,我頻繁地穿起這條裙子。到現在我才發現,它穿起來如此舒適,洗滌保養也很方便。過去是因為太過喜歡才不舍得穿它,現在想來,真是太可惜了!
真正的“可惜”應該指的是這種情況。
比起將外出的衣服當成家居服,買回來卻完全不穿顯然更可惜、更浪費。舍棄物品難免會伴隨著痛苦。然而,不經歷這個痛苦的過程,我們就無法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依舊過著擁有大量物品,既不舍棄,也不好好利用的生活。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嘗試舍棄一次吧!只要下定決心舍棄一次,就能懂得其中的奧秘。
前兩年買的連衣裙。
因為太過喜歡,只在外出時穿。
現在在家也能很放松地頻繁穿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