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春節(jié)(二)
- 象牙塔之下
- 李曼
- 3163字
- 2022-04-28 20:09:11
張博手上的青年基金明年結(jié)題,結(jié)題了以后,才能申請基金委的其他基金,按說今年能過個好年,因為他不需要大過年的給基金委寫本子。但是張博的寒假過得也很糟心,家里給他安排了三,四次相親,可是一次也沒成功。
張博家在新安省宜陽市,那是位于江南的一座小城。他爸媽都是宜陽一中的老師,爸爸張樹清教高中數(shù)學,媽媽陳麗芬教高中地理,她今年五十五歲,剛辦了退休,張博爸爸還有四年才夠六十。
學校的老師們基本上都住著學校分的房子,大家知根知底,每家的社會關(guān)系也都摸得很清楚。雖說都是知識份子,但一樣喜歡攀比。老師們工作的時候比學生成績,比班級獎勵,比誰先得高級職稱,比哪個班達一本線的學生多,比誰家子女考的大學好。退了休,就開始比兒子女兒的婚事和孫子孫女。
張老師和陳老師第一輪中大獲全勝。張博高中三年一直全校第一,是省級三好學生,還拿過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被保送到鼎鼎大名的國家理工大學,又跟著院士讀的博士。張老師和陳老師在學校里很有面子,學校領(lǐng)導也對他們很客氣。
但在比孫子這一輪,他們目前還沒有任何勝算。去年老兩口幫兒子付了頭期買房,但兒子的親事卻一直沒有著落。張老師當著高中班主任,忙得兩腳不沾地,沒工夫管這些個閑事。陳老師退了休,有大把的時間,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隔壁退休老師在學校操場和樓下小花園曬孫子,而她自己的兒子都快三十了,還是光棍一條,心里非常郁悶。
陳老師如今沒有工作拖累,決定親自出馬,解決獨子的婚姻大事。張老師和陳老師在宜陽住了一輩子,教書育人,名聲很好,張老師更是宜陽赫赫有名的金牌數(shù)學老師,他帶的班,一本達線率超過七成,宜陽城大半的人都認識他們。陳老師出門買個菜都能碰到打聽張博婚事的閑人,陳老師也就索性托了七大姑八大姨,請大家打聽城里都有誰家姑娘在廬城工作。
在宜陽這種四線小城,張博這樣的條件算得上是黃金單身漢,再加上人多力量大,年前陳老師就得到了好幾個未婚姑娘的照片、基本信息和聯(lián)系方式。
陳老師戴著老花鏡看了一圈,把兩個大專以下文化程度的給剔出去了,又把一個看著太矮的和另一個沒有正經(jīng)工作的給淘汰了。還剩下四個至少大專學歷,在廬城有正經(jīng)工作的宜陽女孩。
張博抵擋不住老媽的奪命連環(huán)call,被迫答應(yīng),今年春節(jié)無論如何都要在家多住幾天。從初一到初三,張博每天至少有一場相親。
陳老師把條件最好的那個約到初一下午。她心想如果這個能成,后面就可以不見了。女孩二十五歲,身高一米六六,本科畢業(yè),在廬城一家外企做資深人事專員。她外形靚麗、打扮入時、談吐時髦,言語間時不時夾著幾個英語單詞。
張博和姑娘看了一場美人魚。姑娘對張博的外在條件基本滿意,電影散場以后,姑娘約張博春節(jié)后去爬山。回家后,張博也說不出人家姑娘到底有什么不好,但媽媽問他下一步想怎么辦的時候,他卻不想再繼續(xù)。
年初二見了一個新安省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的文字編輯,身高一米六一,二十六歲,本科畢業(yè),非常有見地。那姑娘和張博討論了一下午國家大事,還分析了國際局勢、歐美的量化寬松對我國經(jīng)濟的影響,還有中東和平進程的前景和困難所在。張博還是講不出為什么不喜歡人家,但卻依舊不愿意繼續(xù)。
初三上午見了一個幼兒園老師,本科畢業(yè),二十三歲,身高一米六,溫柔可親。張博回家說那個姑娘和他講話時就像哄小孩一樣,太幼稚。
初三下午見了廬城第二人民醫(yī)院的一個護士,大專畢業(yè),二十七歲,高挑干練,張博說不喜歡人家身上的消毒水味。
陳老師非常納悶,兒子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毛病?她暗暗觀察,兒子在家里修馬桶、修電話、修鬧鐘,但卻不愿意出去玩。陳老師前思后想搞不明白,和老頭子討論,“哎,老張,你說你兒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這四個女孩子,個個都漂漂亮亮的,他卻一個都不喜歡。大過年的,寧愿在家里修馬桶都不愿意出去,這到底為什么呀?”
經(jīng)驗老道的張老師來了一句:“是不是他心里有人了?或者是被人甩了?”
陳老師仔細回想,果然找出兒子跟以前不太一樣的地方。他大部分時間躲在書房里對著電腦,說是在工作;和同事打電話,一打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閑下來的時候,他會呆呆地盯著窗外,半天不說話;有時候,還會突然沒來由地笑一笑。
晚上,一家三口聚在客廳看電視。張博心不在焉地刷著手機,突然間好像看到了寶藏一樣,眼睛發(fā)光,嘴角微微上揚。陳老師裝著沒事人似的,湊到兒子身邊,瞟了一眼兒子的手機。張博正專注地端詳著一個抱小孩的年輕女人照片。陳老師心里警鈴大作,莫非兒子喜歡上一個有夫之婦?
陳老師受了一輩子的正統(tǒng)教育,自然不能容忍家里發(fā)生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她便旁敲側(cè)擊地說一些什么第三者不道德之類的話。張博摸不著頭腦,“媽,你怎么了?為什么說這種無聊的話?”
陳老師單刀直入地質(zhì)問:“照片上那個抱小孩的女人是誰?”
張博半羞半惱,“那是關(guān)老師的姐姐,她抱著的是親戚的小孩,不是她的。她還沒男朋友呢!不要瞎說,她是個好姑娘,你別破壞人家女孩名聲?!?
見張博言語中多有維護,陳老師心里暗自高興,便細細地問她多大了,干什么的,什么學歷背景?
一想起關(guān)河,張博就心事重重、心煩意亂。他皺著眉頭,甕里翁氣地說:“媽你別問了!人家瞧不上我?!?
陳老師得到確切消息,知道兒子心理正常,喜歡上一個未婚姑娘,那是多正常的一件事情啊,兒子總算是開竅了!
夜里跟老頭子討論的時候,陳老師不免要表揚老公一句:“你是怎么瞧出來兒子心里有人了?”
張老師故作不屑地來了一句:“切,我當了那么多年班主任,哪一年不沒收一摞情書,這種事我見多了!”
張博最近很郁悶。在相過十幾,二十次親以后,他漸漸掌握了一些和女孩子打交道的方法。最近的幾次相親,他沒給女孩們留下什么糟糕印象,如果擱在一年前,張博可能就和其中的某一個相處下去了。
其實他媽給挑的這幾個女孩也都還算靠譜,可是他卻怎么都打不起精神來。一想到如果和其中一個談戀愛以后,他就不能心安理得地和關(guān)河相處,他就寧可單著。最起碼,現(xiàn)在每周還能與她和關(guān)山一起高高興興吃個飯,有時候?qū)懳恼逻€可以向關(guān)河討教一下英文語法。
張博認識關(guān)河已經(jīng)一年多了,一開始,他當她是老板的姐姐,非常尊重,好像還跟在關(guān)山的后面叫過她姐姐,但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她在他的心里生了根,隔幾天見不到她,他心里就空落落的。
一開始,張博不知道那種情緒到底是從何而來,直到有一天,他無意間聽見關(guān)山給姐姐打電話,提到關(guān)河的相親對象,張博這才醒悟過來,她是一個溫柔美麗的單身女人,有不少男人喜歡她,想把她娶回家做老婆,而自己好像也喜歡上了關(guān)河。
但是關(guān)河是個他不能喜歡的人,關(guān)河能不能看上他姑且不論,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何況關(guān)山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要是追求不成,她回去和關(guān)山說自己的壞話,那可就麻煩大了。自己和關(guān)山挺投緣,關(guān)山這個老板從來也不搭架子,工作上兩個人配合默契,他對自己也很尊重,讓自己幫忙做事的時候也有商有量。
關(guān)山的工作考評壓力巨大,但是他為人正派、做事靠譜,和自己理念契合。比隔壁那個為了上杰青,灌水、蹭熱點、發(fā)垃圾文章的教授強多了。當年,隔壁看在江院士的面子上,給自己工作機會,因為不喜歡隔壁的為人,但又不好意思對江院士直說,他便哼哼唧唧地拖著,好在等來了關(guān)山。換一個環(huán)境,不見得能找到這樣合拍的老板。
再說,自己相親的那一堆糗事,關(guān)山知道得一清二楚,張博才不想要這個知根知底的小舅子。
初五的時候,張博找了個借口回了廬城,關(guān)山說他初五回來上班,關(guān)河大約也會回來吧。學校食堂好多地方都還沒正常營業(yè),說不定還能去關(guān)家蹭一頓飯,上次的排骨湯就很好。
臨走的時候,媽媽照例問張博:要不要帶點家里做的熏雞熏香腸和干筍回廬城?擱在平時,張博一口拒絕了,但是這一次張博居然同意了。張博爸爸媽媽計謀得逞,心里也很高興:他一個人,成天吃食堂,要這些干貨做什么呀?還不是拿去送人了!希望是送給那個姑娘的,那個姑娘長得好,兒子喜歡,知根知底的,大學老師,條件不錯,如果再會做飯的話,那簡直太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