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遠離生活方式病
小心生活方式病纏上你·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對人類最大的威脅是什么?是癌癥?是艾 滋病?是瘟疫?都不是,21世紀對人類最大的威脅是生活方式病。
什么是生活方式病?長期以來,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受到主觀與客觀、內外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心理活動、性格、膳食、日常生活以及運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思 維方法、生活方式及行為舉止,經過不斷重復便固定下來,成了一個人的習慣。習慣 可分為良好習慣與不良習慣。良好習慣對自己的生活與健康都有利,可使你遠離一 些生活方式病,從而終身受益;而不良習慣的日積月累就可能逐漸成為健康的隱 患——生活方式病,它不僅影響你的生活與健康,甚至還會累及到家庭及社會,有的還 會造成終生遺憾。
看一組與生活方式病有關的數據:
(1)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得40歲左右人的健康程度和20歲左右生活方式不良的年 輕人的健康狀況幾乎一樣。
(2)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證實,人類的健康壽命問題40%在于遺傳和生存的環 境條件:其中15%為遺傳因素,10%為社會因素,8%為醫療條件,7%為生活環境和地理 氣候條件,而60%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建設”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3)目前,因生活方式病而死亡的比例在中國達到67%。
(4)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僅使患糖尿病、消化性潰瘍、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危險性 大大增加,而且45歲以后的死亡率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高出數倍。
(5)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15年生活方式病將成為人類的頭好殺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發達國家75%的成年人處于患一種以上非傳染病的危 險之中。而發展中國家既有傳染病的威脅,又有“人為疾病”即非傳染病的蔓延,這是因 為它源于生活方式的選擇,主要是由于食物太咸、脂肪過多、缺乏鍛煉和污染的空氣 引起。
現代生活方式病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由于心理情緒緊張、飲食營養結構不合理、環境的污染、吸煙飲酒的人增多等多 方面的因素,導致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因果性疾病發病率增高,成 為早亡、致殘的重要原因。
(2)由于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時空觀念、競爭觀念增強,獨生子女及離退休職工增 多,生活中緊張刺激增加,心理因素和情緒反應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了一 些心理情緒反應性疾病如臨考緊張綜合征、離退休生活不適應、情緒性腹瀉等。
(3)由于缺乏美容化妝的衛生知識,接觸性皮炎、染發劑過敏性皮炎、戴耳環引起的 感染等發病率在女青年中明顯增加。
(4)現代穿著引起的高跟鞋病、隱形眼鏡角膜炎、太陽眼鏡病等在男女青年中較 常見。
(5)養鳥、養貓、養狗等寵物導致動物傳染的疾病增多,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許多地區 呈散發性流行。
(6)吸煙人數大增,已成為肺癌、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酒精中毒經常發生。
(7)在腦力勞動者中間,由于久坐、用眼、用腦等,寫字多,造成腦力疲勞,視力疲乏 較常見。
通過上面的論述,看看自己是否被生活方式病所侵襲了,如果是的話,請好好約束 自己吧!
溫馨小貼土
對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來自疾病本身,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 慣,不懂得生活方式與疾病的關系,所以我們要樹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
最具危害的八種生活方式病
生活方式病主要是由不良飲食習慣、精神緊張、吸煙、酗酒及運動量不足 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細想一下你的生活,就會發 現這種疾病正在悄悄地侵蝕著你的身體。
最具危害的八種生活方式病有:
1.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指血漿中的膽固醇(cholesterol, C)和/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升高, 即人們常說的“高血脂”。由于研究發現甘油三酯升高時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降低,所以目前臨床上統一稱之為血脂異常。血脂異常時,脂質在血管內皮 下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產生冠心病和周圍血管病等。
改變生活方式如運動鍛煉、戒煙、行為矯正等,可使血清膽固醇和LDL-C水平明 顯降低。因此,對高血脂血癥的全面治理,除生活飲食和藥物治療外,生活方式治療也 具有重要作用。在調整飲食及改善生活方式幾個月療效不佳或已有冠心病和周圍動脈 粥樣硬化的病人,應給予藥物治療。
2.高血壓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以體循環動脈血壓高于正常范圍為主要臨床表現 的一種獨立疾病。發病主要原因與高級神經活動障礙有關。高血壓病的早期癥狀為頭 暈、頭痛、心悸、失眠、緊張、煩躁、疲乏等。以后可逐漸累及心、腦、腎器官,嚴重時可并 發高血壓性心臟病、腎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等病變。
高血壓病是當今世界引人注目的流行病,而且越是工業發達的國家患病率越高。 我國的高血壓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壓病與生活方式密切 相關。喜歡吃咸的人、飲酒多的人、精神長期緊張和性子急的人容易得高血壓。高血壓 病人的調養十分重要,用藥治療的同時,輔以生活、環境、精神等方面的治療。
3.肥胖癥
單純性肥胖癥是指非內分泌、代謝等疾病所致的體內脂肪增多。單純性肥胖癥的 病因:主要由于攝食過多、運動量少所致,可有一定遺傳因素。肥胖癥的主要表現為:不 同程度的脂肪堆積,脂肪分布以頸以及軀干或臀部為主,顯著肥胖者常伴熱、多汗、行動 靈活、易感疲勞;因橫膈抬高常感覺呼吸短促,不能耐受較重的體力活動;嚴重肥胖時可 有血壓增高、左心室肥大,最后導致心力衰竭。
4.糖尿病
糖尿病的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有的患者以多飲多尿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并發癥為首發癥狀,如腦血管意 外、冠心病、女患者外陰道癢等。
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日趨緊張的生活節奏以及少動多 坐的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發病率增長迅速,糖尿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血 管病變之后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
5.冠心病
據英國心臟基金會估算,1/5的男性心臟病死亡由吸煙引起,38%的女性心臟病死 亡與缺乏鍛煉有關。這些數字說明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死亡是英國人的前幾位死亡原 因。另外,心臟相關性死亡的女病人中,接近半數與膽固醇有關、6%與肥胖有關。
冠心病的預防重在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煙、多運動、飲食結構合理等。
6.腦卒中
中風在醫學上叫腦卒中,是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總稱,包括腦出血、腦血栓、腦栓塞 等,發病時會出現口眼歪斜、言語不清甚至偏癱、昏迷等危急癥狀,嚴重者治療不及時會 導致死亡,是目前危害人類生命的最主要三大殺手之一。
沒有體檢習慣是造成“健康者”突然發病的關鍵。腦血管疾病是一組由于各種原因 引起的腦血管循環障礙,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甚至伴發意識障礙,因其發病突 然亦稱為腦血管意外或腦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眼歪斜、言語不利、 半身不遂或無昏倒而突然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
弓【起腦中風的危險因素有:年齡、遺傳、高血壓、心律失常、眼底動脈硬化、吸煙、飲 酒、肥胖、口服避孕藥,飲食因素如高鹽、多肉、高動物油飲食、飲濃咖啡濃茶、體力活動 過量等,均被認為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
7.癌癥
每5位居民的死因中,一例就是癌癥。而癌癥患者中2/3是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 我國每5例病人死因中,有一例就是死于惡性腫瘤。
專家認為,多數癌癥如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將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同步增 長,但食管癌、胃癌、宮頸癌則會因食物保存技術和生活條件改善而減少。2/3的癌癥死亡者因不良生活方式而引起,則是一致公認的。
癌癥被稱為“20世紀的瘟疫”。但如果你始終保持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一瘟疫 難上你身,因為現有的絕大多數癌癥都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行為引起的。醫 學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這個概念,就是提醒人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摒棄不 良的生活習慣。
8.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不容忽視 的病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COPD”,就是人們常說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 氣腫,主要癥狀為長時間咳嗽、咳痰以及氣短。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慢阻肺在全球疾 病死亡原因當中,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
我國是吸煙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超過67%的男性吸煙,總吸煙人口為3. 2億,占全 世界吸煙人口的1/4。每年有8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估計到2030年中國每年 會有3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
所有吸煙引起的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占45% (如“老慢支”、肺氣腫等),肺癌占 15%。研究發現,戒煙15年后肺癌死亡率與不吸煙者相近,故越早戒煙越好。與吸煙 有關的疾病主要是煙草中的煙焦油、一氧化碳等刺激性煙霧引起的,而尼古丁是使人成 癮的物質。
調查數據顯示,除了吸煙導致“慢阻肺”的主因外,廚房無排氣裝置,通風狀況差導 致“慢阻肺”概率也很大。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質量。生活方式疾病雖然成為人們生命健康的最大威 脅,但它的防治卻不需要昂貴的藥品,更用不著什么精密的醫療設備,關鍵在于我們每 個人能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溫馨小貼土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懂得健康知識,它是不斷調整自己行為的指南。只有 不斷學習新的健康知識,抵制各種錯誤信息的影響,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