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良生活方式——疾病的溫床
第一節都是生活方式惹的禍
揭開生活方式的神秘面紗
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取決于我們自己。當然,選擇的同時也要承擔后 果,選擇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等于選擇了健康、選擇了希望,那么什么是生活 方式?讓我們揭開生活方式的神秘面紗。
生活方式的含義可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理解是“衣、食、住、行”和“吃、喝、 玩、樂”的方式。廣義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為生活主體價值觀所制約的滿足其生存 和發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動的形式,包括:消費活動、家庭活動、交往活動、政治活動、閑 暇活動、宗教活動方式等。在不同社會形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具有本質的差別。然 而,任何一種形態的生活方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以往社會形態生活方式的繼續, 凝聚著歷史文明的結晶。生活方式除具有社會性和時代性外,還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不同的民族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和保持不同民族、不同地 域特征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可分為傳統的和現代的生活方式。傳統生活方式是指在自然經濟形態下 受傳統的人生觀、價值觀制約的,并為傳統的道德觀所規范的生活方式。現代生活方式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環境,造就了一代具有 相當文化技術素質和有別于其前輩價值觀念的人,他們是現代生活方式的主要承繼者; 第二,由于社會產品豐富,人們具有較強的消費意識;第三,社會基礎設施完善,加之微電子技術及產品進入社會和家庭生活,人們生活的舒適度普遍提高;第四,科學技術加 速了社會發展的步伐,人們的時間觀念隨之增強,生活節奏加快;第五,隨著人們生活活 動領域不斷擴大,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生活活動受其主體價值觀念制約的傾向日趨明 顯,生活方式更富有個性。
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取決于我們自己。當然,選擇的同時也要承擔后果。
選擇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等于選擇了健康,選擇了希望。
溫馨小貼土
如何真正地主宰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更健康、長壽,對你來說,最好的賭注就是: 盡早發現疾病以及選擇正確、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都是生活方式惹的禍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取代傳染疾病,成為“頭號殺手”。現代人所患疾病中有45%與生活方式有關,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有關,所有這些都是生活方式惹的禍。
在我國已公布的前三位死因分析中發現,在心血管疾病中不良生活方式與生物因 素的比例為45.7%:29.0%,腦血管疾病為43.3%36.0%,惡性腫瘤為43.6%:45.9% , 這三類疾病占全部死因的67.6%。換句話說,目前有2/3的人死于與不良生活方式有 關的疾病。
健康和營養專家指出,現代人健康指數不達標與他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影 響他們健康最主要的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病,整個慢病占總死亡率的2/3。
慢病形成的原因既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遺傳基因,外因是環境因素。病因是一 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遺傳因素只占15%,社會因素占10%,氣候因素占7%,醫療條件占 8%,而個人的生活方式占到60%,這就說明遺傳因素不是主要的。
原來以老年患者為主的慢性疾病現在有“年輕化”的趨勢。現在注重健康的多為老 年人,而年輕人則更注重賺錢而忽視健康。
我們周圍不乏這樣的年輕人:
要買車,要供房,要出國,要讀MBA,要打敗競爭對手才是事業成功的一切標志;有 錢有勢,但只知消費,不知保養;有事業心,被人稱為“工作狂”;總是長時間工作,經常加 班熬夜;工作時間不規律,長時間睡眠不足;自我期望很高,并且容易緊張;幾乎沒有休 閑活動與個人嗜好……如果你是這樣的人,看看有沒有下面的癥狀?
還不到30歲,你已經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你做事經常后悔、易怒、煩躁、悲觀;你 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你經常頭疼、耳鳴、目眩,檢查也沒有結果;你知道這 種狀況很不好,可你一直想挺過去,想等事業平穩后再去休整……這樣的癥狀已經在為 你的健康拉響警報一一你已處在過勞狀態。
由于人體就像“彈簧”,勞累就是“外力”。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身 體這個彈簧就會產生變形,導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個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彈 性,不要超過它的彈性限度。
醫學研究表明,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是可以預防和及早發現的,其中一個 強有力的手段就是自我保健。世界上絕大多數影響健康和導致英年早逝的問題,都可 以通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預防。這就是不吸煙,少飲酒,均衡飲食,鍛煉身體,保持 心理平衡,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精神衛生高級顧問詹金斯先生提出16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請看看 有幾條是你所具備的?
(1)吸煙,尤其是每天吸20支以上者,患慢性病的危險迅速增長。
(2)飲食習慣不衛生,吸收過多的熱量、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導致肥胖、高血脂 等癥。
(3)過量飲酒。
(4)缺乏運動,導致心肺耐力下降,肌肉強度減弱和肌肉平均脂肪量增加。
(5)超負荷運轉,工作過度勞累,長期開夜車又缺乏休息。
(6)慢性煩惱情緒,焦慮、憂郁,神經緊張,人際關系不和,造成慢性疲勞,精力衰竭。
(7)司機飲酒,造成交通事故。
(8)食物與飲水不潔,造成疾病感染。
(9)對某些藥物有依賴或藥物成癮。
(10)對有毒廢物不處理,例如醫院含有傳染菌源的廢棄物。
(11)失眠或睡眠少于7個小時。據統計,大多數失眠者易出現心絞痛癥狀。
(12)醫療服務不方便,醫院離住地或工作地遠。
(13)不遵醫囑服藥,例如高血壓患者不按時服藥。
(14)膳食結構不合理,多鹽、多糖或多吃加工類食品。
(15)家庭或婚姻生活不和諧或過度縱欲。
(16)社會行業適應不良,例如易暴怒的沖動行為。
溫馨小貼士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預防急性傳染病發生一靠環境衛生,二靠個人衛生;而預防 慢性病發生主要靠養成健康行為習慣和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
穿越生活方式誤區
如今,變化不定的生活方式正在不斷地改變著每個家庭的生活和消費習 慣,在這種不知不覺的變化中有些方面甚至失去了平衡,步入了誤區,表現出 “六重六輕”。
“六重六輕”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定時炸彈”,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傷 及我們的身體,所以一定要杜絕。
1.生活上重身輕腦
在物質生活方面,幾百元一套的西裝、一百多元的襯衣已是習以為常,同時餐桌上 的花樣也不斷翻新,幾百元一桌的酒席也是極為普通的消費。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 是對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越來越輕視了。如家庭中買書訂報武裝頭腦的支出就少得可 憐,據對居民家庭消費調查的有關資料表明,現代家庭中訂閱報刊和購買書報的支出不 到家庭支出的5%,有相當多的家庭根本不訂報刊。
2.三餐上重晚輕早
人們對早餐的安排十分簡單,并有相當一部分習慣睡懶覺的人不吃早餐。而對晚 餐卻因一天工作完畢,時間充足,安排得十分講究,大多家庭要改善一番,有的還要進餐 館美餐一頓。但據專家研究表明,這種輕早餐重晚餐的現象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尤其 是晚間進食過多、過好,使人體血液經常保持高脂肪含量,會導致膽固醇過高,同時晚間 大量進食后就睡覺,既容易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也容易使人發胖。因此,專家呼吁人 們應重視早餐,吃好中餐,晚餐不宜吃得過多、過好。
3.活動上重住輕行
如今的人們逐漸住上了單元樓房,同時也把房間裝修得十分豪華舒適,加之有電 視、電話、空調的陪伴,相當多的人在這種舒適的環境中養成了好靜不好動的習慣,因此 與過去相比,住單元樓房不但冷了鄰里情,而且導致外出活動也大大減少。生命在于運 動,這種重住輕行的不良習慣對身體極為有害。
4.家庭里重幼輕老
如今獨生子女家庭視“小太陽”為消費中心,幾十元一盒的滋補品,幾百元一套的服 裝,幾千元、上萬元的鋼琴、電腦,家長們在所不惜地為其購買,有的家長為孩子請保姆、 聘家教、買玩具、給零花錢一點兒都不心疼。但與此形成反差的是,老人在家中卻普遍 受到冷落,他們在家庭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大都很低。據一份調查資料表明,在同一時間 內一個老人吃穿等消費僅占一個孩子吃玩費用的1 /3。重幼輕老現象導致家庭對孩子任意放縱,使孩子養成了浪費、攀比、亂花錢的不良習慣,同時不重視老年人的消費要 求,容易誘發老年疾病和家庭矛盾。
5.消費上重節輕閑
不少家庭特別是普通百姓家庭,在平時能做到生活上省吃儉用,穿著上整潔樸素, 勤儉持家,勤勞聚財,但一遇到傳統節日,家庭支出就步入高峰。如每逢春節就大包地 采購商品,成了現代家庭的習慣,在春節期間的消費支出平均占全年消費總額的16%以 上,有的甚至把一年節省下來的資金都用在春節的消費上。重節輕閑,集中時間突擊消 費,不符合現代家庭理財原則。
6.保健上重補輕健
吃補品是當今人們普遍追求的新時尚,特別是給老人、孩子服用蜂王漿、魚腦精等 補品,幾乎成了許多家庭的共同行為。其實,人的健康與長壽取決于有無疾病、運動鍛 煉和生活習慣的合理性,只要增強體育鍛煉、合理調整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 減少疾病,促進健康。而補品只能對營養缺乏癥患者和體質虛弱者有作用,并非是老少 皆宜,人人適用。
“六重六輕”的生活方式是我們經常陷入的誤區,為了能讓我們有個健康快樂幸福 的生活,請你跨越生活方式的誤區。
溫馨小貼士
因為要控制體重,所以“聞糖色變”的女孩們對果汁也產生了偏見,糖分大、熱 量高,他們寧愿清水度日,也絕不碰一滴果汁,其實果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能使人 精力充沛,身體健康,所以不要拒絕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