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酒釀造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 毛健編著
- 6227字
- 2021-12-30 15:12:13
2.1.2 稻米的結構形態和理化性質
2.1.2.1 稻米的結構
稻谷籽粒由穎(稻殼)和穎果(糙米)兩部分組成。糙米由谷皮(果皮、種皮、外胚乳)、糊粉層、胚乳和胚四部分組成。有些研究認為胚乳是米粒的最大部分,包括糊粉層和淀粉細胞。
稻谷籽粒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點如表2-3所示。
表2-3 稻谷籽粒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點

(1)谷皮
谷皮是果皮(自外向內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種皮、外胚乳的統稱。谷皮的主要成分不包含淀粉,主要是纖維素、無機鹽等,碾米時,大部分皮層被碾米機碾去成米糠,所以谷皮也稱為糠層。
(2)糊粉層
糊粉層由排列整齊的近乎方行的厚壁細胞組成。糊粉層細胞比較大,胞腔內充滿小的粒狀物質,叫做糊粉粒,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有機磷酸鹽等。糊粉層占整個稻谷質量的4%~6%。谷皮和糊粉層統稱為米糠層,米糠含有20%~21%的脂肪,如果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過多,不利于酒的風味,所以精白度高的米更適合作為釀酒原料。
(3)胚乳
胚乳是稻米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可供食用,位于糊粉層內側,在稻谷發芽和苗期作為營養源,其質量約為整個稻谷的70%。胚乳主要是淀粉細胞,淀粉細胞中充滿了淀粉粒。胚乳淀粉是釀酒利用的主要成分。米粒的胚乳有的全部為角質,有的全部為粉質,也有角質和粉質兼有。對于后一種情況,一般粉質多位于米粒的腹部(俗稱腹白粒)或心部(稱心白粒)。如果腹白、心白的部分大于米粒的1/3,稱為堊白粒。淀粉細胞生長一般是內部較早,越靠近周圍生長越晚,所以細胞以中心線為中心,有向四面做放射狀排列為同心圓的趨勢。穎果表面光滑,具有蠟狀光澤,并有縱向溝紋5條,背上的一條叫背溝,兩側面上各有兩條縱溝,其中較明顯的一條是內外穎勾合部位形成的痕跡,另一條與外穎上最明顯的一條脈紋相對應。縱溝的深淺隨稻谷品種的不同而異,它對出米率有一定的影響。碾米主要是碾去穎果的皮層,而縱溝內的皮層往往很難全部碾去,必然對胚乳造成很大的損傷。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要達到同一精度(糙米表面去皮程度),則縱溝越淺,皮層越易碾去,胚乳損失小,出米率就高;反之,出米率則低。
(4)胚
胚位于穎果腹部下端,占整個稻谷質量的2%~3.5%,是生理活性最強的部分,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豐富,對釀酒不利。胚的組織結構較松散,與胚乳連接不甚緊密,礱糠時容易脫落。胚由盾片和胚芽組成。盾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上皮層與胚乳連接,發芽時分泌各種酶類,使胚乳儲存物質轉化為可以被利用來供給胚芽生長所需的養分。胚芽鞘包圍胚芽的頂端,舌狀的外胚葉保護其側面。胚根鞘包圍著胚根。胚芽可分為幼芽、胚根和胚軸。胚軸位于幼芽和胚根之間,胚根可分化出根冠。碾米時脫落下來的胚混落在米糠中,如果經過提胚并提純即為米胚。米胚是稻米的精華所在。
2.1.2.2 稻米的物理性質
稻米的物理性質是指稻米在加工過程中反映的各種物理屬性,如色澤、氣味、粒形、粒度及其均勻性、千粒重、密度、容重、粒質、裂紋(爆腰)粒、谷殼率、米粒強度等。這些物理性質與稻米加工的工藝效果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對此進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1)谷粒的色澤和氣味
正常的谷粒色澤應該是鮮黃色(有色米稻米除外),無不良氣味。未成熟的谷粒一般呈黃綠色。發熱發霉的谷粒不僅米粒顏色黃變,失去正常的色澤,而且還會產生霉味,甚至苦味。陳稻谷的色澤和氣味要比新鮮稻谷差。
(2)谷粒的粒形、粒度及其均勻性
谷粒的形狀(粒形)和大小(粒度)因稻米的類型和品種不同差異很大,即使是同一品種的稻米,由于田間生長的氣候條件不同,其籽粒的粒形、粒度也有所差異。稻米籽粒粒形有三度尺寸:長度、寬度和厚度。長度是三度尺寸的最大者,寬度是其次者,厚度是最小者。稻米的粒形按照長度比例可分為3類:細長粒形,長寬比大于3;長粒形,長寬比2~3;短粒形,長寬比小于2。一般秈稻米屬于前兩類,而粳稻米大部分屬于后一類。稻谷的粒度指籽粒的大小,一般用千粒重來表示。
籽粒越接近球形,其殼和皮所占的質量分數就越小,胚乳的質量則相對較大,且其耐壓性越強。同一品種的稻米,以粒度大的為優。同批次的稻米要求粒形相一致,粒度均勻。
(3)容重、千粒重和密度
容重是指單位容積內的稻谷質量,以kg/m3表示。粳稻谷、粳糙米、粳米的容重一般分別為560kg/m3、770kg/m3、800kg/m3;而秈稻谷、秈糙米、秈米的容重分別是584kg/m3、748kg/m3、780kg/m3。容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籽粒的大小和飽滿程度。同一品種的稻谷中,凡是較大、飽滿結實者,其容重則大,出精率較高。
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總質量,以g為單位。千粒重大的籽粒飽滿結實,角質粒高,出米率高。大粒稻谷的千粒重大于26g,中粒稻谷的千粒重22~26g,小粒稻谷的千粒重小于22g。
密度是指稻谷籽粒單位體積的質量。相對密度一般約為1.18~1.22。同樣,稻谷密度的大小決定于籽粒的飽滿程度和胚乳結構。一般說來正常而充分成熟、粒大而飽滿的谷粒,其密度必然較發育不良、成熟不足、粒小而不飽滿的谷粒為大,其出米率也高。因此,密度也可以作為評定稻谷品質的一項指標。
(4)粒質
粒質是指胚乳的結構,一般分為角質粒、粉質粒和蠟白色胚乳三類。角質粒具有光滑的玻璃狀或琥珀質的胚乳,又稱透明粒(指腹白程度小于1/10體積的籽粒)。出口規定:米粒透明,基本無腹白,呈玻璃質,但腹白和不透明部分不足整個籽粒1/10(一般為腹白部分未達到米粒靠近腹部的第一條側縱溝)者仍作為透明粒,簡稱明粒。透明程度則指角質粒(透明粒)占試樣質量的百分率。粉質粒是指結構松散、胚乳呈粉質、局部透光的稻粒,其中籽粒不飽滿、外觀全部呈粉質的顆粒為未熟粒。蠟白色胚乳一般為糯性米胚乳。米粒腹部的白色部分叫做腹白,白色部分位于米粒中央時叫做心白。凡是具有腹白和心白的米粒都稱為腹白粒。腹白度是指米粒的白色部分的大小。如上所述,腹白度小于米粒1/10的籽粒歸屬于角質粒,腹白度大于米粒1/2的籽粒常稱為堊白粒,腹白度大于1/10~1/2的稱為腹白粒。由于心白米的心白部分是淀粉粒排列較疏松的柔軟部分,它的周圍是淀粉排列緊密的堅硬部分,軟硬連接處孔隙較多,吸水好,酶容易進入,因而容易糊化和糖化,心白多的大粒米適合釀酒。角質粒、腹白粒、堊白粒、粉質粒、未熟粒的出米率、食用品質和營養品質依次降低。
(5)裂紋粒和谷殼率
裂紋粒是指糙米粒面出現裂紋的顆粒,又稱爆腰粒。如裂紋為縱橫裂紋,稱為龜板粒。米粒中裂紋粒占試樣顆粒的百分數為裂紋率(爆腰率)。裂紋是由于對稻米采取急劇加熱或者冷卻,使米粒表面與內部在膨脹或收縮上產生不均勻的應力錯位,或者受到外力的撞擊作用而產生的。裂紋粒的強度較正常米粒低,加工時出碎率高。
谷殼率是指稻谷的谷殼占稻谷質量的百分數。谷殼率高的稻谷千粒重小,谷殼厚且包裹緊密,脫殼困難,出糙率低。
(6)米粒強度
米粒強度是指稻米粒承受壓力和剪切折斷大小的能力。一般分為抗剪切強度(籽粒抗剪切破碎的能力)和抗壓強度(籽粒受外壓時抵抗破碎的能力),可用米粒硬度計來測定,其大小以每粒米所能承受外力的大小來表示。米粒強度大,在加工時就不易壓碎和折斷,出碎少,整精米粒高。米粒強度因品種、米粒飽滿程度、胚乳結構、水分含量和溫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差異。通常蛋白質含量高、透明度大的米粒強度比蛋白質含量低、胚乳組織松散、不透明的米粒大。粳稻米的米粒強度比秈稻米的大,晚稻米的米粒強度比早稻米的大,水分低的米粒強度比水分高的大,冬季稻米的米粒強度比夏季的大。據測定,米粒在5℃強度最大,隨著溫度的上升,其強度逐漸降低。
2.1.2.3 稻米的化學性質
要提高稻米資源的生物轉化率和生物利用度,了解和掌握稻谷籽粒各部分的化學組成、營養價值、生理功效和功能特性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科學地進行開發研究,合理有效地加工利用。
(1)稻米的化學成分
稻米的化學成分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無機鹽、維生素等。
①水分
水分是稻米的重要化學成分,它對稻米的生理有重大影響,與稻米的儲存和加工關系也很密切。稻米的水分含量一般為13%~15%,一般不能超過15%,水分過高則貯藏性差。目前,稻米的水分含量測定參照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②碳水化合物(淀粉及糖分)
稻米中淀粉含量一般在80%以上,稻米的淀粉含量隨精白度增加而增加。稻米中還含有0.37%~0.53%的糖分。釀酒通常選擇淀粉含量高的稻米。淀粉含量測定參照GB/T 5009.9—2008《食品中淀粉的測定》中酸水解法。
③蛋白質
蛋白質多分布在米的外側,隨著米的精白而減少,糙米含蛋白質7%~9%,精米含蛋白質5%~7%。蛋白質種類主要是谷蛋白,經蛋白酶分解可生成肽和氨基酸。氨基酸是黃酒中重要的營養成分,部分氨基酸會轉化生成高級醇,但高級醇的含量過高會給黃酒帶來異雜味。蛋白質的含量過高,也會有損黃酒的風味和穩定性。蛋白質含量測定參照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中凱式定氮法進行測定。
④脂肪
脂肪對釀酒來說是有害物質。脂肪主要分布在糠層中,其含量為糙米質量的2%左右,含量隨米的精白而減少。精白大米脂肪含量一般0.2%~1.4%。稻米中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變質,影響黃酒的風味。脂肪含量測定參照GB/T 5512—2008《糧油檢驗 糧食中粗脂肪含量測定》中索式抽提法。
⑤纖維素、無機鹽、維生素
稻米中還含有微量元素,其中精白稻米纖維素質量分數僅為0.4%,無機鹽為0.5%~0.9%,主要為磷酸鹽。維生素以水溶性維生素B1、維生素B2最多,還含有少量維生素A。
黃酒的品質和稻米的化學成分含量相關,應選用質地軟、顆粒大、心白多、淀粉含量高的稻米作為釀酒原料。不同類型的稻米水結合力不同,水結合力的強弱與淀粉顆粒結構的致密程度有關,秈米和粳米水結合力一般為107%~120%,而糯米則較高,可達128%~129%。不同種類稻米化學成分的比較如表2-4所示。
表2-4 不同種類稻米化學成分的比較 單位:%

注:直鏈淀粉包含在碳水化合物(淀粉及糖分)內。
(2)稻谷籽粒及其組成部分
稻谷籽粒及其組成部分營養成分含量如表2-5所示。
表2-5 稻谷籽粒及其組成部分營養成分含量 單位:%

①無氮抽出物:胚乳中主要是淀粉,米胚和皮層中不含淀粉,稻殼中主要是戊聚糖。
(3)糙米粒各部分的化學成分
糙米粒各部分的營養成分含量如表2-6所示。
表2-6 糙米粒各部分的營養成分含量 單位:%

據美國農業部研究報告稱,稻米中65%的營養素(營養物質和必需成分)蓄積在米胚和皮層中。科學家應用現代檢測技術對稻米的各部分進行食品分析和測定,稻米中存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幾乎全部聚集在米胚和皮層中,已知米胚和皮層中的生物活性成分高達數十種之多。隨著分析方法的進步,新的生物活性成分還在不斷地被發現。
2.1.2.4 稻米拋光對營養成分和黃酒釀造的影響
糙米經過多機碾白后,去除碎米和糠片,經噴霧著水、潤米后(使胚乳和米糠的結合力減小,由于添加的水很少,僅在米粒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膜,加之拋光時間不長,對大米的含水率沒有影響),進入拋光機的拋光室內,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通過摩擦使米粒表面上光,這個加工過程叫做大米拋光。大米拋光是大米精加工工藝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1)大米拋光前后的區別
從營養上有區別,拋光大米不如不拋光大米有營養,谷皮是大米的最外層,主要含有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較多的無機鹽,在大米拋光過程中全部損失。
從加工方式上,拋光大米:第一脫去谷殼,得出帶米皮的大米再次加工(俗稱拋光),出來的物品是精白大米(脫去米皮),附屬品是玉糠,一般是較大型的機械加工。不拋光大米:直接用稻谷加工,加工出來的大米帶點米塵,附屬品是直出糠,一般是鄉村的小型機械加工。
(2)大米拋光的優缺點
大米米粒的表面還帶有少量糠粉,影響大米的外觀品質、儲存性和制成的米飯的口感,所以需要通過拋光工序去掉這部分糠粉。拋光是清潔米加工的關鍵工序之一,由于拋光可去除米粒表面的糠粉,適當的拋光能使米粒表面淀粉膠質化,呈現一定的亮光,外觀效果好,商品價值提高。
目前流行的拋光是濕式拋光,也就是在拋光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水,這樣可使胚乳和留存在米上的少量米糠的結合力減弱,有利于徹底碾去米糠,提高米的光潔度和拋光均勻度。著水量通常約為大米流量的0.2%~0.3%。合理的水量可以有效地去除糠粉,降低米溫,減少增碎,還起到使米粒表面淀粉預糊化和膠質化作用,淀粉糊化彌補裂紋,從而獲得色澤晶瑩光潔的外觀質量,提高大米的儲藏性能和實用品質。
大米拋光后能夠獲得顏色比較光亮的精白大米,精白大米口感雖好但營養不高,大米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都聚積在谷皮、糊粉層、胚芽等外層組織中。從這個角度講,大米的傳統加工工藝,如清選、去雜、碾白、拋光、色選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實際上破壞了大米的營養。拋光大米會將大米外層的營養物質打磨掉,降低大米的營養價值。
(3)大米拋光對營養成分的影響
國家標準GB/T 1354—2009《大米》規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為一等(粒面等皮層去凈≥90%)、二等(粒面等皮層去凈≥85%)、三等(粒面皮層殘留不超過五分之一的≥80%)、四等(粒面皮層殘留不超過三分之一的≥80%)4個等級。從一級到四級,大米加工程度呈遞減趨勢。大米的等級越高,只能說明其口感更好,并不代表其營養價值高。大米加工程度越高,意味著去掉的外層組織越多,流失掉的營養也就越多。目前,新國標GB/T 1354—2018《大米》規定將根據加工精度大米分為精碾和適碾,精碾是指背溝基本無皮,或有皮不成線,米胚和粒面皮層去凈占80%~90%,或留皮度在2.0%以下;適碾是指背溝有皮,粒面皮層殘留不超過1/5的占75%~85%,其中優質粳米中有胚的米粒在20%以下,或留皮度為2.0%~7.0%。同樣,精碾加工程度高于適碾,適碾營養成分高于精碾。
拋光度加工對稻米營養成分變化有影響,研究證明,大米拋光時的損耗是,蛋白質29%,脂肪79%,鐵67%。拋光前后兩種大米之間的蛋白質含量差異大約為2g/100g,糙米和精米的礦物成分比較表明,精米中的礦物質含量降低。另外,對20種不同大米拋光后營養成分組成研究表明,水分含量在4.0~11.4g/100g,干物質含量為88.6~96.0g/100g,粗蛋白含量為4.7~14.9g/100g,粗纖維含量為6.4~41.5g/100g,乙醚提取物含量為1.0~18.0g/100g,無氮提取物含量為25.1~52.9g/100g,總灰分含量為7.1~17.6g/100g。大米拋光的副產物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與玉米、小麥和高粱等其他谷物媲美,含有蛋白質(13.2%~17.1%)、脂肪(14.0%~22.9%)、碳水化合物(16.1%)、纖維素(9.5%~13.2%)、維生素和礦物質。它也是磷、鉀、鐵、銅和鋅的來源。研究表明大米拋光的副產物是天然存在的抗氧化劑的獨特復合物。
(4)大米拋光對黃酒釀造的影響
大米在經過脫除谷殼成為糙米后,都需要再經過碾米精白才能作為黃酒釀造原料。糙米表面是一層含粗纖維較多的皮層(糠層)組織,含有較多的脂肪、粗蛋白、粗纖維,給黃酒帶來異味,并影響酒體的穩定性。同時糠層組織難以膨化和溶解,米粒不易浸透,會延長蒸煮時間和出飯率,進而影響糊化和糖化。精白過程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規律是:隨著精白度的提高,白米的化學成分接近于胚乳;淀粉的含量比例隨著精白度的提高而增加,其他成分(水分、蛋白質、礦物質、脂肪)則相應減少。
大米拋光一方面會損失掉聚積在谷皮、糊粉層、胚芽等外層組織中60%~70%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另一方面可能會造成不同種類大米的混合,陳米和發霉大米的混入等。黃酒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拋光大米用來釀酒會造成營養成分的缺失,影響黃酒的質量;雜米會導致浸米吸水、蒸煮糊化不均勻,米飯粒返生老化現象,容易沉淀生酸,影響酒質和出酒率;發霉大米會造成黃酒存在安全性問題。同樣道理,大米拋光時,如果能做到適度拋光,也能去除糙米表面糊粉層中的蛋白質,能夠減少蛋白質和脂肪給酒造成雜味,能夠提升黃酒的風味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