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1 稻米的分類

稻米按外形、粒質和收獲季節可以分為糯米(北方稱為江米)、粳米和秈米三類。稻谷脫去穎為糙米,糙米碾去糠皮為稻米。糙米和稻米的分類根據稻谷的分類方法南方分為糯米(有秈糯米、粳糯米之分)、粳米和秈米(有早秈米、晚秈米之分)。糙米按純糧分等,稻米按照加工精度分類等。2019年5月1日實施的GB/T 1354—2018規定按照食用品質將稻米分為大米和優質大米。按照原料稻谷類型,大米分為秈米、粳米、秈糯米、粳糯米四類;優質大米分為優質秈米和優質粳米兩類。不同類別的稻谷在結構和組成上存在一定的區別。

2.1.1.1 糯稻米

糯性稻米一般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黏性大。糯性稻米有秈性糯性稻米(秈糯)和粳性糯性稻米(粳糯)兩種。秈糯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粳糯一般呈橢圓形。秈糯所含淀粉絕大多數為支鏈淀粉,直鏈淀粉含量約為0.2%~4.6%;粳糯所含淀粉幾乎全是支鏈淀粉。

2.1.1.2 粳稻米

粳稻米屬于粳性非糯性稻米,粒形較闊,一般心白、腹白及背白少,透明度高,糊化溫度低,膠稠度軟,米粒伸長度中等,稻粒一般呈橢圓形,米質黏性較大,脹性較小,因而出飯率低,蒸出的米飯較稠。

粳米直鏈淀粉含量較高,質地較硬粳米的直鏈淀粉含量平均在18.4%±2.7%,所以呈硬性和不黏松散的飯粒。直鏈淀粉含量與米飯吸水性、蓬松性呈正相關,與軟性、黏度、光澤呈負相關。直鏈淀粉含量與品種也有關,含直鏈淀粉低的粳米品種,在蒸煮時較為黏濕,且有光澤,過熟會很快散裂分解。直鏈淀粉含量高的品種在蒸煮時干燥而蓬松,色暗,冷卻后易變硬。我國華東一帶種植的有芒早粳,含直鏈淀粉23.1%,膠稠度中等,熟米飯伸長度達200%,品質特征部分偏向秈米,是粳米品種里的硬質米。粳米按照種植季節和生長發育期可以分為早粳米、中粳米和晚粳米。優質的粳米產地主要在中國長江以北一帶。

2.1.1.3 秈稻米

秈稻米屬于秈性非糯性稻米,根據粒質和收獲季節又分為早秈稻米和晚秈稻米兩種,由于中、晚秈稻的種植和收獲時間連續,用途相近,通常把中、晚秈稻歸為一類,與早秈稻相區別。秈米的直鏈淀粉含量高達23.7%~28.1%(最高值達35%),米粒伸長度絕大多數為中等度,膠稠度硬,長度為25.5~33mm,稻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米質黏性較小。早、中秈米粒伸長度為140%~180%,粒形瘦長,淀粉充實度低,質地疏松,透明度低,精白時易碎。一般的早、中秈米因胚乳堊白程度高,所以米粒淀粉充實度不高,質地疏松,不僅透明度低,外觀不佳,碾軋時容易破碎,降低了精米率,絕大多數為中等糊化溫度。

秈米和粳米都是營養豐富的主食,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習慣上將秈米和粳米稱為稻米。同一品種的稻米營養成分變化規律是:糙米>標二米>標一米>特等米。這是因為糙米皮層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在精米加工過程中,部分皮層被碾抹掉,稻米的加工精度越高,稻米的營養也隨之降低。

GB/T 1354—2018規定了大米和優質大米的質量標準,其中碎米(總量及其中小碎米含量)、加工精度和不完善粒含量為定等指標,質量指標見表2-1和表2-2。

表2-1 大米質量指標 

注:來源于GB/T 1354—2018。

表2-2 優質大米質量指標 

注:來源于GB/T 1354—2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州| 吕梁市| 聂拉木县| 万宁市| 宜宾县| 溆浦县| 灌云县| 迁西县| 江门市| 彰武县| 湖州市| 嘉祥县| 睢宁县| 黄陵县| 会同县| 井冈山市| 哈巴河县| 和静县| 孟津县| 怀仁县| 全州县| 朝阳市| 宜丰县| 沙河市| 安阳市| 双桥区| 青铜峡市| 六安市| 龙胜| 永和县| 灵璧县| 新安县| 中西区| 双柏县| 环江| 呼图壁县| 萨嘎县| 漠河县| 抚远县| 永和县| 岑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