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心靈之門:自我心理調控手冊
- 袁紅 姜榮環 王昆主編
- 1959字
- 2021-12-23 10:19:12
心理調控的方法
心理調控是直接應對心理問題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現在我們就開始逐步學習轉移注意、積極暗示、行為調控、合理宣泄、放松練習、系統脫敏等方法。
(一)轉移注意法
人腦有一種現象叫“優勢興奮灶”,當腦的某一部位興奮時,其他部位會處于抑制狀態。按照這個原理,要抑制不良心理,可以通過引起腦的另一部位興奮而達到。“去除雜草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種上樹木和鮮花,解除憂慮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用新的情緒取代”。所以,對抗憂慮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不看遠處模糊的,只做手頭清楚的,讓自己沒時間憂慮,顧不得煩惱。面對一個不良習慣或不良情緒,用“改錯”或“對抗”的方式解決,本身就可能是一個錯誤。想和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生理對
抗,那不等于雞蛋碰石頭嗎?早晚要敗下陣來。所以,當大家想去除一種難以克服的不良心理和行為時,應該想到“轉移注意”這個方法。只要能把心思轉移到積極的因素上,很多問題就能很好解決。轉移注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其他工作,如組織修整工事、美化環境、擦拭保養裝備、執行勤務等,使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的事物上來。二是生活的安排盡量豐富多彩,可適時組織一些故事會、演唱會、電影賞析、游戲比賽等活動。轉移注意是緩解心理問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能把時間和精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很多不良情緒無形中就被驅散了。
(二)積極暗示法
有專家分析,人在恍惚之間,在臨界狀態最容易接受語言暗示。比如礦井塌方,這時如果有人脫口而出的話是“完了,完了,我們死定了”,將對人的心理造成摧毀性打擊。但如果第一句話是“堅持住,政府一定會救我們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許多催眠師都做過這樣的實驗,通過語言誘導,讓被催眠的人的頭和腳分別搭在兩張椅子上,讓另一人站在他肚子上,被催眠者即使是個女孩,也能支撐住一個成人。這說明暗示可以調動人的很多潛能,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心理學中有一種暗示叫“貼標簽”。什么是“貼標簽”?有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有位女孩從小性格開朗,非常喜歡畫畫,但有一次美術老師當著眾人的面說她美術不行。從此,她就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簽——“我的美術不行”。父母得知后,也常對別人講“這孩子的美術不行”。后來她給自己貼了更多的標簽,“我內向”“我膽小”“我怕見生人”等,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她患上了嚴重的社交恐懼癥。改變暗示體系應從語言開始,要給自己貼上積極肯定的標簽。暗示語的應用原則是:①用肯定語,如“我行”“我很出色”等。最忌用否定語,如“別怕”“不要緊張”“千萬不要緊張”等,因為在我們不斷重復時,實際上是強化了“怕”和“緊張”的概念。②用語不要太長,在一段時間內最好只用一種暗示語。③避免使用帶有強制性的語言,否則潛意識也會逆反或感覺到有壓力。在困難挑戰面前,積極暗示非常重要。
(三)行為調控法
這種方法簡單易懂,就是“快刀斬亂麻”。當你對一件事恐懼、徘徊時,應立刻付諸行動,用行動來打斷固化的思維模式,建立新的認知,從而改善情緒狀態,改變心理狀態。有一句名言,“行為改變命運”,大家一定很熟悉。“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收獲性格,收獲命運”。要想改變習慣,就要先從行為開始改變。有研究表明,一個行為重復36次會形成習慣,一個事情堅持21天就可以形成習慣,一個行為成為習慣就可以改變人的心理品質。所以,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們不必看得太遠,只要重復36次,或堅持21天就行了。心理行為訓練是行為調控的功能拓展,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人的相應情緒,通過不斷重復一些行為,從而達到提高心理素質的目的。
(四)合理宣泄法
通過傾訴、書寫、運動、哭泣、吶喊等形式,將不良情緒和多余能量釋放出去。如果一些小的矛盾沖突積壓在心中,能量得不到釋放,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最終成為大問題,宣泄的目的就在于此。有位哲人說:“苦是說不出來的,說出來就不是苦了。”心理問題,每說出來一次就減輕一半。心理咨詢師往往很會運用這種方法,他們只通過認真的傾聽,說“嗯”“后來呢”“接下來呢”等字眼,就可以治療心理問題。另有專家認為,寫日記是治療心理頑疾的有效方法。這里要強調的是,宣泄要適當,合理宣泄不是消極發泄,醉酒、破壞等只會導致情緒更加低落。當你為一種情緒或一個問題憋悶、委屈,甚至痛不欲生時,不要坐在那里任其折磨,做幾十個俯臥撐或出去跑個5公里,到山上喊一喊,或者找一個能傾聽的人好好訴訴苦吧。精神病癥的醫療救護,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與患者溝通,討論他們的感覺及他們害怕和關心的事情,引導其進行適當宣泄。當發現人有了反常情緒,特別是由于意外不幸引起的情緒,就應該想辦法讓其發泄出來。比如,找個地方打打拳,或是拿起鐵鍬修修工事,使氣惱的心情基本平靜下來。或者找個僻靜的地方大哭一場,這樣也會釋放積聚的不快情緒,調整機體的平衡,有利于情緒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