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消耗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人之初,性本善?!比藗冊谧畛跆と肷鐣r,都是懷著美好愿望的,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發揮,抱負得以施展。但是,社會的殘酷與現實打擊了他們最初的信心,在正能量不斷被消耗的情況下,給他們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卡耐基認為,無論是生存壓力,還是工作壓力,對一個人的情緒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旦壓力來襲,情緒就會惡劣,導致容易生氣、煩躁,似乎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總想痛快地發泄一番。因此,那些給自己壓力越多的人,他們心中的負能量就越多,致使正能量不斷消失。
卡耐基的朋友畢特格是美國保險業的頂級推銷員,卡耐基曾在《人性的弱點》這本書里講述了畢特格的故事:
在幾年以前畢特格剛開始做保險推銷員時,他對這份工作充滿了熱情。但是,最開始的工作很不容易上手,這使得他十分悲觀,信心大受打擊,甚至一度想辭去這份工作。慶幸的是,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畢特格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開始反思自己遭受負面情緒困擾的原因。
畢特格首先問自己:“究竟出了什么問題?”很多次,當他去多方拜訪客戶的時候,經常搞得自己身心疲憊,但收效甚微。每次都是與顧客談得十分融洽,可一到最后的簽約環節,客戶就會說:“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再考慮考慮,過段時間再答復你吧?!笨偸遣荒芩齑饝C看萎吿馗穸际前踪M口舌,無功而返,這使得他想起自己的推銷經歷就十分沮喪。
然后畢特格繼續思考:“有什么可行的解決辦法呢?”為了尋找答案,畢特格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將過去12個月的工作記錄作為研究對象,仔細研究其中的數據。結果令畢特格十分驚訝:在自己所賣出的保險中有70%是在第一次見面時成交的,另外23%是在第二次見面時成交的,只有7%是在他多次回訪、多費口舌的情況下簽下的合約。不過,讓畢特格震驚的是,恰恰是最后那7%耗費了他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他差不多把一半的工作時間都花在那7%上了。
這樣一來,畢特格總結出了有價值的經驗:超過兩次的拜訪是沒有必要的,我應該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于尋找新的客戶。于是,減輕了不少內心壓力的畢特格開始采用新的方式,結果業績突飛猛進,平均每次拜訪的回報幾乎翻了一番。
每天,我們都面臨著諸多壓力,有可能是事業不順而造成的工作壓力,也有可能是感情不順而造成的感情壓力,還有可能是家庭不和諧而造成的家庭壓力,對此,心理學家把這些壓力統稱為“社會壓力”。社會壓力會直接轉變成心理壓力、思想負擔,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心結。如果這種壓力長久得不到有效釋放,就會越積越多,并產生巨大的能量,最終像火山一樣爆發。導致的結果是,人們的情緒大變,總感覺自己活得太累,每天都不開心,脾氣越來越壞,嚴重者甚至會精神崩潰,做出傻事。面對巨大的社會壓力,關鍵在于自我調節、自我釋放。
正能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