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舊印度”與“新印度”

正如鄉村與城市對種姓制度的認識存在巨大的差異所象征的那樣,現在的印度實際上也是“兩個印度”共存,即“舊印度”與“新印度”。

“舊印度”如今仍然被“種姓制度”牢牢束縛著。絕大多數人都說著當地的方言,完全不懂英語。教育水平低下,大多從事農業工作。由于社會經濟運行效率 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成本的基礎上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很低,所以人們大多生活在貧困之中。

另一方面,以大城市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的則是“新印度”。“新印度”并不在意“種姓制度”,與出身背景相比更重視個人的能力。絕大多數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擅長說英語。大多從事IT、通信等高科技現代產業,是中產階級的代表。但并非所有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是“新印度人”。那些居住在大城市貧民區的人仍然沒有從“舊印度”中逃離出來。

從整體上來看,現在的印度人口仍有七成以上屬于“舊印度”。但在經濟方面,“新印度”則表現出很強的存在感。恐怕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七八成都是“新印度”創造的。

今后“新印度”必將繼續擴大。印度每年有200余萬人從大學中畢業,僅理工科的畢業生就有30余萬人。這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將作為“新印度”的一員成為中產階級。

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印度基本完全屬于“舊印度”,處于閉關鎖國的狀態之下。但在20世紀90年代施行經濟自由化之后,印度開始與世界接軌。外國的資本和企業紛紛進入印度,印度與海外的貿易也逐漸增加。“新印度”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逐漸形成的。

印度在經濟自由化之前,龐大的人口只是一種負擔。由于經濟效率低下,國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難以保障。但隨著“新印度”的持續發展,印度的人均購買力也隨之提高,印度市場的魅力終于顯現出來。海外資本紛紛涌入印度,為印度國內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人口“品質”的提升使曾經只是“負擔”的人口變成了印度的“財富”。

印度人的識字率在剛獨立不久的1951年還不到18%。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了75%。雖然與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很低,但對印度來說是一種驚人的進步。

幫助印度取得巨大進步的是“教育”。最近日本也開始關注印度的教育,那么印度究竟采用的是怎樣的教育方法呢?在第二章中我將結合自身的經歷為大家進行詳細介紹。


(1) 實利主義者是要給人民帶來實際利益,并在做事時追求利益不能吃虧的人。

(2) 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經濟成本的基礎上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丽市| 凤城市| 穆棱市| 和田市| 大同县| 潍坊市| 南乐县| 浦江县| 台中县| 博客| 新民市| 从江县| 镇江市| 图片| 安达市| 马边| 婺源县| 信阳市| 武山县| 清远市| 织金县| 阳朔县| 南乐县| 穆棱市| 深泽县| 扎赉特旗| 阿克陶县| 南通市| 鄂州市| 青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镇巴县| 鹤岗市| 岗巴县| 含山县| 西城区| 阿拉善右旗| 资溪县| 德格县| 河曲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