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管理型創業家

創業公司起飛一般都需具備三方面的能力:技術、管理、資金,不同類型的企業決定著三種能力的輕重,因此我們可以把創業家分為:技術型創業家、管理型創業家、投資型創業家。

IBM創始人托馬斯·沃森、思科公司總裁錢伯斯、英特爾創始人安迪·格魯夫,這些人都堪稱管理型創業家,是他們把創業初的小公司打造成全球性的企業帝國。中國管理型創業家的代表人物也很多,TCL的李東生、海爾的張瑞敏、中集集團的麥伯良、中國平安的馬明哲等,都依靠各自的膽識和管理技能,把國有(或集體)的初創小企業打造成巨人企業。某種程度而言,這些中國管理型創業家們與IBM的創始人托馬斯·沃森一樣,管理者的角色已淡化,他們都成為了各自企業的靈魂人物。

追根溯源,管理型創業家作為一個群體為人矚目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時期,商業的力量鑄造出美國新世紀。管理型創業家也是在描述完摩爾斯、貝爾、愛迪生這類技術型創業家群體后,自然需要提及的人群。

19世紀中下葉,在“強盜資本家”的光環之下,范德比爾特的經理人、卡內基的經理人、洛克菲勒的經理人更多是遵照創始人的意愿辦事,扮演的角色是更多是執行層面的經理人。20世紀初,明星職業經理人西奧多·韋爾、塞繆爾·英薩爾星光閃耀,他們制定公司戰略,成就了偉大公司之名,他們代表著管理型創業家的崛起。他們改變了整個產業生態,乃至整個社會。

在自己創業之前,鋼鐵大王卡內基是一名知名鐵路公司的高管,他的職業導師、鐵路公司總裁托馬斯·斯考特更是知名的職業經理人。不過傳奇職業經理人的赫赫聲名,還要等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韋爾、英薩爾、薩諾夫活躍在各自商業領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之后。這些管理專才把一家家幼小公司打造成世界級的公司,這也標志著他們作為管理型創業家成為了真正的商業主角。

20世紀初的某一天,移居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西奧多·韋爾回到美國,同一位久聞其名的大人物玩牌。那個人向韋爾透露了一個計劃,打算集合一伙金融家的力量奪下貝爾公司,不僅要重建貝爾公司在電話業的統治地位,更要使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有線通信壟斷巨頭。他們會面的目的是,希望韋爾來執掌貝爾公司。韋爾知道他可不是在開玩笑,因為這個人是J.P.摩根——當時最了不起的金融家!

1907年,韋爾成為AT&T公司的總裁。像史蒂夫·喬布斯傳奇般回歸蘋果公司并締造出市值世界第一的新蘋果公司一樣,62歲的韋爾回歸貝爾公司,左并右購,打造出廣為后人熟知的AT&T帝國。

韋爾有著喬布斯般的魔力,被趕出一手培育養大的公司,后又被請回,打造出巨型企業。西奧多·韋爾像后來者通用汽車的阿爾弗雷德·斯隆、通用電氣的杰克·韋爾奇,他是所處時代最了不起的CEO,帶領所屬企業南征北戰,用商業的邏輯一統天下。

西奧多·韋爾曾兩度從死亡線上救回了貝爾公司,他成為了貝爾公司企業精神的化身。韋爾的傳記作者艾伯特·佩因這么描述他:“他要是動手搭一個鼠籠,最后完成的可能是一間獸欄。”托馬斯·愛迪生對韋爾的評價簡練有力:“韋爾先生可是個‘大’人物。”

1920年,74歲的韋爾與世長辭。

另一位同時代的傳奇經理人則沒有那么幸運。如果說韋爾代表著經營企業成功的極端,那英薩爾則代表著失敗的另一極。

托馬斯·愛迪生把電力引入到城市,而他的職員塞繆爾·英薩爾找到了一個途徑,依賴于喬治·威斯汀豪斯在交流電上的創新將改善后的技術與市場結合起來,讓電力便宜到每個人都用得起,從而讓自己成為電力領域的國王。

在20世紀20年代,芝加哥的塞繆爾·英薩爾是真正懂得電力的CEO,執掌著美國第二大電力帝國。英薩爾帝國主要由兩家控股公司構成,一家是經重組成立的聯邦愛迪生公司,創辦于1907年;另一家是1912年創建的中西部公用事業公司,它是英薩爾的主要業務公司。與鋼鐵和汽車業的很多人一樣,英薩爾也相信壟斷是消除毀滅性競爭的必要條件。他認為公用事業是一個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必須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才能夠提供有效的服務。他的口頭禪是:“一個地區的電力必須由一家公司生產。”

英薩爾1859年出生于英國,曾就讀于私立學校,后來隨父母搬到倫敦。他14歲時便開始在辦公室當勤雜工以貼補家用。他還利用業余時間為《名利場》雜志的編輯做速記員,由此對政治和時事有了一些了解。他的第二份工作使他得以接觸托馬斯·愛迪生在倫敦的代表,而愛迪生正是英薩爾年輕時的偶像。不久,英薩爾獲得去美國做愛迪生私人秘書的邀請。1881年他移民美國,在紐約開始了漫長的職業生涯,并且在他選擇的這一職業上達到了頂峰。

作為愛迪生的秘書,英薩爾接觸到了紐約金融界。愛迪生在紐約的第一個客戶就是J.P.摩根,他購買了愛迪生在珍珠街開設的發電站提供的電力。英薩爾在愛迪生公司的職業安全性完全取決于這位發明家在其電力公司中的領導地位。摩根財團最終控制了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此后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并,組建通用電氣公司。英薩爾因此丟掉了工作,隨后他來到了芝加哥,1892年,他出任了芝加哥愛迪生公司的總裁。

1929年經濟危機直接導致眾多商業大佬垮臺,英薩爾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位。在杠桿收購和金字塔構造的重壓下,英薩爾花了幾十年時間拼湊而成的龐然帝國轟然倒塌了。1932年4月,英薩爾宣布公司破產。由于無力償還債務,英薩爾選擇逃到了法國。英薩爾帝國的垮臺是20世紀30年代早期的重大新聞。

1934年4月,英薩爾被逮捕并遣送回美國,被控在帝國解體過程中存在欺詐行為,非法轉移財產等罪名,后被宣判無罪。對于曾經是芝加哥最受敬慕的商業大佬來說,無罪只是一個很小的安慰,他已經失去了一切。訴訟事件結束之后,英薩爾離開了美國,1938年因心臟病發作死于巴黎的地鐵中,死時口袋里只有8法郎。

第三位不得不提的同時代管理型創業家是查爾斯·科芬。

通用電氣是當今最為知名且規模最為龐大的多元化集團企業,它成功地經營了100多年,通用電氣最擅長的本領就在于它總能在合適的時候選擇合適的人,推行合適的企業戰略。而這一切不得不提及通用電氣的首任CEO查爾斯·科芬的貢獻。

1844年,查爾斯·科芬出生于美國緬因州的費爾菲爾德。18歲時,遷居到馬薩諸塞州的林恩,進入叔父的鞋店。后來,他創辦了自己的鞋業制造公司,到1883年,他已在這個行當獲得了很大成功。后來,他負責管理新成立的湯姆森·休斯敦公司,這家電氣公司很快發展壯大,與愛迪生創辦的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呈雙雄并立之勢。1892年4月,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與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強強聯手,合并成為通用電氣。

主導這次并購的銀行家摩根把查爾斯·科芬推向前臺,讓他出任通用電氣首任CEO。科芬在1892年至1922年擔任通用電氣公司首任CEO期間,完成了兩項意義深遠的創新:一是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研究性實驗室;二是提出了系統管理的思想。科芬不僅創造了一套思想和體制,而且使這個體制脫離他也能運轉,使得通用電氣一個世紀以來能夠不斷改革,適應發展。

知名管理學者吉姆·柯林斯在《基業常青》一書中評價科芬時說:“他把精力集中于創建一家公司,而不是創立某種產品。”科芬創立了發現、培養和留住杰出管理人才的管理培訓體制,使通用電氣“江山代有才人出”,成為最杰出的管理大師人才庫。

西奧多·韋爾、塞繆爾·英薩爾、查爾斯·科芬代表著管理型創業家成為最強有力的商業力量,推動者商業社會滾滾向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东城区| 鄂托克旗| 株洲市| 太保市| 德兴市| 墨脱县| 阿巴嘎旗| 武汉市| 镇安县| 新绛县| 宁化县| 南阳市| 紫金县| 尼玛县| 建水县| 阿克陶县| 肃宁县| 宁晋县| 介休市| 绥江县| 中方县| 台湾省| 东城区| 安龙县| 怀柔区| 庆云县| 芦溪县| 手游| 礼泉县| 杭州市| 兰坪| 鹤山市| 容城县| 金秀| 秭归县| 平陆县| 南木林县| 方正县| 乐山市|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