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交流的48個技巧
- (日)伊庭正康
- 1616字
- 2021-09-03 21:37:25
前言
我總是在想:“這樣的事情究竟有何意義?”
每天早晨擠在滿員的電車里來到公司。
在公司樓下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電梯。
好不容易到了辦公室,屁股還沒坐熱,就要開始參加早會,聽取一成不變的報告。
早會結束之后仍然沒有得到解放。接下來是去會議室,參加一成不變的會議。
然后再與客戶進行一下溝通和交流,就到中午了。
但明天就需要提交的資料還一點沒做……
這就是我們每天的日常(可能稍微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
不管我們怎樣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都是有極限的。
你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我是深有同感。
坦白地說,我在20多歲剛入職的時候,一直就處于這樣的工作狀態之中。
每天都在22點之后才能到家。
這導致我每天都很疲憊。
早晨起來的時候身體好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后來我甚至出現了失眠的情況……
灌在身體里的“鉛”不但沒有被排出體外,反而越來越多。就在我的身體即將達到支撐的極限時,我做出了一個決定。
“放棄吧。”
當然,我放棄的不是工作,而是加班。
我決定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保證18點30分準時下班,而且盡可能地將帶薪休假全部利用起來。
當我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上司的時候,對方的回答是“隨便你”。
因為我當時的工作是營業,所以上司的意思是“只要你能完成工作任務就沒問題”。
當聽到上司的回復之后,我忽然意識到一件事:“我之所以加班并不是因為公司,而是我自己的思考方法有問題。”
只要我能完成工作任務,那么不管是按時下班還是休假,都沒有問題。
當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我頓時感覺身體輕松了許多。
但公司里有許多不得不處理的業務,我也不可能完全隨心所欲地行動。
“既然如此,我就在可能的范圍內做出一些調整吧。”于是,我首先向上司提出,將早會改成每周兩次。
上司很痛快地同意了我的提案。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早晨不去公司報到,直接去拜訪客戶。
此外,我還想辦法將與上司、同事以及供應商之間的日常“交流”盡可能地簡化。
每天的“報聯商”,每周需要提交的大量資料,以及客戶提出的“能不能馬上過來”的要求,這些全都是我的簡化對象。
結果我發現,通過改變日常交流的方法,能夠極大地縮短完成工作所需的時間。
在我做出“不再加班”這個決定一年之后,我在全公司的人事考核中獲得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當時我的考核表上寫著“U”的字樣。我向別人打聽之后才知道,這個“U”是“Ultra”的意思,是“只有非常優秀的人才能獲得的評價”。
后來,我在Recruit的其他事業部從事營業工作的時候,在人事考核上得到了“13”的分數。
據上司說,這是最高一級的評價。以前公司里曾經有一位參加奧運會并取得獎牌的同事,他的分數和我的分數一樣。
我不但業績突飛猛進,而且獲得了非常充裕的時間,我在本職工作之外還能參與新事業的開拓和企業內部的研修等許多自己應該做和想要做的事情。
通過上述經驗,我領悟了一個真理。
那就是“對于不會對成果造成影響的事情,應該大膽地放棄”。
很多人覺得“交流”是一件麻煩事,不愿意在交流上下功夫。但實際上這正是應該努力改進的地方。
只要改變這些日常的“交流”,就能夠極大地減輕我們的工作量。
當然,在不同的職場之中,能夠改變的地方也各不相同,總之,應該在自己能力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做出改變。
本書就將為大家介紹通過提高“交流”效率來減少工作量的方法。
我們不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兩倍的效率來完成工作,而是通過消除不必要的業務,用一半的時間來取得成果。這就是我的工作方法。
正如前文中提到過的那樣,因為不同的職場之中能夠改變的地方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家不必實踐本書介紹的所有方法。只要從中挑選幾個適合你的方法進行實踐,就一定能夠使你的工作變得更加輕松。
創作本書的時候,我已經49歲了。
我幾乎沒有什么過人之處,如果說有唯一一點值得驕傲的地方,那就是我自從26歲之后,再也沒有說過這樣一句話:“哎呀,忙死了。”
我似乎在26歲的時候就已經將灌了“鉛”的身體徹底清理干凈了。
如果通過本書,你也能夠從“繁忙”之中拯救出自己的話,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株式會社RASISALAB 董事長 培訓師
伊庭正康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