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旁觀者效應

 

誤解:當有人受傷時,人們會立即伸出援助之手。

真相:目睹一個人處于困境的人越多,人們站出來幫助他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你的車拋錨了,而你的手機又沒有信號,你認為你在哪里更有可能得到幫助——是在鄉村公路還是在繁忙的街道上?當然,在繁忙的街道上會有更多的人看到你。在鄉村公路上,你可能要等很長時間才會有人經過。那么,你會選擇哪一個?

研究表明,你在鄉村公路上更有可能獲得幫助。這又是為什么呢?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你看見有人在路邊拋錨了,然后會想:“我可以幫助他們,但我肯定會有別人去幫他。”每個人都會這么認為,所以沒有人停下腳步。這種現象被稱為“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1968年,一個名叫埃莉諾·布拉德利(Eleanor Bladeley)的女子,在一家繁忙的百貨商店跌倒摔斷了腿。40分鐘里,人們只是在她周圍走過來走過去,直到一個男人終于停下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2000年,一群年輕男子在紐約中央公園的游行中襲擊了60名婦女。成百上千人只是在圍觀,卻沒有一個人拿起手機報警。在這兩起事件里,“旁觀者效應”都負有責任。在人群中,你挺身而出的傾向和沖動會消失,就好像被群體的力量沖淡了一樣。每個人都認為會有人挺身而出做些什么,但是大家只是待在那邊等待,到頭來誰也沒有做出行動。

關于這一現象最著名的例子是吉蒂·熱諾沃斯(Kitty Genovese)的故事。1964年的一篇報紙文章稱,凌晨3點,她在紐約市公寓前的停車場被一名襲擊者刺傷。當她大聲呼救時,襲擊者逃跑了,但是38名目擊者中沒有一個人來救她。那篇報道繼續說,襲擊者一遍又一遍地回來,持續了30分鐘,人們從周圍公寓樓的窗戶里看到吉蒂再次被刺傷。這個故事后來被徹底揭穿,成為一個聳人聽聞的報道,但在當時,作者寫這個報道的目的卻引起了心理學家對這一現象的濃厚興趣。社會心理學家在這個故事傳播開來后不久就開始研究“旁觀者效應”。他們發現,當一個人處于危險,急需幫助時,在場的人越多,他們中任何一人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就越小。

1970年,心理學家比布·拉塔內(Bibb Latane)和約翰·達利(John Darley)開展了一個實驗,他們故意將鉛筆或硬幣扔到地上。受試者有時是一群人,有時只有一個人。他們這樣重復了6000次。結果怎么樣呢?當受試者是一群人時,他們得到幫助的次數占總次數的20%;當受試者是一個人時,他們得到幫助的次數占總次數的40%。他們決定增加了實驗難度,在他們的下一個實驗中,他們讓受試者每人填寫一份問卷。幾分鐘后,煙霧開始彌漫整個房間,從墻上的通風口滾滾而來。他們進行了兩個版本的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房間里只有一個受試者在填問卷;在第二個實驗中,房間里有兩個人在填寫問卷。當房間里只有一個受試者中,受試者從感到驚慌失措到站起來,大約花費了5秒鐘。處于群體中的受試者平均花了20秒才注意到情況不對。當實驗對象獨處時,他們會去檢查煙霧,然后離開房間,告訴實驗者他們認為哪里不對勁。在一群人中,人們只是坐在那里面面相覷,直到煙霧太濃以至于他們看不見問卷。在對群體進行的8組實驗中,只有3個人離開了房間,他們平均需要6分鐘才能站起來。

研究結果表明,對尷尬的恐懼影響了群體動態。你看到了煙霧,但你不想看起來像個傻瓜,所以你瞥了一眼其他人,看看他們在做什么。另一個人也有同樣的想法。你們都沒有反應,所以你們都沒有表現出驚慌。第三個人看到兩個人表現得若無其事,所以他們更不可能驚慌失措。由于另一種被稱為“透明錯覺”的行為,每個人都在影響彼此對現實的感知。你往往認為,只要別人看到你就能猜測出你現在在想什么,有什么感覺。你認為其他人能看出你真的很害怕煙霧,但是他們并不能看出來。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沒有人因為害怕逃離房間。這就導致了“多元無知”效應——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在想同樣的事情,但卻相信自己是唯一這么想的人。在經歷過“充滿煙霧的房間實驗”之后,每個受試者都稱自己嚇壞了,但因為其他人似乎都沒有驚慌,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感到焦慮。

這兩位研究人員決定再次增加實驗的難度。這一次,他們讓受試者填寫一份問卷,而另一名女性實驗者則在另一間房間里大聲喊出自己的腿是如何受傷的。當她獨自一人時,70%的人會離開房間去看那女子的情況。而在一組人的實驗中,有40%的受試者離開了房間,去查看那個女子的情況。如果你走過一座橋,看到有人在水里大聲呼救,你會有一種更強烈的沖動跳下去,把他們拉到安全的地方,這種沖動比你置身一群人當中感受到更強烈。倘若在場的只有你一個人,你自己負有幫助其他人的全部責任。當你認為需要幫助的人正在被他們認識的人傷害時,旁觀者效應會變得更強。蘭斯·邵特蘭(Lance Shotland)和瑪格麗特·斯托(Margaret Straw)在1978年的一項實驗中表明,一男一女兩位演員(研究助理)假裝在打架,讓受試者看他們打架,如果女演員大叫:“我不知道為什么我要嫁給你!”這時受試者常常不會去阻止他們。但是,如果那個女演員喊的是“我不認識你!”那么就會有65%的受試者上前去阻止他們。許多其他研究表明,只要一個人上前幫忙,其他人也會加入進來。不管是獻血、幫別人換輪胎、往表演藝人的錢箱里扔錢,還是制止打架——人們一看到另一個人以身作則,就會爭先恐后地伸出援手。

這里要記住的是,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并不是那么聰明。在一個擁擠的房間里,或者在一條公共街道上,你可以預料到人們會木然站立,四處張望,而不去伸出援助之手。

懂得了這一點,你應該選擇去做那個第一個脫離群體并提供幫助或率先逃離險境的人,因為你現在可以確定,除了你沒有其他人會選擇這么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山县| 福海县| 凤山市| 图片| 拉孜县| 屏南县| 长海县| 开封市| 荥经县| 泊头市| 息烽县| 正蓝旗| 济宁市| 邵阳县| 米泉市| 南昌县| 工布江达县| 舒兰市| 建阳市| 临桂县| 宜章县| 宜丰县| 汉川市| 改则县| 鄯善县| 务川| 景宁| 莒南县| 东安县| 卢氏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镇安县| 开江县| 辽中县| 东兰县| 慈溪市| 安平县| 康定县| 金门县| 牟定县|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