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發泄壞情緒的方式
法國作家大仲馬說:“人生是一串無數的小煩惱組成的念珠。”在日常生活中,煩惱、怨恨、悲傷、憂愁或憤怒等不良情緒都是常見的情緒反應,而生悶氣是壞情緒的內在表現。一個人生悶氣的時候,實際等于整個人都陷入了不良情緒之中,容易產生孤獨感和抑郁癥,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總而言之,壞情緒會讓一個人變得郁郁寡歡,因此,我們需要尋找能讓自己放松的方式。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里,面臨破產的威脅、失敗的陰影來襲的時候,王起明一邊開車一邊高唱“太陽最紅”,獲得了心靈上的暫時放松;在日本,每年都要舉辦一次吶喊比賽,那些情緒不滿者向遠處的大山大叫,以發泄心中的怒氣。或許,對于每一個人而言,各自都有著不同的發泄方式,但是,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趕走郁積在心中的壞情緒。
里根是一個性格溫和的人,但是,有時候他也會發脾氣。當他生氣的時候,他會把鉛筆或眼鏡扔在地上,然后很快就能恢復情緒。有一次,里根對隨從人員說:“你看,我在很久以前就學會了這樣一個秘訣:當你生氣時,如果控制不住自己,不得不扔掉一些東西來出氣,那么就要注意把它扔在你的面前,一定不要扔得太遠了,這樣撿起來就會省力很多。撿起了東西,心情自然也就放松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所謂的放松方式就是發泄心中的煩惱,無壓力地宣泄不滿情緒,將心胸放開,這樣就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煩惱,而且能夠避免讓這樣的不良情緒感染到其他人。有一位商人在談到自己放松的方式時說:“當我自知怒氣快來的時候,連忙不動聲色地想辦法離開,跑到自己的健身房。如果我的拳師在那里,我就跟他對打;如果拳師不在,我就猛力地錘擊皮囊,直到發泄自己滿腔怒火,整個人輕松下來為止。”憤怒是由于心理上失去了平衡,或者是自己的要求和欲望沒能得到滿足。因此,我們可以轉移心境,尋找一種放松的方式,這樣,怒火自然就被澆滅了。
《呂氏春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齊文王患了憂慮病,沒能找到正確的治療方式,時間長了,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到了臥床不起的地步。這時,大臣建議請名醫來診斷病情,于是,齊國派人到宋國去請來名醫文摯給齊王醫治。文摯查看了齊王的病情后,認為必須采取一定的方式來趕走病人心中的悶氣,但是,他擔心這樣會觸動齊王而惹來殺身之禍。對此,齊國太子向文摯保證,無論如何都會確保醫生的安全。于是,文摯與他約好了看病的時間。然而,文摯卻連續三次失約,齊王雖在病床上,卻對此十分惱怒。
后來,文摯終于應約而來,但是,他不拖鞋就上床,踐踩齊王的衣服問病,氣得齊王不搭理他。這時,文摯用粗話刺激齊王,齊王終于按捺不住,翻起身來就大罵,沒想到,齊王的病竟因此好了。
所謂“怒動其身形、沖破憂傷煩悶的不良情緒”,有人在憤怒時暴跳如雷,面紅耳赤,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能量發泄。人們常說:“言為心聲,言一出,心便安。”積極的能量發泄有唱歌、怒吼等方式,這也不失為一種放松的方式。另外,哭泣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據調查,85%的女性和73%的男人在哭過之后心情就會好受一些。威廉·菲烈博士說:“哭可以將情緒上的壓力減輕40%,哭是健康的行為,值得鼓勵。”
培根說:“無論你怎樣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美國前總統林肯如果在外面和別人生氣了,回到家里就會寫一封痛罵對方的信。當家人第二天要為他寄出那封信的時候,林肯會極力阻止:“寫信時,我已經出了氣,何必把它寄出去惹事生非!”壞情緒就像夏天的暴風雨一下,需要我們適當發泄,這樣才能凈化周圍的空氣,緩解心中的緊張情緒。壞情緒,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抑郁,想要自己獲得全身心的輕松,我們必須尋找一些放松的方式,驅趕心中的壞情緒,將自己解脫出來。
1.將心中的煩悶寫出來
將心中的煩悶寫出來,這也是一種自我放松的方式。在一般情況下,寫詩、寫日記都能夠有效地發泄郁積在心中的悶氣,使情緒恢復到平靜。而且,從心理學上說,適當發泄長期以來積壓的悶氣,可以減輕或消除心理疲勞,比起將壞情緒郁積在心中,將怒氣發泄出來會更好,這樣可以使我們變得輕松愉快。
2.合理宣泄不良情緒
如何面對心中的種種不良情緒?當然是合理地宣泄,放松自己。一位年輕女孩來到心理咨詢中心,說道:“兩個月前我被公司解聘了,心里很惱火,不愿意見人,整天就待在家里,憋得心慌,內心也變得更加痛苦,有什么辦法能夠擺脫這樣的處境呢?”心理醫生這樣建議:“你這樣是不行的,時間長了就會變得郁郁寡歡,尋找一種讓自己放松的方式吧。”于是,女孩就采取了一種她認為有效的方式,果真讓自己的情緒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