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害羞生理學

關于這些高敏性蘭花型兒童,父母與同事們問得最早也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這類兒童身上是否存在其他更為明顯的標志,即行為方面或其他表型特征,能可靠地標志著潛在的反應性。表型指的是一套能夠描述人或生物體特性的明顯特性,如瞳孔顏色、身高、個性、行為等。蘭花型兒童身上是否存在可識別的行為表型,答案似乎是:一定程度上存在。

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杰羅姆·凱根將自己的研究焦點稱為“害羞生理學”。他觀察發現,即使是新生嬰兒也存在明顯的氣質差異。所謂氣質,指的是能表現出兒童在不同情境下長期行為特征的早期性格特點。20世紀50年代,亞歷山大·托馬斯·切斯在紐約的縱向研究中發現,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其行為維度也會有系統性差異,例如活躍水平、睡眠與飲食習慣的規律性、適應性、情緒強度、情感、注意力分散度、注意廣度與持久性、感官靈敏度。以此為基礎,凱根從父母、照顧者以及教師處了解總體適應性差、內向、感官靈敏度低、抗拒新的或挑戰性情景的嬰幼兒,并以他們為研究對象。他聚焦于“羞中之羞”,發現這些孩子的戰斗或逃跑系統反應值較高,即面臨威脅、新奇和挑戰時心跳會劇烈加速。他還記錄了這些害羞的孩子們在品嘗檸檬汁味道時,感官非同尋常的敏感度。凱根的研究方向和我們后來的實驗完全相反,我們是從行為(極度害羞)到神經反應模式(心率),而他的研究則在“羞澀”與“機體面對壓力源的反應”之間建立起了清晰的聯系。

類似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發展學教授杰·貝爾斯基選取了所謂的“問題兒童”,也就是早期性格中負情緒性維度較高的兒童,研究他們對父母消極撫養方式的差別易感性。負情緒性是指部分嬰幼兒傾向于體驗并表達悲痛煩躁、情緒不穩、注意困難等情緒,面對與母親分離等挑戰性情境時更是如此。父母觀察孩子臉部、聲音及行為中表現出來的情緒,并反饋在調查問卷上,貝爾斯基由此判斷出一系列嬰幼兒早期的負面情緒,并研究它們引發的外化性(例如對抗、好斗、挑釁)與內化性(抑郁、焦慮)行為問題。貝爾斯基也在家庭內部觀察父母與孩子交流時表現出的憤怒、敵意、冒犯,由此對父母行為進行評級。他發現,若是父母自身沒有消極情緒問題,負情緒性嬰幼兒長大后的行為問題發生率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若父母有消極情緒問題,負情緒性嬰幼兒的內化性與外化性行為問題發生率都會偏高。對此,他給出的解釋是負情緒性嬰幼兒對成長環境的影響表現出差別易感性。

綜觀凱根與貝爾斯基的研究,兩者表明我們初期研究中發現的蘭花型兒童的極端神經反應特性與害羞、負情緒性以及回避新環境與挑戰等氣質特征間存在聯系,雖然聯系并不緊密,有時也不可靠。我們的早期研究認為,極端神經反應是蘭花型兒童的顯著特征。這是不是意味著所有蘭花型兒童都是害羞內向的呢?當然不是。這是不是意味著害羞兒童面對壓力源普遍會產生生理性反應呢?答案也是否定的。這能說明的只是高敏感性、差別易感性的蘭花型兒童更容易變得害羞,感官靈敏度傾向于偏高,懼怕新環境的概率增大,在逆境下表現出行為問題的可能性上升,但這些都不是絕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宜城市| 广德县| 普洱| 阿鲁科尔沁旗| 雷波县| 六安市| 堆龙德庆县| 沙洋县| 澄江县| 嘉定区| 安宁市| 邯郸市| 福安市| 沿河| 博爱县| 淮北市| 扶沟县| 新余市| 民权县| 佛冈县| 宁波市| 深水埗区| 新源县| 团风县| 佳木斯市| 博兴县| 崇仁县| 丰都县| 洱源县| 自治县| 盐亭县| 凤庆县| 临邑县| 栾城县| 怀宁县| 临泽县| 奉节县| 徐闻县| 南川市| 积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