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孩子好性格,要從小培養(1)
- 好性格影響孩子的一生
- 宋玉玲
- 5329字
- 2014-06-23 10:49:14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正是性格差異讓他們與眾不同。
要想讓孩子擁有好性格,就要從小培養。
并從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教育方式甚至居住條件和飲食習慣等方面著手準備。
孩子好性格要從小培養
性格是人們建立在自己體內的獨立王國。
——亨利·W.比徹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性格讓他們與眾不同。科學研究發現,孩子的性格50%來自遺傳,50%來自后天發展。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家庭氛圍、教養方式,甚至居住條件及飲食習慣都可能影響其性格??梢姡⒆拥男愿褚矔砷L,我們要想讓孩子擁有好性格,就要從小培養。
性格胎教讓寶寶擁有好性格
性格的形成并非完全依靠遺傳,胎兒期和童年期都是奠定良好性格基礎的時期。當寶寶還在媽媽子宮里的時候,如果能進行正確的性格胎教,并經常給寶寶做一些有意識的精神刺激,會讓這個基礎打得更牢固些。這一個小節,我們來探討一下為寶寶做性格胎教的幾個重點方法。
哪些因素會影響性格胎教
孕媽媽的心情
星星媽媽在懷孕的時候總是出現情緒低落的情況,總是看什么都不高興,無論是自己還是家里人都沒有認識到這種生理原因造成的表現,沒有注意疏導,結果整個孕期都在壞心情里度過。每天都抱怨懷著孩子真辛苦,真是不喜歡要孩子。星星出生以后,明顯很愛哭,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嗎?
懷孕期間,孕媽媽能否保持好心情是決定孩子性格好與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這是因為寶寶在媽媽子宮里的時候,會與媽媽有很強烈的心靈感應。當孕媽媽心情好的時候,寶寶會很安靜、很愉快;而孕媽媽心煩意亂的時候,寶寶也會躁動不安、缺乏耐性。如果孕媽媽經常擁有這樣的好情緒或者壞情緒,寶寶也會在頻繁的情緒刺激下形成相應的性格。
家庭氣氛
妞妞媽媽懷孕的時候,也遭遇了壞心情的問題,總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氣。妞妞爸爸覺得,女人嘛,懷了孕就覺得自己勞苦功高了,總想把別人當奴隸一樣,真是不可理喻,這樣的兩夫妻怎么可能讓胎寶寶有好的孕育環境呢?事實證明,出生后的妞妞同樣有著讓人“不可理喻”的壞脾氣,無緣無故地大哭,總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餓的時候如果沒能立刻吃到奶,甚至會哭得不吃奶這么嚴重,這孩子怎么這么讓人頭疼?
孕媽媽所處的家庭環境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沒有勺子碰鍋沿的時候,但如果家里每天紛爭不斷,在媽媽腹中的寶寶自然就會吸收到這些不良的信息,其情緒和性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有些矛盾,發生磕碰在所難免,但為了孩子,孕媽媽和孕爸爸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相互諒解,盡量避免發生正面沖突。由于身材變形、身體不適或者對生育的恐懼等一系列的原因,不少孕媽媽在懷孕期間情緒非常不穩定,所以此時孕爸爸應更要有耐心和愛心,細心呵護自己的妻子。
孕爸媽的壞習慣
小利兒脾氣很臭,誰也不敢“惹”他,不愛搭理別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下去怎么得了呢?利兒媽在懷孕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問題?仔細反思利兒爸媽的一些壞習慣,很容易找到原因。
利兒爸是一個煙酒不離的人,根本沒有為了利兒的出生做過任何自我控制,利兒媽呢?作為時尚的職業一族,她的習慣也很不好,愛吃洋快餐,總是去快餐店吃烤雞翅、漢堡包等食物,很少在家里正常地做飯吃。兩夫妻還都愛聽搖滾音樂,快節奏的音樂是他們的最愛……孩子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出問題呢?
煙草、酒精、垃圾食品、太過刺激的音樂等因素都會使胎寶寶受到影響,很多性格煩躁易怒、思維偏激、內向自閉、自控性差的寶寶都與胎兒期受到的這些影響有關,所以嗜好煙、酒、吃洋快餐和聽刺耳的音樂的爸媽在這段時間一定要把這些壞習慣改掉,尤其是孕媽媽更要注意。
好的胎教方法有哪幾種
多跟寶寶說說話
孕爸媽常和胎寶寶說說話,能增強親子之間的交流,還有助于孕媽媽調節自己的情緒。另外,有實驗表明,胎寶寶對爸爸的聲音更有感覺,聽到爸爸的聲音,會讓他們更愉快,感覺更安全。可是,和胎寶寶說話應該怎么說呢?說些什么呢?
其實沒有特別的規定。你可以跟寶寶說說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問寶寶問題,只要是開心的話題都會成為胎教語言。比如媽媽對寶寶說“今天天氣真好,媽媽要去曬太陽了,好開心??!”“寶寶,媽媽今天要給自己做一頓好吃的,讓寶寶也嘗嘗媽媽的手藝?!薄肮詫殞殻悻F在有多大了?你以后會長得像誰呢?”這些都是可以的,爸爸也可以對寶寶說“寶寶今天有沒有乖呀?有沒有想爸爸?”“乖寶寶不要太調皮,媽媽多累呀,咱們可不能欺負媽媽?!薄鞍职纸裉鞄寢尯蛯殞毴ス珗@好不好呀?”這都會讓寶寶覺得很快樂。
一定一定不能做的是說一些不好的話,比如對寶寶說“你爸爸真是不像話,媽媽恨死他了!”“你奶奶真討厭,寶寶以后也不理她們家的人!”等等。雖然成年人之間難免會有些誤會或者矛盾,但這些情緒和不正確的語言交流會讓寶寶飽受不良情緒的影響。
輕柔的聲音、愉悅的心情,是和胎寶寶進行語言交流必備的因素。因為寶寶雖然聽不懂你說話的內容,卻能夠識別音調和語氣,他會以此來判斷你的情緒和心情。
輕輕地撫摸孕媽媽的腹部
在和胎寶寶進行語言溝通的過程中,應該配合輕輕撫摸孕媽媽腹部的動作,畢竟得讓寶寶知道爸爸媽媽是在和他說話嘛,這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也能讓他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在比較煩躁的時候得到情緒上的安撫。但撫摸的動作不能太重,否則他會不適應,甚至會很反感。爸爸媽媽在輕輕撫摸孕媽媽腹部的時候,如果寶寶有輕輕蠕動的動作,這是正常的,但如果動作比較強烈,甚至是大動作的蹬腿或翻動,就必須立刻停止。
給胎寶寶聽音樂是很好的胎教方法,這包括收聽音樂或孕爸媽自己輕聲哼唱,開始的時間大約是在懷孕22周以后。每次聽音樂的時間要在5~10分鐘之間,不要時間太長,音樂的選擇以旋律優美、舒緩為主,不能聽節奏太強、聲音太大太亂的音樂,流行音樂要少聽。即使是爸爸媽媽自己哼唱,聲音也不要太大。
一天中,有3個時間段適宜進行胎教,即早晨起床后、晚飯前和臨睡前。每次胎教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次5~10分鐘,剛開始可以更短一些,2~3分鐘即可。
孕媽媽改善情緒的小招數
當孕媽媽情緒不穩定時,可用下面的方法改善:
觀看喜劇電影或喜劇書籍,同時還可大聲笑。
適當吃些水果和蔬菜,水果蔬菜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其特殊的芬芳也對改善情緒非常有利。
常找朋友訴說。傾訴是緩解一個人情緒的好辦法。
做適當的放松訓練。如果情緒不好,孕媽媽可以嘗試平躺在床上,全身放松,想象自己睡在春天的花叢中,或是在某個美麗的海灘享受陽光浴。類似的放松訓練如果經常進行的話,有助于舒緩緊張情緒,改善心情。
嬰兒時期的性格培養
性格是一種副產品;它產生于完成日常事務的偉大過程之中。
——伍德羅·威爾遜
寶寶出生以后,爸爸媽媽都覺得很累,似乎每天的生活都在和寶寶的吃喝拉撒較勁,煩亂不堪。但是,當寶寶的小本領一個又一個增多時,就會覺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忙碌而幸福的新爸媽們,千萬不要忘了,在寶寶學會一個又一個小本領的同時,他的性格也在悄悄變化之中。這里,我們來探討一下怎樣為嬰兒期的寶寶培養好性格。
重視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機會
對嬰兒而言,性格的形成是建立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逐漸形成體系,形成習慣,就為形成性格奠定了基礎。嬰兒天生就有學習的能力,這種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此時父母要做的,也就是幫助孩子建立條件反射。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寶寶3歲之前,你會發現他在爸爸媽媽懷里的時候非常愉悅,但被單獨放到床上的時候,就會委屈地哭起來。這常常讓你左右為難,抱不抱他呢?如果不抱,他會哭個不停,可是如果一哭就抱,他就會形成這樣的條件反射,每當離開懷抱就會大哭。
這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有的爸媽會認為根本和性格拉不上關系,但事實上它涉及培養寶寶未來性格的萌芽,寶寶更具依賴性還是更具獨立性,是更能自制還是更任性,都在這些平常的小事之中。僅就這件事而言,正確的方法是首先確定寶寶是否有太熱、太冷、光線太強、噪音太大、吃奶后不適等問題,如果沒有,就不要急著抱他,俯下身去和他說說話,撫慰他一會兒。
生活即教育,重視孩子的日常生活,也就重視了孩子的性格培養。
在活動中培養
嬰兒天生有活動的需要。在媽媽子宮時,寶寶就是活潑好動的。有些嬰兒打開襁褓后,會手舞足蹈,顯得非常高興,這正是嬰兒有活動需求的表現。
那些總被抱著的嬰兒,不僅動作發展較慢,不活潑,而且嬰兒期應掌握的動作無法掌握,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嬰兒身體動作的發展有利于他擴大視野,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比如手部的動作發育,包括眼手協調、五指分工、雙手合作、擺弄物體等。每一種動作的發展,每一個新動作的成功,都會給孩子帶來自豪感和自信心的萌芽,對孩子的性格培養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在體驗中培養
要培養嬰兒的性格,就要培養他對待事物的態度和行為習慣,讓他懂得分清是非對錯。但這種培養不能依靠說教,最好能讓嬰兒體驗到不良行為與良好行為的不同后果。
例如嬰兒將玩具弄亂了,床上看上去亂七八糟的,甚至他在床上爬來爬去的時候都感覺到很不舒服。這時爸爸媽媽鼓勵并幫助他把玩具放好,讓干凈整潔的床給他愉悅的感受,比一味地說教要好得多。
所以說,在為嬰兒期的寶寶培養性格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要怕麻煩,多方面的體驗會培養他分清是非、服從客觀事實的思想,而不是蠻不講理。
培養好性格不能急于求成
快樂中的寶寶更能感受到爸爸媽媽善意的教育,但讓寶寶快樂并非是對他有求必應。聰明的爸爸媽媽會知道給孩子更多快樂的感受,當他們的不良情緒出現的時候,能及時教寶寶用正確的方法把不良的情緒發泄出去。
有的爸爸媽媽在對寶寶進行性格培養的過程中,表現得很沒有耐心。比如當寶寶哭著想讓媽媽抱的時候,媽媽不及時抱他,而是蹲下身去和他快樂地說話,還用各種小玩具逗他開心,可是寶寶根本不配合,還是哭個沒完沒了。這時媽媽就忍不住發火了,啪的一聲把小玩具扔到一邊,瞪著眼睛對寶寶大喊大叫,這只能把寶寶嚇得越哭越厲害。因為這種沒有耐心的行為反而助長了寶寶的緊張情緒和壓力。
所以說,培養寶寶的好性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爸爸媽媽一定要用極強的耐心來對待自己的寶寶。
家長對嬰兒的教育任務是提供認知活動的對象,引導他活動,輔助他活動,幫助他實現活動愿望;不過進行活動時,一定要保證嬰兒的安全。
好媽媽塑造孩子好性格
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后,社會成了鍛煉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宋慶齡
嬰幼兒時期,孩子通過模仿成人的行為來獲得生活經驗,而且這種行為的模仿一旦成為習慣就養成了性格。媽媽是孩子的孕育者和喂養者,這種角色決定了媽媽具有其他人難以企及的生理優勢,而且這一優勢又可以促使媽媽與孩子在情感上有更深入和緊密的聯系。這種聯系是“獨特的、無可比擬的、最強烈的、一生無可替代的第一個愛的對象,是將來兩性之間愛情關系的模范”(弗洛伊德)。所以說,媽媽的言行舉止對善于模仿但缺乏選擇能力的孩子而言,起著性格養成的奠基作用。那么,媽媽怎樣通過與孩子的這種親密關系而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通過皮膚接觸傳遞愛
人與人之間的皮膚接觸,可讓人感受到感情的傳遞。這種愛的傳遞方式也同樣適用于媽媽和孩子之間。由于嬰兒沒有主動擁抱媽媽的能力,所以,媽媽應給予嬰兒較強烈的觸覺呵護,而且除了觸覺外,媽媽還可利用視覺、聽覺等間接手段來傳遞自己的愛。
經常與媽媽接觸的健康嬰兒極易形成對完整的刺激感興趣的先天傾向,而缺少觸覺接觸的嬰兒對一些復雜的刺激,如人的面孔等反應比較遲鈍,而且他們與社會接觸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這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
媽媽通過溫柔的撫摸表達對嬰兒的愛意,是在以一種“母親式”的語言和嬰兒交流,以慈愛的微笑給嬰兒傳遞信息。媽媽通過各種渠道給嬰兒以豐富的刺激會幫助嬰兒成長,可使嬰兒得到平和、溫暖的體驗,為性格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情感接觸傳遞愛
培養孩子性格也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適當的方式。嬰兒時期,媽媽與孩子的身體接觸最重要。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媽媽就要逐漸重視與孩子的情感接觸了。幼兒時期,孩子在情感上需要能夠隨時找到媽媽。做到這一點,孩子會擁有穩定的情緒,這是孩子長大后一切人際關系的基礎。著名兒童精神病學家波爾比曾研究過因盜竊而被拘留的不法少年,他發現,這些不法少年可被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冷酷性格”的人,另一類是具有正常性格的人。第一類人中有90%有過早年喪母的經歷,而后者中只有15%。波爾比認為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這些人之所以成為盜竊犯多半由于在情感上對別人的財產和所有權缺少尊重感,也就是缺少母愛所致。可見,媽媽在孩子性格培養上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不同性格的媽媽怎樣培養孩子的好性格
媽媽們在培養孩子性格時,除了注意上述兩種方法外,還要注意自己的性格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理智型”媽媽培養孩子性格時應注意的問題
遇事冷靜理智是一種可貴的性格。但作為媽媽,僅僅冷靜理智還不夠。這種類型的媽媽在培養孩子性格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理智型的媽媽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用言語和行為表達對孩子的愛,同時讓孩子有機會宣泄不良情緒;同時還要傾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提到不愉快的經歷時,適時表示理解和接納,不要急于做出正確或錯誤判斷,不要給孩子講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