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高的艾草
- 愿我們總能被溫柔相待
- 車麗麗
- 1078字
- 2021-04-26 18:00:43
老家的院子里有塊地,母親墾的,不大,種著艾草,那是她心心念念的地方。
小時候,我常在冬天的蕭瑟里,看著那些收割過的尖利的艾草茬發(fā)愣,母親笑我癡:都活著呢,只等春天。
果然,東風(fēng)拂過的艾草茬,一點一點復(fù)蘇了心里的綠意,竟在某個有些暖的早晨,微紅的霞光里,吐出第一片新生的芽葉,然后,向著天空蹭蹭地往上躥。
院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雞毛菜和菠菜油綠著,起了苔、開了花;蒜薹也從緊實的苗心里冒出來,肥嘟嘟的。父親磨著鐮刀,不止一次端詳著一天一天開始密實的艾草。
母親系著圍裙從廚房出來,看著眈眈地瞅著她的艾草的父親:艾草可是個好東西,要打主意,端午早上。
于是,端午的清晨,總是被艾香喚醒。一睜眼,窗臺的兩角上已經(jīng)站了新割的艾草,不多,只幾根,那是母親的杰作,季節(jié)里氤氳著淡淡的香。
每個窗臺的兩角上都站著這么幾支新割的艾草,門框上也是。更多的艾草被整齊地平鋪在沿臺上,一旁的鐮刀幽幽地閃著光,許是父親的功勞吧。
這時候的院子總是靜悄悄的。我知道,母親不在,她一定是挨家挨戶地給鄰里們送艾草去了。因著我們家有,他們從來都不擔(dān)心端午的早上家里會少了艾香。
當(dāng)太陽光掃落清晨的微涼,母親捧了油膏粽子綠豆糕,笑吟吟地回來了。農(nóng)家人實誠,從不心安理得地領(lǐng)受別人的好意,實物交換似的你來我往,讓原本冷清的端午熱鬧起來。于是,每一戶人家的風(fēng)箱拉得格外響,廚房里叮叮當(dāng)當(dāng),不久,雞蛋湯和燙面油餅的濃香和著艾草的清香,長了腿似的走家串戶。
當(dāng)腳腕、手腕、脖頸上系好了母親親手用撥條合好的花花繩,衣襟上帶好裝了香草的用花布縫制成各種形狀的“寶兒”,母親便去翻動躺在沿臺上,依舊支棱著葉的艾草了。艾草要陰干、勤翻,干得透才好用。母親總是這么說。
艾草在母親雙手的翻動里,一點一點干透了。母親便用早已備好的厚塑料袋將它們成捆地包起來,收好。
當(dāng)年的艾草,母親是不用的。她給我們用的艾草,最早也是上一年的,少了時間的醞釀,新收的艾草不能成藥,這一點上,母親很講究。
艾草越陳越好,母親總是這么說。
她用艾葉煮水,為我們泡腳,或是加了花椒清洗我們發(fā)癢的皮膚;用艾條給我們灸滿是脹氣的肚子;偶有腹瀉,母親便用雞蛋和了艾葉,在鐵鍋里烙成餅,用紗布包住,趁著溫?zé)幔N了肚臍,暖暖的,效果總是極好。
母親絕非醫(yī)生,卻總能在艾草里做文章。久了,鄰里們也過來討教,母親一面耐心地指導(dǎo),一面翻著珍藏的艾包,最后,總是從最下面抽出一包陳年的艾草來,袋子才一解開,空氣里就升起一股濃濃的艾草香。
又逢端午,當(dāng)?shù)谝豢|陽光還沒有跳脫出地平線,老家院子,母親親手墾出的那片地里,高高的艾草生長著,它們是否會想念父親擱了一年的閃著幽光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