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上有風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風上是閃爍的星群
詩人北島說:“我的肩上是風,風上是閃爍的星群。”這一句詩,激發了我的思緒,一下子打動了我,用直覺做賭注,把它化作了這本散文集的名字——《肩上有風》。
你聽:“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你再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你再靜聽:“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是啊,肩上有風。每一種風都凝聚著一種力量。這風,不僅是春天和煦暖人的自然之風,不僅是夏天輕輕拂面的清新之風,不僅是秋天吹熟果糧的涼爽之風,不僅是冬天呼嘯卷來的寒冷之風,還是清純正氣的昂揚之風,還是迎難而上的堅強之風,還是誠信善良的淳樸之風,更是重任在肩的擔當之風。它們是巍巍中華五千年來流淌于國人體內的精神血脈,需要我們飽含深情地細細品味。
你品:“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你再品:“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你再細品:“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肩上有風,腳下有路。我們生而有翼,匍匐前行只為蓄力。書生意氣,匡濟情懷,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為人師表須自持一片菩薩心腸。我們的職責是扶搖萬里,而非燕雀掠地。隨時出發,到新的愛與新的喧囂中去,用讀書的聲音淹沒荒蕪的土地。“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出發——歸還,這就是我們的路。
此書所列文章,皆為我近些年來創作的鄉土散文和教育隨筆作品。有的已在報刊發表,有的曾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更多的是首次露面,一直“養在深閨”。《陌上輕塵隨風起》《在風中深深呼吸》《風雨做袈裟》《任起耳邊風》《左右清風來》,既是書中的篇名,又是書中五輯之名,分別涉及故鄉、親情、人生、童年、教育等話題。
我極力懷想一座村莊的美麗與滄桑,還原一個童年的天真與記憶,見證一群鄉人的前塵與今生,聆聽一曲親情的贊歌與交響,托起一種教育的心靈與溫度……視野所及,則覆蓋人與人、人與自然留存的版圖,致力于彰顯人文精神、現實精神及藝術精神。試圖讓自己的人生如同故鄉的天空般遼遠、斑斕與磅礴,呈現出赤子般的純真、善良、率直。
這本散文集,是我出版的第八本著作,同已經出版的《波心有月》《竹中有我》組成李國華追夢散文三部曲。我是一名教師,過去的30年是,現在還是。小時候,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者夢想。有的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飛行員,有的想當醫生,有的想當教師,有的想當將軍,有的想當富翁,有的想當大官,有的想當豪俠。不同年代的人有著不同的夢想。在我的童年時代,更多的是想當軍人、想當作家,也曾想過當一名卡車司機或者電影放映員,從來沒有認真地思考過當教師。17歲那年,我考上師范學校,開始了我的教育夢。而作家夢呢,到現在依然在做著。不久前,師范的同學湊到一起,聊起畢業三十年的話題,還有人談起自己的文學夢、作家夢,這也是一種幸福。
現在,我已是一個知非之年的人了,不必去賺稿費維持生計了,但我覺得兒時的作家夢還沒有實現,這始終是我筆耕不輟的動力源。因為熱愛文學,亦覺文學好玩。更重要的是,到了我這個年齡,對父母艱辛生活的記憶越來越深沉,對于那些艱難的日子和父母恩情的理解越來越厚重,對于家鄉的大地與天空,還有對愛人與女兒的眷戀越來越想從內心表達出來。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更是我創作的豐富寶藏。平生只想做教育,用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心靈,自己的智慧與行動,既助人為樂又助人成長,與大家一同品味教育、反思教育、探索教育,呼喚教育的回歸,找尋教育的失落,守望教育的理想,度過與教育相伴的美好時光,這便是我的教育夢、作家夢、幸福夢!我依然在追夢的路上……
肩上有風,身旁有你。我希望你在看這本集子的時候,能夠在作品里面找到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的靈魂。讀出對生活的珍惜,對親友的在乎,對未來的憧憬。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文學就是人學,教育也是人學。與人同行,有你相伴,志在于此,收獲于此。三十年的光陰,漫長也罷,彈指一揮間也罷,我耐得住清貧和寂寞,癡心不改,浮游在故鄉、童年、教育構建的詩意生活,如同裝在大水盆里的小魚,幸福自然于心,快樂自然于懷。
后會,有期,在風中,在《肩上有風》里……
2022年4月3日于書香名園思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