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限度的道德:對受損生活的反思
- (德)阿多諾
- 1140字
- 2021-02-07 11:16:54
36 壽終正寢
如果對今天的典型文化進行精神分析是可能的,如果經濟的絕對優勢并沒有使一切試圖用受害者的精神生活來解釋經濟狀況的努力變得徒勞無功,如果精神分析學家們不久之前還沒有宣誓效忠于這些狀況,那么就需要用結果來表明,這種病態是怎么成為了一種常態。保持身心健康才能獲得力比多的滿足,讓外向者遭受最深刻的摧殘和內在化的閹割,是這個過程的代價,就像孩子最初總是模仿父親。從普通人一躍而為交際達人,不僅要壓抑欲望和洞察力,甚至還要壓抑那些在資產階級時代由壓抑引起的癥狀。正如閃耀的燈光、清新的空氣和潔凈的衛生不可能讓不義變成正義,大公司用明亮大堂和透明玻璃來掩蓋沆瀣。我們保障這個時代的內在健康,其實也是治標不治本。人們覺得暗櫥太占地方,就把它搬到了浴室里。在精神分析成為心理衛生的一部分之前,它所懷疑的已經得到了證實。越明亮的地方,越是隱秘的排泄場。詩云:“當所有都已表達,苦難依然存在/它無法連根拔起,生死兩難?!北绕鹞镔|領域,精神領域反映出的問題更真實,因為物資的豐富暫時掩蓋了物質的不平等??茖W還沒有對煉獄進行探索,靈魂在煉獄中扭曲,在日光下又顯露為快樂、開放、善交際、成功地適應不可避免的事,以及一種平和、實用的心態。這些特征在兒童發展的早期階段就已經形成,甚至比神經官能癥還要早。后者是本能被擊敗的沖突結果,前者就像它所破壞的社會一樣顯得再正常不過。它源于一種可以被稱為史前外科手術的干預,這種干預使對立的力量在相互較量之前就喪失了能力,因此,隨后不再有沖突的現象反映了一種先定的結果,即集體權威的先驗勝利。沉著冷靜的性格本來就是獲得高薪職位的申請者的先決條件,但這是事后諸葛亮。把一個健康的人診斷為病人的唯一客觀方法是,找出他們的理性存在和他們的生活可能由理性所決定的過程之間的不協調。疾病的痕跡還是暴露了出來:他們的皮膚上似乎覆蓋著有規律圖案的皮疹,就像無機物的偽裝。那些突然爆發出旺盛生命力的人,很容易被當作是回光返照。由于人口政策方面的考慮,他們的死訊一直被隱瞞著。就算我們都不得病也難逃一死,健康時的運動類似于生物心臟停止跳動后的反射活動。屆時,人們總會愁眉苦臉地皺起眉頭,仿佛在見證著被遺忘已久的努力:他們或是做了有悖常理的蠢事,或者是進退維谷,這些面容透露出死者生前的痕跡。社會規定的犧牲確實是如此普遍,以致只能在社會整體中顯現,而不能在個人中顯現。事實上,社會假定所有人都有病,在這種情況下,在被壓抑的法西斯行為及其無數種先行和中介形式的瘋狂中,埋藏在個人內心深處的宿命論找到了可見的客觀對應物。認為正常人得病并不一定與病人健康時的狀態相反,以及后者通常只是換了種方式呈現著同樣的災難模式,這些想法是多么令人不安。
(1) 是對克爾凱郭爾的作品《致死之病》標題名的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