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店盈利:餐飲連鎖盈利模式30講
- 陳志強
- 1318字
- 2021-01-29 10:48:11
1.2 餐飲食品能賺大錢嗎
餐飲食品真的能賺大錢嗎?當然,下面舉3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的主人公是海底撈老板張勇。海底撈現在的市值超過1500億元,市盈率超過80,這根本不像傳統企業的估值水平。海底撈為什么可以做這么大?簡單來說,就是海底撈在好的賽道里通過服務打造了一個好品牌,實現了很高的經營效率,因此能夠持續擴張。本書第二章用隨食學的方法論分析海底撈,也許你能從中有所收獲。
第二個例子來自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這一輩子發大財,首先要靠餐飲食品。巴菲特于1972年收購了喜詩糖果公司(See's Candy),一直持有到現在,投資回報率已經超過80倍。巴菲特曾多次公開表示,喜詩糖果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好的投資。1988年,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并一直持有,今天他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市值超過200億美元,年化收益超過50%。2014年,巴菲特向漢堡王投資了30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巴菲特在餐飲食品領域的投資超過320億美元,占其公司所有資產的15%以上。
第三個例子是達美樂比薩。巴菲特一直說,他人生中最大的失誤就是錯過了谷歌,因為谷歌是最好的科技公司。但是,最好的科技公司會是最好的投資嗎?2004年與谷歌同時段上市的達美樂比薩,到2017年時投資回報率達到了驚人的27倍,遠遠超過谷歌同期的投資回報率(16倍)。達美樂從一家負債累累、瀕臨破產的小作坊,成長為全球第二大比薩公司,投資收益遠遠超過“麥當勞”“棒!約翰”這些企業(見圖1-1)。

圖1-1 2004-2018年達美樂、麥當勞、肯德基、“棒!約翰”、谷歌的股價變化對比
資料來源:SEC官網。
從全球資本市場看,餐飲食品領域很容易出現長跑冠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股市表現最好的20個大牛股,有9個來自餐飲食品行業,其中包括萬寶路,做糖果的小腳趾圈實業公司、箭牌和好時,做飲料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做食品的亨氏和通用磨坊(見表1-1)。美國餐飲食品企業的特點是歷史悠久,花很長時間、投入巨額資金做品牌建設,有很深的“護城河”。巨大的品牌效應不僅有利于這些企業持續擴大規模、收購競爭對手,還有利于其控制定價權,享受經濟全球化的紅利。比如,可口可樂在1931年投資發明了現在家喻戶曉的圣誕老人,這一形象在全球范圍內非常有名。從中國的資本市場看,1997-2017年這20年間,A股前20名的大牛股里,也有4個來自食品飲料行業,分別是做白酒的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做牛奶的伊利和做肉制品的雙匯(見表1-2)。
表1-1 1957-2003年美國股市收益前20強

資料來源:Choice數據庫。
表1-2 1997-2017年中國股市A股漲幅前20強

資料來源:Choice數據庫。
餐飲食品行業的典型特點是基于文化的品牌壟斷,大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慢慢占據了消費者心智,形成很高的壁壘和很寬的護城河,最后帶來長期的巨大回報。所以,做餐飲食品一定要有耐心,很多企業在取得爆發式發展之前,都已經有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爆發以后還能快速發展十幾年。
為什么做餐飲食品能賺大錢呢?很簡單,餐飲食品屬于剛需消費,吃穿住用行,吃在首位,特別是遇到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時,餐飲行業是一個很少受到沖擊的抗周期性行業。中國餐飲食品行業有10萬億元的規模,其中餐飲有4萬億元,年增長率達到8%,這是實實在在的成績,水分比較少。一個好行業的行業增速應該是GDP增速的1.5~2倍。以這個標準看,未來十年餐飲食品行業無疑是個快速發展的好行業。